内容阅读

第二节茶叶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生产概况

晋代,平江县始引种茶叶。李肇《唐国史补》载:岳州有齂湖之含膏,也远销西蕃。”湖茶即今岳阳北港茶,唐代列为贡品。唐贞观十五年(641),湖茶随文成公主入藏。据《中国名茶志》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境内产茶达50万公斤,占湖南省茶叶产量的42.4%。宋时发展的茶区十二州,岳州为其中之一。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临湘龙窖山茶被列为贡品。清代为茶叶生产兴盛时期。康熙年间,临湘县制出老青茶,后又制出青砖茶,远销蒙古及俄国。乾隆四十六年(1781),君山茶被列入贡品。道光二十五年(1845)前后,左宗棠从安化引来优良茶种,在湘阴县柳庄种植5亩,且推行新式栽培技术。道光三十年(1850)平江红茶远销南洋。光绪年间,种茶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1万吨左右。民国时期,茶叶生产在湖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民国 26年《中国实业志》载:“湘阴、岳阳、平江、临湘4县茶叶种植面积为380807亩,占全省面积的45.1%,总产量12249吨,占全省总产量的 46.6%。后因战乱,民不聊生,茶叶生产逐渐衰落,至1949年,境内茶叶面积仅剩11.52万亩,产量347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1952年,茶园面积12.68万亩,总产5651吨,拥有制茶机178台,茶叶收购站41个。1956年,君山银针获世界莱比锡万国博览会“金镶玉”之美称,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60年代,茶叶生产发展较缓慢,面积在15万亩左右徘徊,常年产量5500吨左右,但抓了茶机具的推广和茶叶品质的培育,境内始制红茶,并进行批量生产。

70年代,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增加近2万亩,年均产量增加627吨,并开展良种选育、繁殖和推广,推行精培细管。1978年茶叶种植面积达36.95万亩,总产茶叶11971吨。

80年代,茶叶生产重点抓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在提高茶叶品质、研制优质名茶方面成效显著,茶叶产量稳步上升。80年代后期,由于茶叶市场疲软,茶叶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科学技术的普及,茶叶产量稳定在1.5~1.6万吨。1990年,有茶园(含零星茶园)面积26.23万亩,其中成片茶园22.26万亩,产茶15200吨。君山银针和洞庭春茶被评为国家级名茶,并获金奖;创省、部级优质名茶13种。

90年代,茶叶市场不景气,茶农种茶积极性下降,全市茶园面积不断减少,产量时高时低。1999年,茶园面积为19.25万亩;1991年产茶14800吨,1992和1993年分别为15075和 16285吨,1996年产茶仅11876吨,1997和1998年略有增长。1990年,全市仅有名、优茶83吨,占总产的0.54%;良种茶园不到 8800亩,1999年增至2.75万亩;全市名、优茶产量314.2吨,占总产的2.6%,其中省级以上名优茶14个。

1990年,全国著名茶叶专家、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刘先和及夫人肖玲在岳阳县黄沙街茶场蹲点研制生产的洞庭春茶获“国家银质奖”,并被列入全国十一大名茶之一,其产量、产值、销售收入 1992年分别为18.02吨、80万元、60万元,1996年分别增至27.14吨、274.75万元、251.8万元,占茶场总收入的56.4%。 1999年,洞庭春系列名茶总产20吨,产值280万元,分别占茶场茶叶总产的40%、总产值的65%。1998年,全市选送12个名优茶样品参加省名优茶评比活动,获4金5优的成绩,其中洞庭春、兰岭毛尖、兰岭绿茶、胜峰绿茶获省名优茶金奖,岳峰银毫、胜峰毛尖、千针芦笋、高山雀舌及临湘茶厂的茯砖茶获优质奖。

二、品种和栽培

品种 岳阳县有代表性的地方茶种是清明种和小叶种。清明种以发芽早为特点,各地茶区都有少量分布。1963年,湘阴县在普查中发现的傲春茶具有发芽早、芽叶多白毫、品质佳,即属于清明种这一类型;小叶种属灌木型,叶小而分枝稠密,芽多而细,开花多而结实性强,各地有少量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过几次调查。1952年11月25日,国家农业部茶叶考察团和苏联专家到平江县考察地方品种;1956年3月,省农业厅组织技术人员对平江县地方良种平江槠叶进行实地考察;1963年,湘阴县组织茶叶资源普查工作队,对该县的大叶茶、柳叶茶、鱼鳞茶、傲春茶等类型进行研究;1962年君山茶场对其群体品种进行普查,选出若干个品系,1963~1965年连续三年进行观察鉴定,并选出银针1号、2号、6号、绿茶22号等4个品系。

1970年后,临湘县茶叶示范场、岳阳县黄沙街茶叶示范场、汨罗县茶叶示范场、平江县时丰茶场、君山茶场及平江县安定等地引进良种福鼎大白、高桥早、槠叶齐、湘波绿、长波绿、涟茶1号、涟茶2号、涟茶 5号、涟茶7号、福云6号、福云7号、江华苦茶、尖波黄等品种。经试种,初步认定福鼎大白、高桥早、槠叶齐、福云6号适宜在境内推广。90年代,福云6号和福鼎大白成为良种茶园首选品种,茶叶良种以每年1500万株的速度更新低产茶园。

栽培  清末民国时期,老茶园多,新扩茶园少。茶户于树将枯死时,进行修剪和台刈。新扩茶园多用种子繁殖,一般于寒露节前采摘种子,贮藏至春季播种,也有冬季先播于土中的。移栽时,先在地面挖穴约一尺见方,施入茶饼或人粪尿,然后将茶苗植于穴中。

50~60年代,茶叶育苗方式仍以种子育苗为主,但以专业化育苗较多。1973~1981年,临湘县茶科所试用带梢扦插获得成功。尔后,开始扦插育苗。80年代后,新扩茶园都采用扦插育苗移栽的方法。

50年代后,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园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茶树修剪技术随之提高。70年代,新扩茶园推广对幼龄茶园定型修剪、对青壮年茶树推行轻修剪和深修剪、对衰老茶树进行重修剪和台刈。推广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对20多万亩低产茶园逐年进行树体改造、园土改造。树体改造是采取重修剪和台刈的方法更新树冠,采取深耕的办法更新根系;园土改造的重点是深耕施肥,改造效果非常显著;园相改造主要是改变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

采摘  茶叶每年采摘约3次,也有采摘4次的,头茶于清明后小满前采摘,称春茶;二茶于芒种后至夏至前采摘,称夏茶;三茶于立秋前后采摘,称采花茶;四茶于白露前后采摘,称白露茶。境内采茶一般于4月上旬至中旬始,寒露时节封园。60年代始,推广分批多次苗叶采采摘方法是:春茶以采一芽三叶为主,少采一芽二叶;夏秋茶以采一芽二、三叶为主,各季都不采一芽一叶(制作名茶除外),相当嫩度的对夹叶及时采。70~80年代,汨罗县(市)、岳阳县部分茶场试验机械采茶,组织现场观摩,机械采茶逐渐在各茶场推广。1995年,机械采茶面积达6900亩,1999年,机采面积达1.6万亩。

加工  境内以绿茶、红茶、老青茶为大宗,另外还有窖花茶和黄茶。绿茶制作从鲜叶的煮晒发展到蒸青团茶。唐代,为清除青气味,发明蒸青的制法,即将鲜叶蒸制,趁热捣碎成饼,然后烘干。宋代,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即蒸后不揉不捣,直接烘干,保持茶叶原有的滋味。明代,推行炒青制法,即由蒸青杀青改成炒青杀青,以充分发挥茶叶的香味。至清代,境内绿茶已闻名全国,据《潇湘听雨录》载:“……而洞庭君山之毛尖,当推第一,属与银针、雀舌诸品较,未见高下,但所产不多,不足供四方尔”。明、清时期除制作绿茶外,同时还发展黑茶(后称老青茶)。清同治年间,临湘县羊楼司开始改制老青茶,利用老青茶原料压成的茶砖,叫做“青砖”。清咸丰八年(1858),广东省商人来湘传授制造工夫红茶,成品销售欧美,通称广庄。1956~1957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单位在平江茶厂进行工夫红茶轧碎实验,为国内较早试制红碎茶的地方之一。1963~1964年,国家农业、外贸、公安和农垦四部连续两年确立平江县瓮江初制厂为分级红茶试点单位。60年代后,境内已有红碎茶的加工,并多次评选出优质红碎茶。

红茶主产于平江,绿茶主产于岳阳、湘阴、汨罗、华容4县,老青茶主产临湘县。红茶多集中在平江茶厂加工,绿茶分炒青和烘青,多集中在湘阴县加工,砖茶则多由临湘茶厂加工。90年代,茶叶加工向名优茶发展,中高档茶比重增加,由绿毛茶——红茶——名优茶产值结构调整为名优茶——高档绿茶——黑毛茶——红茶的产值结构,机制名优茶不断发展。1996年,全市组织1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益阳市学习机制高档绿茶技术,全市引进4套高档茶加工设备,机制名优茶54.3吨,至1998年,全市共有机制名优茶机械57 台(套),年加工名优茶120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