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麻类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苎麻
生产概况 境内种植麻类历史久远。清代,麻类生产发展较快,乾隆《岳州府志》载:“苎亦有麻有布,四邑皆产,巴陵为多”。嘉庆《平江县志》载:“嘉庆十九年(1814),平江产麻近万担,自用之余,运销福建、广东沿海织网捕鱼,萝布作帆,”至清末种类分为片麻、丝麻,质量优,产量居湖南第二位,自用之余,主销汉口、上海,转销日本。
民国年间,苎麻生产进入全盛时期。22年,华容苎麻发展到32370亩,总产11392担,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3.1%和11.7%,居产麻县第三位。23年《实业杂志》载,平江跃居产麻县之榜首,年可收二三次,纤维坚韧细结,故夏布极佳,蜚声中外。日军入侵后,苎麻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至1949年,苎麻面积仅存5800亩,总产310吨。
50年代,苎麻生产迅速恢复。1958年,湖南省委、省人委发出《大力发展苎麻生产的指示》,境内种植面积达1.85万亩。1960年,平江县梅仙、临湘县聂市建立苎麻商品生产基地。此后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和收购价格过低,加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苎麻种植面积在5000~8000亩徘徊。1984年,国际苎麻市场陡旺,华容、临湘等县成立苎麻生产领导小组,随之兴起“苎麻热”。1985年发展到5.05 万亩,价格由每公斤头麻4.6元涨至三麻每公斤7.6元,1986年头麻每公斤疯涨至16~18元,麻农大获其利。是年,华容麻类作物研究所成立,亚洲最大的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以下简称洞纺)亦在境内建成投产。1987年,部分地方采取挤粮压棉,苎麻种植面积暴增至48.05万亩,总产4.23万吨,其中华容县22.76万亩,产麻2.64万吨,恰遇国际市场疲软,国内麻价大跌(三麻每公斤1.6~2元),农民“卖麻难”问题十分突出。1988年,麻农被迫大量毁麻,1989年减至7.8万亩;1990年急剧降到1.99万亩,仅产麻2535吨。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容县北景港、新河、注滋口、南山和岳阳县广兴洲、鹿角、中村及临湘县乘风等地。此后,麻价长时间低位运行,生产不稳定,1991年,面积仅0.76万亩,1992年1.16万亩,1993年回升到3.81万亩,1994年达5.7万亩,1996~1999年,徘徊在1.5~2.8万亩。
品种 1949年前,主要是地方品种,平江县为片麻产区,平浏麻颇负盛名,刮剥干净,梳理整齐,适合精做手工原料,品质较沅江麻为优,其市场价格可高出沅麻1倍。品种主要为丛蔸麻、大叶奴,种植面积占该县苎麻面积的90%;此外还有满园钻、小叶奴。华容、湘阴县所产之麻统称沅江麻,剥制干净,光泽较好,附壳较少;但含胶较重,风斑较多,其品种主要为黄壳早,又称华容早麻。临湘县所产白麻,其品质在抗日战争前接近沅江麻,剥制较粗,红头枯尾,附壳较多。
1950~1980年,主要沿用地方品种黄壳平江丛蔸麻属大茎种,1952年分别被评为湘北、湘东麻区优良地方品种。湘阴县曾推广鸡骨麻,华容县于1957年、1979年率先从外地引进芦竹青、牛耳青等,1982年增加黄壳早、普青麻、流鼻青、湘苎1号、黑皮蔸、黄荆草等品种。1984年,芦竹青、黄壳早经地区作物品种审定小组认定供各县种植。 1995年引进湘苎2号、3号,但推广面积不大。至1997年,境内苎麻以黄壳早、芦竹青及湘苎系列1号、2号、3号为主。
栽培 传统方法为种根繁殖。 50年代后期,种子繁殖试验成功。80年代中期,由种根繁殖发展为切芽繁殖;嫩梢扦插繁殖试验成功,在“苎麻热”中出现压条繁殖。1984年前,亩产仅 10~20公斤。尔后,采取合理密植(每亩切芽繁殖2000~3000株,种子繁殖1万株左右),重施基肥,增施钾肥,提早“破秆”等措施,亩产 100~150公斤。老园管理重冬培,有“头麻不要粪,只要冬前加一寸(土)”的农谚。二麻栽培较粗放,一般仅以收麻后的叶、秆覆盖麻蔸,极少中耕追肥。 1984年后,冬培更加讲究,实行深中耕、重施肥、厚培土。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肥喷施叶面配合。1987年,岳阳县农技推广中心通过研究,得到规范化栽培技术指标,即每亩密度3000株,施尿素60公斤,氯化钾25公斤,获得产量最高。
二、黄、红麻
生产概况 黄麻种植始于清代,时称青麻、络麻,尔后黄麻生产停滞。1950年,岳阳县试种3亩;1951年,湘阴县引进种植5亩;1952年,除临湘县外,各县均有种植,总面积 1600亩,总产量172吨。50年代中期,黄麻生产发展迅速。1956年,华容县湘北农业社缪自安种黄麻丰产田1.69亩,亩产368.2公斤,创全国高产纪录,获“全国高产劳模”称号和农林部金质奖章。1960年,在屈原农场,平江县南江,岳阳县广兴洲、君山、筻口等地建立黄麻商品基地,恰遇国民经济困难,黄麻生产迅速下降。80~90年代,面积在几千亩到2万亩之间徘徊。
1952年,湘阴县引进试种红麻。1956年,华容县试种400余亩,因纤维品质差,价格比黄麻低,1959年,基本停种。1961年,岳阳县从广东省引进青皮3号试种成功,面积逐年扩大。1972 年,华容县砖桥公社利用4600亩外洲连片筑堤灭螺种麻,交售200多吨,自此,各县引种,并逐渐取代黄麻。1979~1985年,由于轻纺工业的发展,麻纺和棉麻混纺产品备受青睐,生产处于鼎盛时期,一哄而起,大量种植,终因供过于求而滞销,种植面积。由1985年23万余亩减至1990年2.03万亩,此后,逐年下滑,至1999年,红麻仅0.72万亩。
品种 1949年前黄麻为园果种。1950年,岳阳县引入长果种翠绿,1951年,平江、湘阴等县相继引入。1959年,湘阴县引进广丰长果,后成为主要推广品种。红麻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栽青皮3号,系1961年岳阳县从广东和1978年华容县从广西引进。该品种生育期长,比长果种增产30%以上。因不开花结籽,每年需从省外调种,1979年,华容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插旗农科站利用短光照制种成功,每亩收种籽50公斤,收精麻125公斤。1984年,华容县从中国麻类所引进 “7804”品种,并迅速推广到全县,红麻种植面积占该县麻类种植面积的60%。1972年,平江县引进品种红麻7号,直至80年代末仍在采用此种。
栽培与采麻 传统方法为种子直播,中耕除草3~4次,以有机肥作基肥。50年代采用黄麻与蚕豆、小麦、油菜等旱地作物轮作,一年两熟。因前作黄麻播种期推迟,影响产量,多为撒播结合中耕除草,用小锄间苗定株;也有在前作收获前20天内,将麻种套播于行间。60年代逐步推广稻、麻轮作,改撒播为条播,按10×26.5厘米的株行距定苗,分2~3次间苗,封行前中耕3~4次,黄、红麻一般于9月中旬收获。1950~1954年,工厂收购生麻,农民剥取麻皮,直接晒干交售。1955年后,工厂改收熟麻。熟麻沤制方法初为剥皮沤洗,即先剥取麻皮,然后沤洗,但剥鲜皮花工较多,1956年后推广齐地砍麻,整株沤洗,初为一浸一洗,1959年,改为两浸一洗,即当麻皮浸泡适度时,剥取麻皮,然后扎成小把,捆成大捆,再次浸泡,待到发酵适度时再摆洗晒干。60年代后期,华容县试用HX~38型黄(红)麻动力洗麻机和HB~500型黄(红)麻动力剥皮机替代人工剥洗,工效提高4~5倍。
沤麻场地历来利用塘、河、渠、湖,沤麻后水质变差,污染环境,1956年后采用一季稻田沤麻,沤麻用工减少,沤制速度加快。稻田沤麻结束后,可赶种冬作或蔬菜,其土壤肥力大大提高,病虫害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