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储蓄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11-20 12:00
1949年9月,人行岳阳、临湘、平江、湘阴、华容等县支行相继开办折实储蓄存款。储户存入人民币,银行按当日折实牌价折为“标准实物单位”存储,支取时再按同日牌价将折实单位换算成人民币付给储户。1950年,储蓄种类扩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5种,利率均由银行定时挂牌公布。各银行相继开办保本保值定期储蓄,期限为半个月、1~3个月和1年,并对存户姓名、存款金额严格保守秘密。10月,停办折实储蓄。11月,人行岳阳县支行成立储蓄股,为境内第一个专门管理和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同年,境内邮政储蓄恢复。1951年,银行广泛开展劝储揽储活动。1952年开办定期定额储蓄,停办保本保值储蓄。1953年,人行在农村开办“优待售粮定期定额储蓄”,采取记名方式,利息从优。同年,邮政储蓄业务停办。1954年9月,银行首开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1月,人行湘潭专署中心支行批准岳阳县支行成立南正街储蓄所,为境内第一家独立挂牌营业的储蓄所。1955年1月,实行人行总行新颁发的《储蓄章程》,规定在集镇只办活期、整存整取和定期3种储蓄,在农村营业所只办定期定额储蓄,活期储蓄由信用社办理。1956年,信用社以农业社为单位,聘请代理业务员,按生产队成立信用小组,信用社储蓄存款有所发展。1957年9月,银行修订《零存整取有奖储蓄章程》,停办1年期,开办半年期,每户每月储金起存额由2元改为4元。是年,各县人行城镇储蓄余额由1950年的4万元升至172万元。
1958年,银行、信用社组织储蓄,将农具、耕牛等作价记入存款。放宽通兑范围,将规定定额储蓄存单只能在同一城市通兑,改为可凭证明在省内各地银行,直接兑取异地银行开出的定期整存整取存单、定额存单,增办长期零存整取储蓄,分2~5年期4种。当年共增加储蓄96万元。1959年6月,开办建设定期储蓄,停办各种定期有奖储蓄,年底,储蓄余额达530万元,比上年增加98%。1960年2月试办建房储蓄。次年,储蓄种类减少到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小额(也叫贴花储蓄)、零存整取定期、活期4种,各种储蓄一律不办通兑。1962年,因工农业总产值下降,物价上升,到1963年,城乡储蓄比1959年下降339万元。1964年4月,停办零存整取小额(贴花)储蓄。9月,银行储蓄干部配合有关部门发展互助储金会组织,打击高利贷活动。1964~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和物价回落,城乡储蓄余额有所增长,其中银行城镇储蓄由1963年的191万元上升到1965年的329万元。1965年9月,全区信用社社员储蓄为809683元,户平11.27元,人平0.32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随意到银行查账,擅自冻结和没收存款,致使部分储户中断与银行的往来。1968年对“十种人”“十种人”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所谓叛徒、特务、党内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和反革命资产阶级分子、反革命知识分子。在银行、信用社的储蓄存款予以冻结。1969年搞“精兵简政”,信用社人员被“精简”,资金被社队占用,信用社名存实亡。1971年10月,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的利率档次均减一档。由于受“利息是剥削收入”的舆论影响,1972年修改《储蓄章程》。1966~1972年,储蓄增长缓慢,境内城乡储蓄余额仅有953万元。1973年1月,各县银行组织成立互助储金会。1976年,银行协助厂矿成立人民储蓄委员会、街道“向阳院”、机关互助储金会,全区共发展协储员3835人。1978年,境内信用社社员储蓄余额达1125万元,比上年增加321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改变资金管理体制,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1979年,岳阳地区召开万人储蓄总结大会,表彰2000多个协储员,净增储蓄823万元,超额任务1.5倍。1980年1月,农行在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内增设3年、5年期档次,增加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恢复存本取息和整存整取2种定期储蓄。取消1979年4月制订的“定期储蓄提前支取打九五折”的规定。国营农场和市郊增设储蓄代办所。1981年,恢复宣传储蓄“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观点。人行系统新建储蓄网点106个,聘请协储员、代办员5967人,开展评选最佳营业所、储蓄员活动。5月,发行第一期有奖定期储蓄存单,举办零存整取集体户有奖储蓄。1982年增设8年期储蓄存款,试办有奖有息零存整取集体户储蓄。大队信用站吸收储蓄2782.5万元,占全区收储总额的52%,社员储蓄月均余额比上年增长32%,信用社的储蓄开始挤入市城区和县城。1983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部门共有16895人调资升级和落实政策补发工资189.17万元,银行采取预约上门服务,吸收储蓄84.23万元。1984年5月,全省创“最佳储蓄员、最佳储蓄所”活动经验交流会在岳阳市召开,岳阳市“双佳”活动经验受到肯定。是年,人行城镇储蓄首次突破亿元,比上年净增3366万元。1985年工行分设后,负责经办城镇储蓄业务,随后,建行、交行、中行和保险、邮电等部门也相继开办储蓄业务,储蓄出现多家竞争局面。市工行城区13个储蓄所开办“定活两便定期储蓄”,并可在同一城市工行通兑。市农行把组织存款储蓄作为“第一业务”来抓,共配备242名储蓄专、兼职干部,新建储蓄所、代办所34个,在各县支行营业部和营业所设储蓄专柜共37个。是年,境内共有238个信用社、118个分社,35个储蓄所。1986年,工行提出“存款第一、储户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口号,开办“存本取息定期定额有奖”和“工资转存”等储蓄种类;农行、信用社则开办定活两便、有奖有息、集体户储蓄等种类。是年,市政府第一次召开各县(区)、场长、行长参加的储蓄工作会议,成立岳阳市人民储蓄推进委员会,大中型企业也成立相应组织,储蓄突飞猛进。工行系统储蓄突破2亿元,余额22334万元,比上年净增6290万元。农行系统有70%的干部参加揽储,共揽储1004万元,涌现万元揽储能手588人,储蓄余额比上年增加4205万元,储蓄增长率97%,居全省农行系统第一名。信用社社员储蓄比上年净增5311万元。1986年8月~1987年6月,各邮电局再度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87~1988年,境内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银根抽紧,社会集资活动频繁,储蓄工作面临新情况。1988年3月,工行首次发行“保本保值摸奖储蓄”300万元。5月,工行与市保险公司首次联合举办“保险储蓄”。各家银行与市妇联配合开展“巴陵妇女爱国储蓄月”活动。1989年,农行对该系统157个储蓄所(专柜、代办所)分别采取“一包三挂钩”“一包三挂钩”指包任务,与工资、资金、费用挂钩。和“万元储蓄费用含量包干”等形式经营承包,并制订颁发《储蓄代办员管理暂行办法》。3月,市中行开办信用卡业务,当年发卡200张。1990年,市工行发展电脑储蓄所33个,其中14个并机联网,通存通兑,全系统组织集体单位零存储蓄户900个,占受贷单位的97%。市农行组织“十六大储蓄所竞赛”。年末,境内城乡储蓄余额达140330万元,比上年净增47078万元,增长50.5%。
90年代,储蓄事业呈现有序竞争与繁荣发展的态势。1991年,市工行推行电脑代发工资业务,扩大吸储覆盖面。6县(市)工行实现电脑所局部联网,市区行、处16个所实现并机联网,通存通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