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卷总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2 12:00
1949年7月,境内和平解放,各县相继建立人民政权。岳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揭开了历史发展崭新的一页。
1950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各县 党委和政府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迅速抑制旧中国留下的通 货膨胀,打击囤积居奇,稳定市场物价,全面开展经济建设。到1952年,整个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年水平。 与1949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46.6%,国民收入增长44.7%,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1952~1989年按1980年不变价计 算;1990~1999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40.7%,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03.7%,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为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 了条件。
1953年,开始组织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 年计划。计划工作归口当地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主要任务是建立“一化三改”(“一化三改”指中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 计划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相继成立计划专门机构,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开始编制年度计划,修编五年计划,采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对境内经济实行计划管 理。在计划执行中,注意发挥价值规律和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国民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提前1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社会总产值1957年 比1952年增长34.6%,其中农业增长21.9%,工业增长188.3%;粮食、出栏猪和水产品分别增长10.75%、41.5%和21.6%。农业 实现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经过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和公私合营,开始走上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巩固。
1958~1965年,是组织实施发展国民经济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进行“三年经济调整”的时期,经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1958~1960年,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和“大跃进”的影 响,生产建设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分配消费搞平均主义,以至出现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等错误作法,造成国民经济高积累,低效率,虚假膨胀、畸型 发展,农、轻、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能源、交通、原材料全面紧张,原定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均被打乱,计划与执行脱节。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出现 严重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60年与1957年比,农业总产值下降18.2%,农村人均纯收入下降9.5%,人均口粮下降40%,粮食减少 23.7%。这种不利的势头,一直延续到“二五”期末。为了扭转“二五”中、后期出现的经济下滑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在1961年全面纠正“左”的错 误、开展反“五风”(反“五风”,即反“共产”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干部特殊化风。)、清理“一平二调”(“一平二调”,即“平均主义和无 偿调拨”的简称。指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出现的否认各公社间经济上的差别,否认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无偿调拨各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资料、产品、 劳动力和资金,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作法。)的基础上,从1962年开始,按照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 包括理顺经济比例关系,制定三年调整规划;对企业结构和城建规模填平补齐,压缩新、扩建项目;改善计划管理办法,实行小范围市场调节;恢复农村自留地,解 散公共食堂;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开展议购议销业务;投放高价商品,扩大非商品性货币回笼等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经过3年努力,到1965 年,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共关、停、并、转企业435家,精减职工2.84万人;国民收入分配趋向合理,积累率由“大跃进”时期的36.5% 降至1965年的21.2%;社会总产值比1962年增长31.1%,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经济出现全面好转的势头。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 划,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左”的指导思想干扰下,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三五”初期,因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地、县计划机构处于瘫痪状态。计划体 制从条块结合转向以块为主,境内经济活动开始陷入半计划或无计划管理状态。地、县虽然都编制了五年计划和部分年度计划方案,但在执行中无法综合平衡,导致 境内在1965年经济调整后出现的良好势头在保持1年之后徘徊不前,1968年与1965年相比,社会总产值仅增长7.9%,年均递增2.5%,到“三 五”期末才扭转这一徘徊局面。“四五”期间,经济建设虽然继续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从“三五”中、后期开始,6501工厂(即长岭炼油厂,以下简 称长炼)、2348工厂(即岳阳化工总厂,以下简称岳化)相继投入建设,投资急剧增加,新增生产能力给境内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1975年,全区社会总产 值达到21亿元,比1970年增长77.4%,年均递增12.2%,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0.77亿元,比1970年增长2.31倍,年均递增 27.1%。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后,境内经济建设和各 项社会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计划体制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变,指令性计划开始减少,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范围逐步扩 大。与之相适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以轻纺为主的消费品工业发展,农轻重比例趋向合理,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得以改善。这一时期,先后编制和实施了发 展国民经济“五五”、“六五”两个五年计划,执行结果都比较好。1985年与1975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0%,其中农业递增6.5%,工业递增 11.2%;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4亿元,相当于1949~1975年总投资15.98亿元的1.32倍,粮食、棉花、生猪和水产品生产均 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6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 五年计划,计划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编制和实施“七五”计划过程中,遵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坚持“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 面放开搞活”,继续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重;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外引内联一起抓,在“科教领先,兴工拓农,外引内 联,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加速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到199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25亿元,比1985年增长46.9%,年均递增 8%,其中第一产业年均递增8.4%,第二产业年均递增6.7%,第三产业年均递增9.3%。
90年代,先后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 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这是岳阳市各项建设事业发展最快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八五”时期,在党的“十四大”路线指引下,贯彻落实邓小平南巡谈话 精神,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思想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成就: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199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90年增长74.5%,年均递增11.8%,提前5年实现在1980年基数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 化,三产业结构的排序已由“七五”后期的Ⅰ>Ⅱ>Ⅲ调整为Ⅱ>Ⅰ>Ⅲ;社会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市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8.97亿元,新建包括华能岳阳电厂、鹰山石化厂和火车新站等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为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后劲。计划体制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要求进一步放开搞活,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家有效需求 不足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等诸多困难,全市继续保持了“八五”以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3.13亿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为190.17亿元),比1995年增长54.1%,年均递增11.4%,实现 岳阳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占居第二位的战略目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75.14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市三产业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优化,一、 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八五”末36∶37∶27调整到25∶40∶35;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451元,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