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外事侨务卷总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2 12:00
    清道光《洞庭湖志》载:元代至元年间,安南国(今越南)王陈益稷来巴陵观光,写有《巴陵雨中》一诗。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四日,英国驻华使馆参赞 巴夏礼和英舰队司令可伯,以“察看形势”为名,率火轮2艘,从汉口溯江而上至城陵矶,6日返航汉口。这是外国人第一次对岳州进行经济侵略性质的考察。光绪 六年(1875),基督教、天主教传入,是年,英国牧师祝德来岳筹设教堂传教。随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国传教士先后来岳。他们在城乡立教堂、 办学校、设医院。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辟岳州为商埠。日、德、美等列强接踵而至,先后在岳州建领事馆。
    民国时期,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来岳阳考察军事。民国27~34年,日本军队占领岳阳地区,奴役人民。此期间,以任弼时、何长工、吴芳、罗喜闻、毛 遇顺为代表的仁人士志,为振兴中华,探求富民强国之路,远涉重洋,赴苏联、法国等地留学,播下了与各国民间交往的种子。境内开始有人飘洋过海出国定居。解 放战争期末,一部分国民党政要、军官、士兵和商人到国外定居。至1949年,全市出国定居达3158人,到港、澳地区定居898人。民国30~37年,先 后有易光瑞、涂英勇等13名侨居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侨回华容县定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事工作本着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侨务工作贯彻执行保护华侨利益,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50年代初,外 事工作主要是开展中苏友好、抗美援朝。各县成立中苏友好协会、抗美援朝分会,组织开展各项中苏友好活动,动员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群众捐资捐物支 援志愿军。1950~1962年,先后有朝鲜、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越南等5国派员来岳参观、考察、学习,共接待客人29人(次)。1963年,对外 交往逐渐扩大,来岳外宾也逐渐增多。至1978年,有越南、罗马尼亚、新西兰、加拿大、英国、老挝、朝鲜、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173位客人来访和考 察。1952~1978年,境内出访仅17人。在侨务工作方面,从1954年开始有原籍广东、福建的归国华侨来岳定居,到1978年,全市有归国华侨 156人。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临湘、岳阳等县政府对归侨侨眷的有关生活物资采取特殊供应的办法。“文化大革命”中,归侨侨眷因“海外关系”,遭受了不 公正的待遇。1950~1978年从大陆和台湾出国定居的岳阳籍人士1369人,到港、澳地区定居的491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外事、侨务工作出现新的局面。1978年10月,岳阳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外事办公室,岳阳市成立外事 科。1981年后,各县(市)、区相继设立外事侨务办公室。1978~1999年,岳阳的外事工作呈现3个特点:一是利用龙舟节促进与各国、各地区的友好 交往。1991~1999年的“岳阳国际龙舟节”,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德国、瑞典、法国、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 印度、南非等14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龙舟队参赛,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前来观光旅游。二是友好城市工作日益活跃,稳步发展,逐步建立起一 个从民间到官方,从政治到经济的友好关系网络。自1985年开始,先后与日本沼津市、美国泰特斯威尔市、加拿大卡斯尔加市、保加利亚旧扎果腊市、澳大利亚 科克本市结为友好城市。三是外国专家工作得到发展,并且利用外事工作优势,开展了引进智力工作。1978~1999年,全市共计聘请外国专家1995名, 短期讲学者27名。1979~1999年,接待来自7个国际组织、4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847人(次)来岳考察访问。报批、审批和办理境内3069人 (次)的出国(境)手续,出访37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1月,岳阳行署办公室设立外事侨务组。1984年9月,设立岳阳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各级侨务工 作部门全面履行工作职能。在改革开放初期,平反纠正归侨侨眷中的历史老案、“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收回并妥善安置因海外关系在60年代被精简下放的 归侨侨眷。在归侨侨眷中吸收一批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推荐和提拔一批能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科局级以上领导职务。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后,依法查处一批侵害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事件。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引进一 批资金、设备和各类专家,接受一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外国友好人士、团体捐赠的资金、物资,兴办了一些小型企业。1979~1996年,全市出国 定居的新移民607人,到港、澳地区定居的2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