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活跃城乡贸易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1 12:00
1949年7月,境内解放后,各县政府设立商业行政机构管理工商企业,成立国营贸易、百货、花纱布、粮食、盐业、煤炭、酒类专卖、土产、信托等公司,建立城市消费合作社和农村供销社。组建市场管委会、税收违章案件处理委员会,以取得市场的主导权,打击投机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稳定市场。同时,鼓励、扶持私营工商业扩大经营,1951年7月,境内私商已增至5220户。1953年11月,实行粮食、食油统购统销。1954年7~9月,对生猪实行派购,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1956年10月,对麻类、烤烟、茶叶、蚕茧、甘蔗、桐油、木材、楠竹和重要中药材、废旧金属等先后实行统一收购。此时,国营商业掌握了主要商品的批发业务,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掌握在国家手中。1953~1956年,各县成立“对资改造五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1958年“大跃进”,商业、服务业成为清一色的全民所有制。加上自1959年起连续三年歉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各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恢复县级各国营专业公司和农村供销社;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鼓励发展个体商贩,商业网点迅速增多。收购农副产品实行奖售政策,鼓励农民送售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收购量很快回升,市场可供商品日益增多,城乡物资交流日趋活跃,市场供求关系日趋正常。1964年后,岳阳专署成立商业、粮食、物价等经济机构,建起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繁荣了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由近百种减至粮食、食油、棉布三类,高价商品绝大部分已恢复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因社会动乱而急剧恶化,日用品紧张。1975年,商业系统抓企业整顿,市场供应状况好转,商贸设施有所改善。各县、场共有营业面积581887平方米,比1970年增长11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除“左”的影响,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打乱的市场秩序,着手简政放权、政企分开,让利减负工作。1983年后,各县政府认真贯彻 “开放、搞活”总方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市商贸系统开始打破封闭式、多层次、多环节的旧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1985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916户,从业人员15773人,1986年,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150多万元资金,新建 48处集贸市场,场地面积扩展到28223平方米。1987年,新建集贸市场32个,面积66853平方米,市区基本消灭“马路集市”。1988年,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商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商业体制改革办公室,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搞活流通的具体措施。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7634 户,从业人员88270人,商品零售额42432万元,比上年增长
58.1
%。 1994年,市、县、乡三级政府均成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发展任务。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出台10条具体措施,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条件。1994年,全市共新建、扩建、改建商业网点66处,建筑面积65.1万平方米。1995年,市政府制订《岳阳市商业网点市场建设“九·五”计划和2000年远景规划》,将网点市场建设纳人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年内落实网点、市场建设项目23个,其中市场17个,建筑面积18.54万平方米,建设投资达1.97亿元。1997年,市政府颁发 (1998~2010年岳阳市商品市场及网点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市场发展原则、目标、市场布局和实施方法,使市场建设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1999年,全市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215个,成交额达88.7万元,全市蔬菜上市总量9430万公斤,蔬菜产销实现旺季不短,淡季不淡。岳阳市城区共有65个市场,年成交额60亿元,其中梅溪桥、巴陵大桥、火车站商贸区三大市场成交额均突破10亿元。初步形成以庙前街、观音阁、竹荫街、梅溪桥为主体的副食贸易区;以巴陵大桥、小龙城、一百大厦、九龙商厦、九州大厦、洞庭大厦、长城市场为主体的日用品、服装、建材商贸区;以巴陵东路为主的水果、蔬菜、钢材、汽配、旧机动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交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