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层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6 12:00
境内地层复杂,发育齐全。古生界全部缺失,元古界、中生界各缺失一部分,元古界冷家溪群、板溪群、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均有分布。以元古界冷家溪群、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出露最为广泛。
冷家溪群(Ptln) 主要为灰色、青灰色粉砂质或砂质板岩,部分含绢云母较多;次为灰绿色粉砂质千枚状板岩、变质砂岩、含钙变质砂岩等,分布于华容、岳阳、平江、临湘等县,其标准地点为汨罗市长乐街以东,长乐街以西延至区外,北到岳阳县月田,出露面积达2030平方公里。汨罗市磊石山所见岩石性大致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灰绿色、浅灰色含砂板岩、条状板岩夹凝灰质砂质板岩及变质砂岩,厚大于450米;上部为灰、灰白色变质粉砂岩、变质石英细砂岩夹板岩,厚约300米。本群岩石经受多次强烈褶皱运动,岩石受挤压变质,一般均致密、性脆,裂隙发育。但康王桥一带出露的地层,与上覆岩层均呈不整合接触,下界为露,中部地区多为残坡积层覆盖。此外,临湘市的催家坳呵大药姑山均有出露。如大药姑山组下部为变质砾砂岩,中上部为变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厚约185米。
岳阳市地层系统情况 | ||||||
界 | 系 | 统 | 地方性地层 名称 | 地层代号 | 厚度(米) | 岩性及主要特点 |
新生界 | 第 四 系 |
全 新 统 |
Q4 | 53.22 | 上部腐殖、粉砂质粘土,下部砂质层及砾石层 | |
上更新统 | 白水江组 | Q3b | 21 | 上部为黄色亚粘土、下部砂质层、砾石层 | ||
中更新统 | 白沙井组 | Q2b | 24 | 上部网状红土、下部含砂质层及砾石层 | ||
下更新统 | 汨罗组 | Q1m | 141 | 花岗质砂层、粘土层,部分胶结紧密,半成岩 | ||
上 第 三 系 |
N | 203.9 | 上部为灰绿色粘土与粗砂,含砾粗砂、含砾粘土互层 最顶部为一层紫红色粘土或带紫红色的杂色粘土 下部为灰白的、灰绿和综红色粘土、或粘土与细砂,含砾粗砂及砾卵石互层。花岗质成分较重,多呈半固结状 |
岳阳市地层系统情况 | |||||||
界 | 系 | 统 | 地方性地层 名称 | 地层代号 | 厚度(米) | 岩性及主要特点 | |
下 第 三 系 |
全新统 | 中村组 | 上段 | E2Z3 | >210 | 巨厚状含砾不等粒长石英粉细砂岩、砂砾岩、钙泥质砂砾岩等 | |
中段 | E2Z2 | 1244 | 中一厚一巨厚层状钙泥质粉砂岩,含水量砾不等到粒长古石石英砂岩 | ||||
下段 | E2Z1 | 1180 | 巨厚层状钙质砂砾泥岩,钙泥质含砾不等到粒长石石英砂岩 | ||||
古新统 | 上段 | E22 | 672 | 中一厚层状含砾不等粒钙泥质砂岩,含砾钙泥质粉砂岩、砂砾岩 | |||
下段 | E11 | 1182~1378 | 巨厚层状砾岩、花岗质砾岩,下部夹砂岩透镜体 | ||||
中生界 | 白 垩 系 |
戴家坪组 | 上段 | K32 | 216~3653 | 巨厚层状含 砾细一不等粒石英砂岩,间夹砾岩和含 砾钙质砂岩 | |
中段 | K22 | 中一厚层状钙泥质粉砂岩与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许钙质细砂粉砂质泥岩及砂砾岩 | |||||
下段 | K12 | 上部中一厚层状钙泥质粉砂岩间夹细砾岩。下部巨厚层状砾岩夹砂岩 | |||||
分水坳组 | 上部 不明 下部 | K2f2 | >283 | 上部:砖红、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质夹薄层粉砂岩。粉砂岩及细砂岩见斜层理。下部:紫红色泥岩、含砾状石膏及0.14~0.4米厚的纤维状石膏2层,并夹有细砂岩,细砂岩具斜层理 | |||
K2f1 | >180 | 上部:紫红色含 钙质长石石英砂岩,花岗质砂砾岩夹砂质泥岩,呈厚层状。下部:紫红色中厚层泥岩及细砂岩,最底部为一层砖红色砾岩 | |||||
古生界 | 二 迭 系 |
下统 | 茅口组 | P1m | 246.3 | 下部、中部含燧石团块或夹硅质条带灰岩,上部厚层纯灰岩 | |
石 炭 系 |
中统 | 黄龙群 | C2hm | 571.~125.7 | 下部灰质白石岩、上部灰岩 | ||
志 留 系 |
中统 | S2 | >2119 | 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夹少量变质细砂岩 | |||
下统 | S1 | 380 | 变质细砂岩夹黑色板岩,底部为含炭质绢云母板岩 |
岳阳市地层系统情况
|
|||||||
界 | 系 | 统 | 地方性地层 名称 | 地层代号 | 厚度(米) | 岩性及主要特点 | |
奥 陶 系 |
上统 | 五峰组 | O3W | 0.88 | 含炭、硅质贡岩 | ||
临湘组 | O3L | 19.7~43.8 | 下部瘤状灰岩,上部瘤状泥灰岩、钙质页岩 | ||||
中统 | 宝塔组 | O2b | 15.6~18.7 | 龟裂纹灰岩夹薄层瘤状灰岩 | |||
大田坝组 | O2d | 7~8.9 | 紫红色瘤状灰岩,网眼状灰岩 | ||||
胡乐组 | O2h | 8 | 含岩质板岩夹薄层硅质岩 | ||||
下统 | 大湾组 | O1d | 75.52 | 下部黄绿色页岩、瘤状灰岩,上部含泥质灰岩(瘤状) | |||
红花园组 | O1h | 51.72 | 黑灰色生物碎屑灰岩 | ||||
分乡组 | O1f | 170.71 | 底部泥质生物碎屑灰岩 | ||||
南津关组 | O1n | 227.4 | 下部结晶灰岩、下部泥质条带灰岩 | ||||
宁国组 | O1h | 76 | 含粉砂质含炭质板岩 | ||||
印渚埠组 | O1y | 278 | 灰绿色板岩,顶底部夹灰岩透镜体 | ||||
寒 武 系 |
中上统 | 楼上关组 | ∈22~∈3l3 | 489.63 | 下部白云岩,上部灰岩、灰质白云岩 | ||
中统 | 高台组 | ∈12g | 229.1~246 | 灰岩、白云岩和页岩夹灰岩 | |||
下统 | 清虚洞组 | ∈q | 83.5~113.7 | 下部流质条带灰岩,中上部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 |||
五里牌组 | ∈1w | 342.4~838 | 下部钙质页岩,中部粉砂质页岩,上部钙质页岩 | ||||
羊楼洞组 | ∈1y | 406~581 | 灰黑色炭质泥质岩 | ||||
震 旦 系 |
上统 | 灯影组 | zbdn | 141.5~226 | 泥质条带硅质夹页岩,上部夹薄层白云质灰岩 | ||
陡山沱组 | zbd | 46.4~107 | 硅质、炭质页岩,底部有铁猛矿层 | ||||
留茶坡组 | Zz2l | 16~30 | 浅灰、灰白色厚底层块状硅质岩,上部为薄层硅质岩 |
岳阳市地层系统情况
|
|||||||
界 | 系 | 统 | 地方性地层 名称 | 地层代号 | 厚度(米) | 岩性及主要特点 | |
震 旦 系 |
下 统 |
南沱水碛组 | Zann | 9.48~55.37 | 含砾粉砂质泥岩 | ||
南沱水碛组 | zan | 41.66~177.79 | 含砾石石英砂岩、粉砂岩 | ||||
陆城 | Zan | 0~103.01 | 细砂岩、含砾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 | ||||
莲沱组 | 上段 | Zz1l2 | 246~354 | 纹层状凝灰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顶部夹含锰白云岩透镜体 | |||
下段 | Zz1l1 | 139~198 | 厚层状变质细——粗粒石英砂岩,底部变质石英质砾岩 | ||||
元古界 | 板 溪 群 |
五强溪组 | ptbnw | 230 | 上部灰白紫红色中——厚层状轻变质含砾石英砂岩,局部砾石集中时可形成砾岩,胶结构泥质硅质,一般滚圆较好,岩石较坚硬 中部灰白色中——厚层状不等粒泥质砂岩,中夹有一层0.2~0.6米厚的砂质板岩、砂岩,中粒结构,内含石英及石英岩碎屑为主,铁泥质次之 下部黄色灰厚层状泥质砂砾岩,砾石成分以板岩、变质砂岩、石英岩为主,由泥质胶结、风化后松软 | ||
马底驿组 | ptbnw | >20 | 紫红、灰红色条带粘土板岩。顶部有一层0.2~0.7米厚的褐黑色含铁锰泥质板岩,具泥质——显微鳞片结构 | ||||
冷 家 溪 群 |
大药姑组 | 不明ptbnm | 185.43 | 下部变质含砾石砂岩,中上部变质粉细砂岩、粉砂质板岩 | |||
崔家坳组 | ptlnc | 2248.52 | 变质粉、细砂岩夹粉砂质板岩、泥质凝灰质板岩、上部夹千枚岩 | ||||
易家桥组 | 上段 | ptlny3 | 1053~1921 | 粉细砂质千枚岩、千枚板岩、粉细砂质板岩夹千枚岩 | |||
中段 | ptlny2 | 2395.5 | 下部粉细砂质板岩夹千枚岩,上部粉砂质千板岩夹板岩 | ||||
下段 | ptlny1 | >493 | 粉砂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及少量凝灰质板岩 |
岳阳县区与平江县区岩性比较
|
||
区名 | 岳阳县区 | 平江县区 |
上段 | 巨厚层状花岗质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互夹粉——细砂岩。 | 巨厚层状含砾细——不等粒石英砂岩,间夹砾岩和含砾钙质砂岩 |
中段 | 巨厚层状复成份砂质砾岩夹泥质粉——细砂岩。 | 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与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许钙质,细砂粉砂质,泥岩及砂砾岩 |
下段 | 巨厚层状复成份砂质岩,底部见风化壳 | 上部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间夹细砾岩;下部巨厚层状砾岩夹砂岩 |
厚度 | >3653米 | >2165米 |
出露面积 | 236平方公里 | 259平方公里 |
板溪群(Ptbn) 板溪群代表震旦系以下的轻变质岩,是由现有复理式结构的沉积岩(主要为页岩、砂岩、矽质岩)再受区域变质作用而成,系属地槽性沉积。上部五强溪组为灰绿色粘土质板岩、砂质板岩、灰白色厚层中粗粒变质石英砂岩、砾状砂岩夹变质凝灰岩、变质砂岩等,厚872~3745米。下部马底驿组为灰黄、灰绿色条带状砂质板岩、紫红色夹灰绿色条带状板岩。底部为灰绿色凝灰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华容、岳阳、临湘、平江等县 (市)。关于板溪群的厚度有各种不同的数字,最大厚度大约2000~5000米。以临湘市桃林矿区为例,说明其厚度偏大。本群岩层,主要为绿色千枚状页岩、砂岩及板岩,复质一般轻微。在与花岗岩接触附近100~200米范围内,因受花岗岩浆活动的影响,有部分岩石变为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绿片石石英片岩,加之经受多次矿化作用,岩性更趋复杂。可见厚度8330米,尚未到底。
震旦系(Zz) 主要分布在岳阳县新开塘、君山、临湘市陆城、桐梓铺、鸡公颈以及方山南北至羊楼司一线,华容县凤山、汨罗市天井山等地。分上下两个统,上统主要岩性为板状页岩、微粒白云岩、硅质岩夹炭质页岩;下统主要岩性为变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冰碛泥砾岩、粉砂岩夹硅质泥质板状页岩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总厚度82~1158米。君山出露的南沱组岩性特征与君山东南10余里的岳阳县新开塘向斜和邓里坪向斜,出露面积43平方公里,它不整合于冷家溪群之上,其上与寒武系下统呈连续过渡关系,总厚 552~838米。从新开塘向斜两翼所见震旦系完整剖面中的南沱组岩性相似,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相同,亦是新开塘向斜北西端的延伸。临湘市桃林矿山外围下震旦统厚度为900米。
寒武系(∈) 分上、中、下统。上统为泥灰岩、灰岩;中统岩性为纹层状白云质灰岩、纹层状板岩、泥质纹层状灰岩、灰岩等;下统主要岩性为黑色页岩、硅质炭质板岩、炭质板岩;底部为硅质岩和炭质、白云质灰岩,产石煤和钒,为重要的含矿层位。总厚度大于917米,主要分布平江县、岳阳县新开塘以及临湘市五里牌至华楚坳一带,面积达168平方公里。
奥陶系(O) 分为上、中、下统。中、下统在平江县和临湘市路口铺至桂花谷地北侧均有分布。据调查所知,中、上奥陶统仅分布于临湘市。上奥陶统(所谓五峰页岩)在临湘市也很不发育,但可分为五峰组和临湘组,五峰组厚度为0~0.88米;临湘组为19.7~43.8米。下统为灰绿色板岩、岩质板岩。中统为含炭质板岩,夹薄层硅质岩。上统为黑色砂质页岩、绿灰色瘤状泥质灰岩。
白垩系(K) 分为上、下统。上统广泛分布于洞庭湖盆及其边缘地带,在其西部和南部以及湖盆内的赤山岛、华容县砖桥等地均有出露,命名为分水坳组。岩性为红棕色泥岩、粉砂岩、块状砂岩、含砾砂岩;底部为砾岩,厚1160米。岳阳县新墙、龙湾桥、筻口、中村及汨罗市大荆、黄市和平江县长寿街一带,呈北东方向展布,命名为戴家坪组。平江县长寿街一带“长平盆地”北段,中村地区属古洞庭凹陷东翼的次一级沉降带。出露面积1142平方公里,厚2162~2322米。白垩系上统在平江县、长寿(平江县区)和岳阳县筻口、公田(岳阳县区)均有分布,但因沉积环境的不同而岩性略有差异。此外,湘阴县白马寺附近,湖南省地质局401队钻探发现距分水坳组底界200多米紫红色砂岩中夹9.93~15.31米紫灰、暗绿、青灰色杏仁状玄武岩。下统地层分布在平江县、长寿街一带的“长平盆地” 等地,其他地区皆无分布。长平盆地下统地层主要为紫红色钙质砂岩与砾岩,呈韵律层,厚度为506~1206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岳阳县区与平江县区岩性比较
|
||
区名 | 岳阳县区 | 平江县区 |
上段 | 巨厚层状花岗质砾岩,含砾不等粒砂岩互夹粉——细砂岩。 | 巨厚层状含砾细——不等粒石英砂岩,间夹砾岩和含砾钙质砂岩 |
中段 | 巨厚层状复成份砂质砾岩夹泥质粉——细砂岩。 | 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与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许钙质,细砂粉砂质,泥岩及砂砾岩 |
下段 | 巨厚层状复成份砂质岩,底部见风化壳 | 上部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间夹细砾岩;下部巨厚层状砾岩夹砂岩 |
厚度 | >3653米 | >2165米 |
出露面积 | 236平方公里 | 259平方公里 |
下第三系(E) 地表出露于幕阜山地区和平江县、长寿一带“长平盆地”内,主要为山间盆地型的粗碎屑建造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和砾岩,厚3486~4488 米。岳阳县中村一带也有分布,为一套红褐色、紫褐色巨厚层状的砾岩、砂岩、泥岩,以泥岩、砂岩为主,夹少许砂质泥灰岩及灰色——青灰色泥岩,部分含钙质。此外,湘阴县古培塘等地也稍有出露。
第四系(Q) 岳阳市第四系分布极广,洞庭湖沿岸最为发育,岳阳县麻塘——新墙——汨罗市新市至湘阴县古培塘一线以西大面积分布。新墙河、汨罗江等河流流域和临湘、湘阴一等县(市)亦有出露。成因有冲积、冲积——湖积、冰碛、洪积和残积等。市内第四系分为下更新统汨罗组、中更新统白沙井组、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统(组)间均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第四系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砂质层和砾石层,中更新统上部网状红土、下部含砾石砂质层及砾石层,下更新统汨罗组为花岗质砂层、粘土层,部分胶结紧密,局部已半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