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我随新中国践行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我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和几间四面透风的草屋遮身挡雨度日,每年家里交完租和地税后就所剩无几。靠借贷和亲友的帮助,我由私塾小学上到初中。随着一声春雷响起,1949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华容县,我也因此获得了新生。1949年9月,我由一个乡村中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后不久,我又荣幸地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

    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地潜伏的特务、土匪常搞破坏,还有残余的国民党军队的飞机来轰炸,我就读的军政大学就是在这样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成长壮大。我这个学员兵一面学军事、学政治,一边打击敌人,不停地更换住宿地。一年冬天,我们全体学员冒着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跟着南下的解放军和部分南下干部一起,经过七天七夜的急行军,来到南岳衡山脚下进行紧张的军政训练。边行军边打仗,我虽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徒步行军时间之长、路途之远,当时还是少有的。我年龄小,身体瘦弱,穿着沾满泥土的破草鞋,干瘦的脚磨砺出许多茧子和血泡,每走一步就如同踩在刀刃上,疼痛难忍。部队首长都非常关爱我们每一位战士,战友之间也是老帮少,大帮小。大家见我一走一瘸地步履艰难,就争着抢着帮我扛枪、背包。晚上宿营时,排长亲自端来一盆热水给我洗脚,暖身、消肿、抹药。在千余里的行军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里,温暖如家,指战员们亲如兄弟。部队在南岳衡山驻扎期间,我还参加了清匪反霸战斗。战斗告一段落,我受令调入武汉第四高级步兵学校(后改为第一高级步校)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我在军事院校毕业后,分配到基层部队工作。连队军事训练紧张,部队政治思想教育抓得紧,创造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优秀军政干部如火如荼。为了部队工作需要,我当时就有十多年没有回家探亲,家里多次来信要我复员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我亦想找一个机会离开部队回到地方找一个安逸工作。正在这时,朝鲜战争爆发,部队正要组织一批骨干随时开赴朝鲜前线打击侵略者,我已列入调遣名单。是留军队保卫祖国,还是回老家照顾家庭?我有些彷徨,这时,连队指导员及时找我谈话,做政治思想工作,要我安心在部队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毅然决定,一切服从党和军队组织的需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并且向组织要求下到连队带兵。在连营部队,我带头参加军事训练,并与战士们切磋战术技能,总结利弊,所在部队获得各级首长的好评,我也多次立功受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随后,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在野战医院、内卫部队、第五十五军、军分区武装部工作长达29年之多,在军营入团、入党,从普通一兵,逐步担任团队助理员、参谋、军事科科长、团副政治委员兼县委常委等职。特别是1959年3~12月,我还参加了广西大榕山剿匪战斗,共活捉残匪13人,缴获两支枪,子弹数发,各种匕首、刀具18把。我们小分队仅一名队员受伤,其他人员安然无恙,经受了生死考验。这一切都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是解放军这所大熔炉塑造了我,陶冶了我的情操,锤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身心素质,坚定了我一心要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

    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湖南家乡工作,原本我的愿望是到组织部门或保卫部门工作,由于当时岳阳教育界需要干部,于是地方党组织便把我分配到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任职,一干就是十七年。记得刚调入岳阳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时,校址是由一所“五七”干校改造的,只有一栋两层的旧楼房和一个简易的食堂,楼房是学生的教室和宿舍,我们学校领导和教师同住在一栋1960年时建造的干打垒平房里。室内常有老鼠和蛇来“探望”,屋内夏天不散热,冬天似冰窟。屋外是泥泞的乡村小路,随校的家属都怨声载道,我也为此深感不安。我觉得,自己是经过解放军部队培养多年的中级指挥员、学校负责人之一,一个共产党员,在这种极端艰苦环境下工作,必须坚决服从国家的需要。我定下心来和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共度难关,我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学习,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发动所有教职工出谋划策献金点子,积极开展艰苦办校。当时学校只有三位校领导,我分管教学和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初办农机学校时,上级拨款甚少,资金短缺,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真如千斤担压在我们心头。我只好咬紧牙关,一趟一趟地跑上级机关、跑企业厂矿单位,四处“化缘”求资金找教员。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学校焕然一新,办得红红火火。

    看到从这所学校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人才,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快乐。心想:今后的工作应该轻松了,谁知随着一纸调令,我又被调去筹建岳阳市技工学校。该校是从岳阳市工业学校分离出来的,当时一无校舍,二无资金,只好先借用市农机校的旧校舍办学,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水电不足,为了保证上千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上的照明,校领导研究决定,自筹资金,买发电机发电,没有自来水,就发动广大学生利用空余休息时间下湖挑水、提水。就这样,我和班子成员一边择地建筑校舍,一边完善办学设备,一边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上企业、厂矿的急需人才,十年时间共培养了上万名技能型人才。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无论在地(市)农业机械化学校,还是在市技工学校,都能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发挥解放军的革命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同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做到同吃、同住、同出操、同进课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风带动校风。校园内除教学时间外,处处有歌声,经常开晚会,根据调查,凡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都是好样的,且都有上进心。我所做的一切获得了全体师生的好评,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随着形势的发展,市农机校已并入岳阳市职业学院,市技工学校和市财校合并,成立岳阳市十一中,十一中与十三中合并后,我落户在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这个军人出身的本质永远没有变。

    1995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离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参加市老年大学学习活动。我还特别关心国内、国际形势以及家乡的变化,自费订了五种报刊、杂志,每天必看中央新闻、湖南新闻、岳阳新闻、海峡两岸形势等。所以我离休生活依然过得愉快、充实。经常以文交友,以书为伴。

    离职后,我还坚持所在单位党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我的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都是以党和国家、军队的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在离职后,我仍然经常勉励自己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一定要善始善终,争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老者。

 

(作者系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