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气象事业百年简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12:00
岳阳气象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军到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领导管理体制由单纯的条条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从简单的眼观手动向遥测自动化、系统网络化转变;服务对象从军用服务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服务转变;气象资源由独家占有向全民开发全民共享转变。气象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已深入人心,深得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群众高兴地说:“一部手机在手,气象信息全有”。
(一)
1909年6月,在城陵矶岳州海关设立测候所,开始记录岳阳气温、降水的变化。
1940年后,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象记录中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在东洞庭湖畔的岳阳城区洞庭北路建立岳阳气象站,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记录岳阳的风云变幻。当时气象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属湖南省军区领导(后改属长沙军分区)。
1953年,随着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8月1日,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联合发布命令,决定各级气象机构从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简称“八一”转建命令),规定气象工作在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同时,做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54~1959年,临湘、平江、湘阴、华容相继建立气象站(1967年汨罗县成立而随即建站)。县气象站都属省气象局所属各专区气象总站领导。1955年,为保障在洞庭湖水上交通运输的安全,在岳阳气象站的基础上组建岳阳县气象台,并在气象台院内建立风讯站。1964年岳阳专区成立,9月22日组建岳阳专区气象分局和岳阳专区气象台。
1969年1月15日,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发《关于气象台站体制下放的通知》,决定原省属体制的气象台站体制下放各地。2月4日起,省、地、县气象部门先后实行军管。1973年7月2日,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下发《关于调整气象部门体制的通知》,地区气象部门称地区气象局,县气象部门称县气象站,归同级革命委员会领导。
1980年7月11日,省政府批转省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体制的报告》,决定从8月起,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改为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1983 年7月20日,国家气象局批复湖南省气象局关于地(市)州气象机构的设置,地级设气象台。1984年后,为了工作方便以及与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相对应,地、县气象部门均为气象局(相应气象业务机构为气象台、站)。1986年,岳阳地市合并,成立岳阳市气象局和岳阳市气象台。
1988年,岳阳市在省内率先建立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市、县政府加大对地方气象事业的投入。气象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省、市、县实现计算机联网,气象探测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都能及时调用,天气预报能力大大加强;地面气象探测除在气象部门内部建起自动气象站外,近几年,全市区域自动气象站按网格间距、科学布局共建起155个;市县共配置六部人影作业专车和七台火箭炮架;形成市有气象局,县(市)有气象站,乡镇有气象信息员,村组都可实时与市气象声讯台接通,较发达的四级气象网络。
(二)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工作的程序是报务员戴着耳机收报,填图员将气象电报译成天气要素和符号填到天气图上,再由预报员绘制成实时天气图,分析未来天气变化,做出天气预报结论。县气象站则收听武汉中心气象台和省气象台的气象广播,结合经验,进行天气预报。这种天气预报的方法,俗称“收听加看天”。这种低能力的天气预报手段和方法,难以把握天气变化,常有误报现象。在群众中流传顺口溜“中央台百分百,武汉台打八折,岳阳台信不得,县市台光扯白”。
1981 年,岳阳增设“711”测雨雷达,增强12小时内的短时天气预报能力,特别是监测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有独到的成效。如1983年4月23日夹带冰雹的龙卷风,横扫湘阴、汨罗、平江80公里长、200米宽的地带,天气雷达能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但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较差,这种危急的气象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龙卷风灾害可能经过的乡村,防患不及,而酿成灾害。在1998年、1999年的“严防死守”抗洪抢险战斗中,数万军民坚守在防洪大堤上,短时突发的雷雨大风对在高水位形势下能否保住防洪大堤的安全,是个严峻的挑战。测雨雷达在7~9月中,数次准确地对雷雨大风袭击的地段、强度、风向,提前半个小时发送到抗洪抢险前线指挥员手中,不失时机地调度抗洪大军和防御方向,致使抗洪抢险在艰苦的条件下有序有效地进行。目前,新一代的多普勒雷达正在紧张施工中,这种高科技的测雨雷达探测范围可覆盖岳阳全市国土面积,不仅能及时发现某地可能发生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还能较准确地预测其强度、量级。加上现在的通信比较畅通,就能在最有效的时限内,最大限度实施防患,避免或减少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92 年,市气象台建成全省第一个地市级天气预报实时业务系统和县级终端(华容县率先建成,随后各县相继跟上)。1998年,市气象台又建成VSAT(卫星)双收站,2000年,各县(市)相继完成了VSAT单收站建设。2003年,建成中规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随着局域网的改造升级、网络软件的优化开发,天气预报能力大幅度提高。现在,市气象台已经建成“决策预报系统”,“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系统”。对雷击、森林防火、雾、中暑、紫外线、道路结冰、空气质量等的预报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中。
在决策预报中,较好地进行春播、汛期和市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如龙舟节、文化节、旅游节等),元旦、春节、元宵、“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气象保障工作。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岳阳夏秋干旱日趋严重。火箭增雨作业,是抗旱救灾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引起了市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使火箭人工增雨发挥有效的作用,必须把握准有利时机。每年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市气象台的卫星、雷达信息,就是指挥火箭增雨作业的科学依据。目前,《岳阳市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发布,建立一套应急预案,有力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
岳阳气象服务经历着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综合、从一般到具体、从一个领域向多领域发展过程。岳阳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气象服务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理念,认真搞好气象服务工作。
1955 年岳阳建气象台时,气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水上交通运输的安全,做好风讯服务。1958年后,气象服务逐步向农业铺开。春播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黄金”时段,汛期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关键时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日常的气象服务是在预报员将天气预报做出来后,电话告知政府领导和广播站,由广播站每日定时广播。现在,天气预报信息可通过“96121”、“96221”电话自动答询,还通过移动、联通、铁通提供手机气象预报信息,固定电话天气预警呼叫信息,电台、电视台、报纸等都设立或更新气象节目。重要天气时,对党政领导部门写出专题报告,进行专题汇报。还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会,将重要气象信息迅速传达到千家万户。目前,全市手机气象短信用户在50万户以上,“9612l”包月用户数为18万户。
除天气预报服务外,还开展气候分析、农业气象、气象资源开发、人工增雨、防雷行政许可、防雷风险评估、防雷工程审核验收、防雷装置检测、氢气球施放管理等工作,拓宽服务领域。气象除为农业服务外,还开展了为林业、国土、建设、交通、工业、企业等多领域服务。
(四)
岳阳气象资源经过调查研究,综合整理,开发利用取得可喜成果。1972~1973年,进行全区军事气候调查,并编写《岳阳地区军事气候志》。 1979~1982年,结合农业区划,对各县(市)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其成果在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气象资源的开发应用,引来更多的开发项目。如奥地利亚秋高家禽公司荣家湾鸭种场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外合资乙烯工程建设可行性气候背景及其实施方案的评估;“气象要素与血吸虫病寄生虫钉螺繁衍内在规律的研究”等。
从三七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发展到火箭炮人工增雨作业,在抗旱斗争中起了独到的作用,是政府为民解难,顺从民意,稳定人心的一项重要工程,深得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欢迎。2007年,全市10个县(市、区)118个乡镇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8.73万公顷。5月下旬始,全市共进行人工增雨作业83次,特别是专门派出两门火箭炮在铁山水库作业,使库容增加水量约4000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旱情,保障了城市供水。
随着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气污染日益加重,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已为国人所关注。60年代中期,岳阳气象科技工作者曾配合中科院对长岭炼油厂、岳阳化工总厂的兴建进行大气污染扩散考察试验,1974年,又参与省气象科研所对长岭炼油厂投产后大气污染状况考察评估。岳阳市的大型工厂大部分布在七里山、城陵矶一带,虽处在湘江(东洞庭湖)水流的下游,但都处在岳阳城区的上风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排放物,不可避免地对岳阳城区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在华能电厂、己内酰铵厂的选址和烟囱高度的确定上,岳阳气象科技工作者均参与大气环境评价。 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承担汨罗氮肥厂技改工程、临湘氮肥厂热电分厂的大气污染气象环境现场考察测试和大气环境评价,在应对气候变化分析中,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尤其要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三二三”世界气象日,大力宣传,使人们加深对天气气候与大气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利用天气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的能力。
现在,岳阳气象工作者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热情,为创建一流的气象台站,一流的气象工作,一流的气象服务而努力奋斗。
(作者分别系岳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