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7日
,陈秉芝同志和市老干局的同志一起,赴京看望华国锋同志,华老非常关注岳阳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详细询问了岳阳的工业、农业和财政收入等情况。在询问中特别关心岳阳铁山水库的建设和库区毛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他说:“铁山水库的中心位置就在毛田,对毛田的过去我很了解,现在建设得怎么样了?”同去的市老干局副局长许铁军恰好就是毛田人,他回答说:“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毛田的干部群众都惦记着您呐!”华老继续询问到岳阳人民的饮水问题时说:“前些天,听说岳阳县有些地方的饮水污染很严重!”我们回答说:“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岳阳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这件事,现正在治理之中,已采取果断措施解决水污染问题,现在岳阳市城区居民都饮用铁山水库的水,水质很好,居民们都很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岳阳县城区(荣家湾)在2007年都可以吃上铁山水库的水,同时,正在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华老听后很高兴,他满意地说:“这很好,关键就是要坚持下去,当时,修铁山水库时,认识很不一致,甚至还有些人反对哩。”我们回答:“刚开始,是有些认识不统一,现在当然再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了。”华老说:“那就好!”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铁山水库修建时的点点滴滴。
蓄水6.35亿立方米,灌田近百万亩,兼有防洪、拦沙、发电、养鱼、风景旅游和城市供水等多种功能的岳阳铁山灌区工程,几经周折,终于在1994年全面竣工,这其中,倾注了瑞山同志的心血。
1955年,岳阳县在制订农业生产发展长远规划时,就设想在新墙河上游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彻底改变这里干旱缺水、水冲沙压的问题。1958年完成修建铁山水库的计划编制,这年9月,拉开了修建铁山大坝的序幕。翌年3月,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已在修建的坝基。后因三年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等原因,铁山灌区工程被搁置下来。1974年,岳阳县委提出复建铁山灌区工程,并在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复建决议,上报地委、省委和中央。
1977年8月20日
,水电部下达通知,将铁山灌区工程纳入国家水利建设计划。这年冬,开始基础工程处理,填筑大坝和南总干渠开挖。正当铁山大坝工程、中洲移民工程和南总干渠工程紧张有序进行时,岳阳县委于
1980年6月29日
向岳阳地委、湖南省委和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请求批准缓建铁山水库工程的报告》。对此,湖南省委研究后向中央写了《关于修建铁山水库工程的报告》,否定了岳阳县委的缓建报告。时至
1981年5月12日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的一位岳阳籍同志没有经过调查,只偏听了某些意见就写出了《劳民伤财,效益不大的水利工程应当下马》的材料,递到了中央,摆到了总书记胡耀邦的案头上。总书记批示派出工作组到岳阳调查。中央调查组由当时国家农委副主任李瑞山等8人组成,湖南省委副书记王治国等7人陪同。中央调查组先行的6位同志于
6月26日
上午抵达岳阳,下午由张建邦同志向中央调查组作汇报,阐明了修建铁山灌区工程的缘由、规划、工程进度、效益及存在的问题。随后,调查组根据瑞山同志的指导思想,先后召开有群众、区社干部、技术员、县领导成员等各阶层人员参加的各种座谈会,调阅了大量的资料,实地察看了大坝、库区、南总干渠、中洲移民基地等工地现场。
7月5日
,瑞山同志抵达岳阳。
7月6日
便不辞辛劳,在张月桂、张建邦等同志陪同下,实地察看了毛田、水库大坝、南总干渠及其灌区。7日,他与岳阳县委书记促膝长谈,耐心听取意见。8日,他在炮台山宾馆主持召开岳阳县区、社干部会议,广开言路。瑞山同志态度十分谦恭,不时插话发问,他说:“大家要对党和人民负责,铁山灌区工程是停还是建,要慎重考虑。”当时岳阳县的区社干部对铁山灌区工程是下还是上,两种意见十分尖锐。归纳起来,主张继续修建铁山灌区工程的同志从三个方面阐明了观点:一、铁山灌区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反复考察比较,是投资少、效益较大的工程,是改造新墙河、建设岳阳地区第二个粮棉基地及城市供水的迫切工程;二、工程已施工4年,国家投资了5000万元,群众投劳千多万个,32公里的南总干渠已基本建成,只要堵好大坝,即可受益,否则功亏一篑;三、库区移民已迁出1.4万人,占41%,如果缓建,这些移民又要返迁,劳民伤财,已建好的移民点和其他建筑物无人居住和管理会遭到破坏,开挖渠道时已破坏的原有水系要恢复,工程大,难度大,浪费人力、物力。依他们的话来说,“铁山灌区工程上,虽有困难,但是上策;下是灾难”。持另一种不同意见的同志则认为铁山灌区工程是按少数人意见办的,效益不大,不需要建。认为铁山灌区工程、搬迁县城和中洲围垦,群众负担太重,是套在岳阳人民身上的“三根绳”,必须立即下马。瑞山同志不偏听偏信,遇事认真分析。例如,持反对意见的同志反映岳阳县每个劳力要负担10担谷,瑞山同志心情比较沉重。他三次要求有关方面实事求是地提供群众负担的有关材料,详细分析了 4个公社44个生产队群众负担情况,了解到由于大兵团作战,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又因干部滥用国家对民工的补贴,未如数发放到民工手中,群众负担确实较重,但并不是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说的那么严重,瑞山同志这才放了心;为了取得灌区工程科学数据,瑞山同志调阅了大量资料,并于
7月9日
亲自主持召开有岳阳地、县委常委,地区各部委办负责人及省、地、县水利部门技术干部等65人参加的技术论证会,对铁山灌区工程的蓄水、防洪、拦沙、发电、城市供水的效益以及修建大坝、渠道、移民等各项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论证。瑞山同志对这些工程的设计数据、工程进展、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等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7月11日
,又听取地委对修建铁山灌区工程的意见和安排。他反复叮嘱地委的同志,要做好岳阳县领导层的工作和群众工作,要高度重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移民的生活,把解决目前困难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全面安排。
瑞山同志经反复调查,已胸有成竹,他与调查组的同志和湖南省委的同志研究,向中央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一、铁山灌区工程是按基建程序办的,不是按少数人的意见办的;二、工程效益是好的;三、中洲原是矮围灭螺,后纳入铁山灌区移民基地,已成事实;四、铁山工程只能上,不能下。为了解决群众负担过重问题,建议大坝采用机械化施工,其他工地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县城建设标准太高,花钱太多,为了上铁山,县城暂时不搬。调查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认可,旷时两年多的铁山灌区工程是上还是下的争论划上了句号。这年,大坝工程、南总干渠工程、中洲移民工程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工程进度不断加快,质量不断提高。瑞山同志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至今仍令我们十分钦佩,记忆犹新。实践也证明,瑞山同志的意见是十分正确的。
以后,瑞山同志每次见到岳阳去北京的同志,都要打听铁山灌区工程的进度。1995年,瑞山同志到岳阳,将陈秉芝、张建邦两同志找到他的住处,详细询问铁山灌区工程。当他得知灌区工程已全面受益时,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今,“大坝映丛山,碧水荡轻舟,电线如蛛网,渠道似彩绸,平原粮棉丰,丘岗果林秀,欢声爽笑语,世代乐悠悠”。面对此情景,勾起我们对瑞山同志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