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艰苦创业二三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要说长炼创业的艰难,只有亲身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得到。那时,住的是席棚子、干打垒;难得吃上几回热饭热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苦是苦,然而苦中有乐,苦中有情,苦能创造奇迹。正是因为当初刨业者吃尽了千辛万苦,所以才有今日这无限风光的十里油城。这里记述的几件往事,正是当初艰苦创业的印证。

智吊再生器

1970年10月,组织吊装再生器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因为再生器是催化裂化装置的一台大设备,直径9. 8米 ,高达 6l 米,有15层楼那么高,总重量是473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高速优质、安全地一次吊装成功,确实问题多,困难大。吊装它,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用四根用了十几年的旧“扒杆”。其设计能力为360吨,高度只有 45米

按照常规,吊这样大型设备,要分段吊装,然后在高空组装。但是“扒杆”高度不够。如果采取整体吊装的办法,又严重超过负荷。这两个矛盾摆在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面前。怎么办?有的老工人提出,将“扒杆”加固,保证安全,但吊装时间将要大大推迟。大家集中智慧,深入研究分析后,认为“扒杆”本身的潜力是存在的,只要在吊装过程中适当减少冲击力和拉力等因素,就可以充分利用保险系数,做到万无一失。经过“三结合”攻关小组的40多次试验,最后确定采用“倒装整体吊装法”,使重心逐渐下降,重量逐步增加。这样,就解决了上述矛盾。

建设炼厂,不仅是生产仗,也是政治仗,志气仗,上一年,吊减压塔时,只用两根“扒杆”,六台卷扬机。现在吊473吨重的再生器,要用四根“扒杆”,16台卷扬机。当时,春节将临,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吊装场地也小,交叉作业多,而且天下雨,因此,给吊装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大庆炼建的同志们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

首先,他们以点定岗,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如头盖翻身,过去要40人来干,现在仅用12人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其次,是“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在吊装前,他们对2万多米钢丝绳,1600多卡子、卡扣,151个导向滑轮,都认真进行了检查,对16台卷扬机,反复多次地进行了试验或维修。老班长戚振义发现绳扣扭了半个劲,便先后三次爬到40米高的“扒杆”上,把又粗又硬的60毫米钢丝绳挂好。李玉来同志身患痢疾,在移动“扒杆”的工作中,仍然坚持拉绳、量卡扣。

再次,是从实际出发,边干边学。吊装前,比较大的“练兵”活动开展了五次。吊装时,要同时开动16台卷扬机,其速度要保持均衡,差一秒钟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大家认识到,干前不练好兵,干时就不能过硬。 黄树伦 老师傅患食道癌,仍然坚持和大家一起“练兵”。领导再三劝阻他,他仍坚持到底。他有时中午不回家吃饭,他父母只好把午饭送到工地来给他吃。老工人郭忠和,有多年的吊装经验,“练兵”中,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新工人。

最后,是群策群力,闯过道道难关。按规定,雨天不能吊,黑夜不能吊。为了抢时问,打破了常规。照明不足,用乙炔当火把。工人们的棉衣湿了,用手拧一拧,穿上又干。在吊装再生器的最后一节时,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大家集中智慧想办法,在头部拴紧绳索,同时增加四组滑轮,上下一起拉,从而保证了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再生器一次吊装成功了!

巧安球形罐

1971年春安装球形罐,几乎是“白手起家”。设备不全,经验不足,就连安装所必需的直流电焊机,也是用旧交流电焊机改装而成的。几个老工人提出,要由自己改装这台旧电焊机为直流电焊机。他们说干就干,没有材料自己找,没有零件自己配,没有电工知识学着干。在其他老同志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很快改装成了一台直流电焊机。韩志帮同志在没有通风设备,罐内温度高、烟雾弥漫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他每次都咬着牙坚持到底,不完成任务不休息。

起初板壁点焊后总是开裂。经过多次试验,反复讨论,召开“诸葛亮”会,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种球罐钢材与其他一般钢材不同,由于在降雨气候下施工,气温低,点焊的强度应考虑到钢材的质料和厚度。在焊肉少的情况下,母材内部由于施焊而产生“变温应力”,当受到外部影响,会产生裂纹现象。因此,决定延长焊接时间,以增强温度,增多焊肉。这样,解决了点焊开裂的问题。

但在施焊时,问题又出现了。在一场大雨过后,罐的中环带焊缝都出现裂纹。经大家推敲,认为这个部位的“变应温度”分布不匀。在低温条件下,中环带局部焊接,整个球罐的冷热温差大,就容易产生断裂。经过这一次实践,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实行分段边焊边封口的办法,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安装了六台球形罐。

抢干安装活

1971年春,为了确保“五·七”联运,热电厂的职工打破工种界限,打破安装与生产的界限,为炼厂早日投产,主动请战,抢上工程,奋战40天,送出了合格的软化水。

他们决心大,劲头足,主动与施工单位联系要求分担安装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包扎尼龙网。这工作看起来很容易,干起来却很麻烦。塔内管长网短,又黑又窄,根本扎不上去。他们就把不锈钢多孔管全部卸下来,一个个包扎缝补,然后再连接起来。但是卸下来一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每个孔眼都有许多坚硬锋利的毛刺,如不打掉,尼龙网装上去就会被划破,生产就会出事故。打掉毛刺工作量大,一台交换塔就有18根孔管,每根孔管有420多个孔眼,一共六台交换塔,就有45360个孔眼。再加上辅助排水的孔眼,共为5 万多个。这些孔眼,要一个个地检查,一个个地用锉刀锉光。他们全班同志齐上阵,锉的锉,缝的缝,装的装。尼龙网又硬又滑,针扎进去了拔不出来,他们就用嘴贴在钢管上一口一口地用牙拔出来。有时针扎不动,他们就用指甲顶,稍不小心,针鼻就扎到手指里头。共产党员陈风云、徐绪娥等都是有孩子的妈妈。她们晚上把小孩带到工地上,照样坚持工作。

热电厂职工刚完成包扎尼龙网的任务,又承担了装纸蜂窝、装交换剂、清理土方的任务。纸蜂窝又大又脆叉扎手,搬的时候,背也不行,抬也不行。大家用手把它托住,顶在头上搬。这样搬下坡过沟、上下楼梯,身不能摆,头不能转,不然的话,它掉在脖子上,会使你又痒又痛。有的女同志,用绳子把身子拴在梯子上,悬在半空中,用双手来回搬运。女同志在外边搬,男同志则在塔内摆。塔是圆的,纸蜂窝是方的。为了不使装料有空隙,没有刀就用手将纸蜂窝“裁圆”。不少同志手被划得鲜血直流,但没有人叫苦。他们风趣地说:“这叫轻伤不下火线!”

共产党员鲁铁华、傅桔甫刚完成上述任务,不顾双手一道道血痕子的疼痛,又投入了清扫虹吸滤池的工作。池子深,下面布满小格池,清扫起来很不方便。他们用绳子拴在腰上,吊入池底进行清扫。当时天下雨,又冷,一会手就冻僵了。吊桶用的绳子被水浸湿,泥沙冻在上面,手被磨得更痛。就这样,他们硬是一桶一桶地将几十吨水全部弄干净。他们说,为了早一天送上水,天再冷,手再痛,心里也是热的。正是有了工人师傅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保质保量完成了安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