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周公办点的日子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03:11
1977年初冬,在县委副书记范迪文和组织部副部长陈德辉的率领下,我们一行19人组成中共汨罗县委工作组,自带被服行李,来到距县城3 0余公里的火天公社周公大队办点。
周公大队,位于汨罗与岳阳毗邻交界的偏僻贫困山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均属革命根据地,有两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烈士。在全县属典型的老边穷地区。全大队共14个生产队,413户、1717人,共有耕地2274亩,其中水田2111亩,水稻平均亩产809斤,人平口粮400余斤,人平纯收入56元。
工作组进驻周公大队以后,分别进驻了10个生产队。县委副书记范迪文带领一名干部和一名农业技术员驻第四生产队。组织部副部长陈德辉带领两名干部和一名农业技术员驻第十二生产队。办点的干部们均由大队党支部和生产队负责人安排到一个农户居住。吃饭则是轮流到各农户家吃。当时,办点干部白天除了开会和工作的时间外,均与农民一道参加生产劳动。这就是当时工作组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片”(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在周公办点的一年中,19名工作组成员,平均参加生产劳动250天,其中张仁芝、吴义云等达到劳动300余天。这种工作作风,深受群众欢迎,办队干部很快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达到了群众无话不对包队干部说,无事不找包队干部帮助的程度。
工作组成员首先拿较短的几天时间,广泛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熟悉民情地情,逐生产队、逐农户、逐田块进行调查研究。一是调查该大队造成粮食生产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二是调查该大队人平纯收入低的原因;三是调查群众在生活上存在哪些困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抓住1978年在周公大队开展工作的关键性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粮食生产上不去的原因有三:一是潜育化冷浸田较多,约占全大队三分之一的水田属这类田,亩产只有500斤左右,最低的仅 300来斤;二是部分生产队水利条件差,年年因受旱而减产,有的生产队还存在大面积的天水田;三是科学种田水平低,缺乏合理施肥知识,重氮轻磷,不知道要施钾肥。防治病虫害方面,既抓不住防治的火候,又不识病虫,往往虫做病防,病做虫防,乱打农药,花钱不少,损失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收入水平低,经济困难的原因,除了粮食生产上不去以外,经营门路单一,只吊死在粮食生产一棵树上,没有开展多种经营,没有兴办工业企业,是其重要原因。同时,还发现全大队有一半以上的农户缺口粮,急待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共同研究决定,发动群众,采取打歼灭战的措施,有步骤地将问题一个个加以解决,为1978年夺取钱粮双丰收打好基础。
时值1977年隆冬季节,县委工作组成员和大队生产队干部一道,组织全大队男女劳动力,投入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首先是开展改造低产田运动。针对全大队三分之一以上的潜育化冷浸低产田,便决定采取开沟排浸的办法解决。这项工作以第九生产队为样板,推动全大队。该生产队原有一口40亩水面的莲花塘,因修了水库,这口塘便不需要了,生产队将其改成30亩水田。改田四年来,由于地势低洼,冷浸严重,亩产只有300斤左右。驻该队干部便发动群众在莲花塘周围开了一条一米宽、一米深、200多米长的排缦沟。当工程进行时,范迪文、陈德辉先后到现场,认为仅仅只开围沟尚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在这30亩田的正中央再开一条两米宽、一米五深、50米长的沟,方能全部排除冷浸。九队的干部群众又马不停蹄地放样动工,开了一条中沟。九队的样板出来后,工作组和党支部便组织全体干部到九队开现场会,布置全大队掀起改造低产田的高潮。全大队出动500余男女劳动力,共开挖排浸沟65条、排山洪沟44条,全长4800余米,共改造了低洼冷浸和水冲砂压等低产田740余亩。第九队的莲花塘这30亩全大队最典型的低产田,经过上述改造以后,1978年便获得了平均亩产1250斤的大丰收,比改造前翻了三番。
改造低产田的工作刚一结束,便又立即转入兴修水利的高潮。这项工作是以第二生产队为样板的。这个队的120亩水田中,有70%是“天水田”,只能种一季水稻,还要连年因旱减产。亩产400斤左右。工作组便决定在该队的兰家屋旁的山坡里兴建一口山塘。可是单靠第二队本身的力量是无法建成的,便发动全大队支援,共发动了500余劳动力支援二队。由于工地小,不能全体劳力一齐上,便又采取轮流支援的办法,每天组织一至两个生产队的劳力前往支援。就这样大干了半个月,动用土石方1500余方,建起一口6亩水面的新塘,使天水田变成了自流灌溉田。在第二队的样板推动下,全大队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到年底,全大队共新建山塘3口,整修山塘、水坝44处,动用土石方:37000余立方。这项工作对周公大队的粮食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第二队原来的85亩天水田,解决水利以后,由历年的插一季稻改为双季稻,亩产由400斤左右,1978年提高到900多斤 。
搞完上述两大工程以后,周公大队水利条件大大改善.使得一批旱土和荒坡地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工作组以第4生产队和第12生产队率先发动群众开垦新田为样板,又因势利导地动员兴修水利的劳动力转入开垦新田,扩大水稻面积的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大队共开新水田74亩。
当搞完上述三项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以后,就临近春节了。县委指示工作组干部回县城过春节。工作组成员人虽回到了县城,心却仍然在周公大队,从领导到组员,利用春节期间,跑农业部门,联系购买良种;跑农资部门,联系购买化肥农药;跑银行、财政、民政部门,为周公大队的生产、生活筹措资金。俗话说“在龙船,望龙兴”。工作组的同志们其所以连春节休假都在为周公大队而奔忙、操劳,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可贵精神。
春节一过,全工作组成员,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带着资金、良种、化肥、农药指标回到了周公的各个生产队,发动群众收回放心,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周公的干部、社员,在工作组的帮助下,从品种布局、抛粮下种,到田间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一整套改革,抛弃了多年租耕粗放的落后生产方式,学会了科学种田。
关心群众疾苦,送钱、送粮、送物上门,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困难,是县委工作组在周公大队工作期间的普遍作风。“人是铁,饭是钢”。春耕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占全大队一半人口的社员没有饭吃的问题。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便发动有余粮的生产队互相支援,进行余缺调济。1978年春,共为全大队200多户解决了3万多斤口粮。第九生产队就借厂5000斤粮食给第十二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的张益成,家境十分贫寒,正当无米下锅时,工作组便将150斤粮食、50元钱和一套棉衣送上门,使张益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生产队社员戴汉民夫妇卧病在床,一家5日,无米下炊,驻该队干部张仁芝便发动群众凑了300斤稻谷送上门。第四生产队社员张干成全身得疥疮,痒时痒得要命,痛时痛得咬牙。范迪文同志回县城用自己的钱为他买了特效药送上门,将疥疮治愈。该大队的永红学校前面的火天江,无桥过江,道路泥泞,每逢下雨,江面水涨,300多名师生就要涉水过江,既危险又困难。陈德辉同志见此情景,便回县城找有关部门筹措到1000 元钱,发动群众兴建了一座3米宽5米长的桥,并修了一条从桥头通向学校的100余米长、两米宽的砂石路,使师生们感激不尽。类似事例,在驻周公大队工作组的所有成员身上都能数得出三件五件。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了全工作组成员的一大风尚。
1978年由于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使全大队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经济收入也大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1万斤,比上年增长43%。经济总收入32万余元,比上年增长44%。用周公大队群众的话来说,叫做“一年打了个翻身仗”。究其原因除了大队党支部、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广大社员积极工作和生产劳动外,工作组的帮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组共带去资金8500元,无偿支援该大队;带去磷肥50吨、钾肥15吨、尿素20吨,改变了该大队以往重氮轻磷不施钾肥的状况,做到了合理施肥;带去一批水稻和经济作物的良种,帮助种植杂交水稻1218亩.占晚稻面积的57%;这里从未种过西瓜,工作组帮助种了240多亩,帮助种了棉花、芝麻等其他经济作物230多亩.还帮助大队部兴办了一个小型色纸加工厂,使_人队企业从无到有。这些都为周公大队扭转以往吊死在粮食生产一棵树上,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现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周公大队当年增加现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11月的一天,晚稻产量统计出来了.获得了比上年的晚稻增产61%的大丰收,工作组的全体成员和周公大队的干部、群众,人人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在工作组撤回县城时,群众依依不舍,有的基层干部竟然与工作组成员流着眼泪话友情,驻各生产队的工作组成员.在群众的簇拥相送下,向大队部集中。当载着工作组的汽车徐徐开动时,一大群送行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挥手相送,直至汽车消失在视野之外。这种动人的干群关系和相送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周公大队,位于汨罗与岳阳毗邻交界的偏僻贫困山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均属革命根据地,有两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烈士。在全县属典型的老边穷地区。全大队共14个生产队,413户、1717人,共有耕地2274亩,其中水田2111亩,水稻平均亩产809斤,人平口粮400余斤,人平纯收入56元。
工作组进驻周公大队以后,分别进驻了10个生产队。县委副书记范迪文带领一名干部和一名农业技术员驻第四生产队。组织部副部长陈德辉带领两名干部和一名农业技术员驻第十二生产队。办点的干部们均由大队党支部和生产队负责人安排到一个农户居住。吃饭则是轮流到各农户家吃。当时,办点干部白天除了开会和工作的时间外,均与农民一道参加生产劳动。这就是当时工作组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片”(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在周公办点的一年中,19名工作组成员,平均参加生产劳动250天,其中张仁芝、吴义云等达到劳动300余天。这种工作作风,深受群众欢迎,办队干部很快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达到了群众无话不对包队干部说,无事不找包队干部帮助的程度。
工作组成员首先拿较短的几天时间,广泛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熟悉民情地情,逐生产队、逐农户、逐田块进行调查研究。一是调查该大队造成粮食生产水平不高的症结所在;二是调查该大队人平纯收入低的原因;三是调查群众在生活上存在哪些困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抓住1978年在周公大队开展工作的关键性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粮食生产上不去的原因有三:一是潜育化冷浸田较多,约占全大队三分之一的水田属这类田,亩产只有500斤左右,最低的仅 300来斤;二是部分生产队水利条件差,年年因受旱而减产,有的生产队还存在大面积的天水田;三是科学种田水平低,缺乏合理施肥知识,重氮轻磷,不知道要施钾肥。防治病虫害方面,既抓不住防治的火候,又不识病虫,往往虫做病防,病做虫防,乱打农药,花钱不少,损失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收入水平低,经济困难的原因,除了粮食生产上不去以外,经营门路单一,只吊死在粮食生产一棵树上,没有开展多种经营,没有兴办工业企业,是其重要原因。同时,还发现全大队有一半以上的农户缺口粮,急待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共同研究决定,发动群众,采取打歼灭战的措施,有步骤地将问题一个个加以解决,为1978年夺取钱粮双丰收打好基础。
时值1977年隆冬季节,县委工作组成员和大队生产队干部一道,组织全大队男女劳动力,投入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首先是开展改造低产田运动。针对全大队三分之一以上的潜育化冷浸低产田,便决定采取开沟排浸的办法解决。这项工作以第九生产队为样板,推动全大队。该生产队原有一口40亩水面的莲花塘,因修了水库,这口塘便不需要了,生产队将其改成30亩水田。改田四年来,由于地势低洼,冷浸严重,亩产只有300斤左右。驻该队干部便发动群众在莲花塘周围开了一条一米宽、一米深、200多米长的排缦沟。当工程进行时,范迪文、陈德辉先后到现场,认为仅仅只开围沟尚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在这30亩田的正中央再开一条两米宽、一米五深、50米长的沟,方能全部排除冷浸。九队的干部群众又马不停蹄地放样动工,开了一条中沟。九队的样板出来后,工作组和党支部便组织全体干部到九队开现场会,布置全大队掀起改造低产田的高潮。全大队出动500余男女劳动力,共开挖排浸沟65条、排山洪沟44条,全长4800余米,共改造了低洼冷浸和水冲砂压等低产田740余亩。第九队的莲花塘这30亩全大队最典型的低产田,经过上述改造以后,1978年便获得了平均亩产1250斤的大丰收,比改造前翻了三番。
改造低产田的工作刚一结束,便又立即转入兴修水利的高潮。这项工作是以第二生产队为样板的。这个队的120亩水田中,有70%是“天水田”,只能种一季水稻,还要连年因旱减产。亩产400斤左右。工作组便决定在该队的兰家屋旁的山坡里兴建一口山塘。可是单靠第二队本身的力量是无法建成的,便发动全大队支援,共发动了500余劳动力支援二队。由于工地小,不能全体劳力一齐上,便又采取轮流支援的办法,每天组织一至两个生产队的劳力前往支援。就这样大干了半个月,动用土石方1500余方,建起一口6亩水面的新塘,使天水田变成了自流灌溉田。在第二队的样板推动下,全大队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到年底,全大队共新建山塘3口,整修山塘、水坝44处,动用土石方:37000余立方。这项工作对周公大队的粮食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第二队原来的85亩天水田,解决水利以后,由历年的插一季稻改为双季稻,亩产由400斤左右,1978年提高到900多斤 。
搞完上述两大工程以后,周公大队水利条件大大改善.使得一批旱土和荒坡地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工作组以第4生产队和第12生产队率先发动群众开垦新田为样板,又因势利导地动员兴修水利的劳动力转入开垦新田,扩大水稻面积的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大队共开新水田74亩。
当搞完上述三项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以后,就临近春节了。县委指示工作组干部回县城过春节。工作组成员人虽回到了县城,心却仍然在周公大队,从领导到组员,利用春节期间,跑农业部门,联系购买良种;跑农资部门,联系购买化肥农药;跑银行、财政、民政部门,为周公大队的生产、生活筹措资金。俗话说“在龙船,望龙兴”。工作组的同志们其所以连春节休假都在为周公大队而奔忙、操劳,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可贵精神。
春节一过,全工作组成员,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带着资金、良种、化肥、农药指标回到了周公的各个生产队,发动群众收回放心,掀起春耕生产高潮。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周公的干部、社员,在工作组的帮助下,从品种布局、抛粮下种,到田间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一整套改革,抛弃了多年租耕粗放的落后生产方式,学会了科学种田。
关心群众疾苦,送钱、送粮、送物上门,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困难,是县委工作组在周公大队工作期间的普遍作风。“人是铁,饭是钢”。春耕生产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占全大队一半人口的社员没有饭吃的问题。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便发动有余粮的生产队互相支援,进行余缺调济。1978年春,共为全大队200多户解决了3万多斤口粮。第九生产队就借厂5000斤粮食给第十二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的张益成,家境十分贫寒,正当无米下锅时,工作组便将150斤粮食、50元钱和一套棉衣送上门,使张益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生产队社员戴汉民夫妇卧病在床,一家5日,无米下炊,驻该队干部张仁芝便发动群众凑了300斤稻谷送上门。第四生产队社员张干成全身得疥疮,痒时痒得要命,痛时痛得咬牙。范迪文同志回县城用自己的钱为他买了特效药送上门,将疥疮治愈。该大队的永红学校前面的火天江,无桥过江,道路泥泞,每逢下雨,江面水涨,300多名师生就要涉水过江,既危险又困难。陈德辉同志见此情景,便回县城找有关部门筹措到1000 元钱,发动群众兴建了一座3米宽5米长的桥,并修了一条从桥头通向学校的100余米长、两米宽的砂石路,使师生们感激不尽。类似事例,在驻周公大队工作组的所有成员身上都能数得出三件五件。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了全工作组成员的一大风尚。
1978年由于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使全大队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经济收入也大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1万斤,比上年增长43%。经济总收入32万余元,比上年增长44%。用周公大队群众的话来说,叫做“一年打了个翻身仗”。究其原因除了大队党支部、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广大社员积极工作和生产劳动外,工作组的帮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组共带去资金8500元,无偿支援该大队;带去磷肥50吨、钾肥15吨、尿素20吨,改变了该大队以往重氮轻磷不施钾肥的状况,做到了合理施肥;带去一批水稻和经济作物的良种,帮助种植杂交水稻1218亩.占晚稻面积的57%;这里从未种过西瓜,工作组帮助种了240多亩,帮助种了棉花、芝麻等其他经济作物230多亩.还帮助大队部兴办了一个小型色纸加工厂,使_人队企业从无到有。这些都为周公大队扭转以往吊死在粮食生产一棵树上,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现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周公大队当年增加现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11月的一天,晚稻产量统计出来了.获得了比上年的晚稻增产61%的大丰收,工作组的全体成员和周公大队的干部、群众,人人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在工作组撤回县城时,群众依依不舍,有的基层干部竟然与工作组成员流着眼泪话友情,驻各生产队的工作组成员.在群众的簇拥相送下,向大队部集中。当载着工作组的汽车徐徐开动时,一大群送行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挥手相送,直至汽车消失在视野之外。这种动人的干群关系和相送场面,至今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