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康王乡茶蔸村有两人同年出生,结拜为“老庚”,俗称“同年”,经常来往,关系亲密,待到成家立业时,大同年(即出生月份大的)做生意赚了钱,发迹了,全家搬到了岳阳街上。
一天,细同年请大同年一家做客,大同年很高兴,带着自家一只毛茸茸的狗来到乡下细同年的家,细同年一家忙着招待大同年,又是夹菜,又是敬酒,十分热情。正在大家高兴时,餐桌下的两只狗争抢骨头咬起架来,细同年见状,将自家的狗赶开了。不一会儿,两只狗又凑到了一起,又咬起架来,大同年略带气愤地用脚踹自己的狗说:“你是犬,不要同狗一般见识!”细同年听后,觉得蹊跷,便问:“我家的狗就是狗,而你家狗怎么叫犬?”大同年放下筷子,指着自家的狗说:“这只犬头大耳朵垂着,一步三摇,威风十分,与你家两耳尖尖地竖着的狗不同。”细同年听后,心里不是滋味。
过了一段时间,大同年请细同年一家做客。细同年将四枚铜钱分别吊在自家狗的两只耳朵上,于是两耳便低垂下来。他们带着佩钱垂耳的狗上街了。待到两家人吃饭正欢时,细同年家的狗,可能又是因争抢骨头,两耳遮眼,感觉不适,便摇着头,汪汪直叫,细同年将这狗从餐桌下赶出来,狗还是一个劲地甩着头,汪汪直叫,细同年略带气愤地指着自家的狗,大声呵斥:“你这犬不要甩,你要是把几个钱甩掉了,便又变成狗了!”
这时,大同年看着佩钱垂耳的狗,愕然了好一阵,半句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