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表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关乎欧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前景,欧委会需从各个重要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对欧洲就业市场的影响,欧委会及其下属机构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收集相关数据,正式意见将于2016 年下半年提出。
在欧盟内部,欧洲重工业部门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尤其是那些抱怨来自中国的竞争正迫使其在欧洲大幅裁减工作岗位的钢铁和纺织品生产商。曾提出一系列对华申诉的欧洲钢铁行业协会Eurofer 称,中国钢铁的过剩产能约为4亿吨,是欧盟整个钢铁产量1.7 亿吨的两倍还多。该协会称,过去18 个月来,产自中国的钢铁进口量翻了一倍,价格则下跌了40%。但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在原则上支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英国也公开支持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此外,美国也很关注贸易层面欧盟与中国的发展,并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交换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影响。蒂默曼斯也特别提到,欧盟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已进入第三年。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表示,美国正在就此事与欧盟进行磋商,但中国的欧洲贸易地位是否改变,最终取决于欧盟。弗罗曼称,对于中国市场经济进展问题,美国愿意了解更多欧盟的看法。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 条的规定,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不以中国商品的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按第15 条的规定,该条款在反倾销方面的适用期是15 年,即2016 年12 月11 日应自动失效。
据欧委会统计,欧盟目前有52 项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正在实施中,所涉及商品占欧盟从中国进口总量的1.38%。案件涉及产业主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和陶瓷,欧盟相关产业的就业总人数约为2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