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出场馆的落实与展区划分的总原则
1 展出场馆的落实确定展出场馆所需考虑的因素
(1)展馆形象
(2)展馆的性质是否合适
(3)展馆的规模是否合适
(4)展馆服务是否到位
(5)展馆收费是否合理
(6)展馆的交通是否便利
2 展区的划分
划分展区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强势产业优先的原则
2)产品性质与展馆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可调整性原则
二、会展布置
会议
-、会场的设计和布置
(-)席位与配套手段的设计和布置
包括席位安排、会名、桌签、会徽、主席台、灯光、台幕、场景装饰等几个方面。
1.会场整体布局
要点:
(1)要善于利用人的心理认同感,选择适合的会场布局。
(2)众多与会人员在同一空间里,所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心理感受也不同。
会场整体布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礼堂形布局。
特点:场面开阔,较有气势,适合召开大中型代表大会、报告会、总结表彰大会等。
要求:椅子成排地面对主席台、演讲者或讲台。
椅子两侧间隔一般为0.05米,椅子前后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0.9米。
礼堂型布局
(2)课堂形布局。
★ 无论会议大小,常会使用这一形式。
★与会人员只坐在桌子的一侧。这种情况下,一般用0.3~0.15
米深的长方形桌,并且在会场中间
有一条中央通道,每张桌子之间约留1.2米空间。
★ 桌子的长度则取决于会场大小和人数多少。
课堂型布局
(3)“U”形布局。
★ “U”形布局属小型会议布局。
★如果两侧均安排座位则使用0.15米左右深度的长方形桌;
★如果只在桌子的一侧安排座位,一般使用0.3米深的长方形桌子。
(4)马蹄形布局。
★马蹄形布局和“U”形布局差不多,只是主席台和
两侧桌子之间用曲线形桌子连接,从而钝化拐角部分。
★马蹄形布局和“U”形布局适合董事会议和相互交流类会议以及视听讲演。
“U”形布局
马蹄形布局
(5)中空方形和圆形布局。
★这类布局没有明显的主席台设置,相当于把马蹄形
布局和“U”形布局的两端连接起来。
★ 适合小型会议。一般最多安排40人。
(6)“E”形布局。
★ “E”形布局是“U”形布局的一个变形。
★0.15米左右深的长方形桌,椅背间的距离要有1.2米,便于走动。
(7)“T”形布局。
★ “T”形布局有一个0.15米深的主席台。
★一排桌子从主席台的中央一直向后延伸到需要的长度。
★这排桌子通常是由两张桌子合并而成,形成1.5米深的长方形单元。
“E”形布局
“T”形布局
(8)董事会议布局。
★这类布局属小型会议布局。
★由两排桌子合并形成一列,铺上桌布形成1.5 米宽的长条桌,长度可任意。
★每位的桌面深度是0.6米左右。
(9)圆桌形布局。
★
圆桌形布局可以将会议分成多个讨论小组,最常用的是1.5米宽桌子,有8~1O个座位。
★各个桌子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米,椅子和墙之间要有0.6米的空间留给服务小姐。
董事会议布局
(10)会谈类会议布局。
★双边会谈一般将谈判桌排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双方各坐一边,主方位于背门一侧或进门后的左侧。
★涉外会谈的双方主谈人位于中央,其他人员按右高左低惯例排列;译员可安排在主谈人的右 边位置,以便于双方交流;记录员则安排在两端或后排。
★桌上应放置中外文席卡。
(1)宴会类会议布局。
★宴会的桌形有圆桌、长桌、方桌、马蹄形桌、“T”字形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