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清晨,华容县胜峰茶场鸟语啾啾,清风拂面。一位长者在茶园中,时而捏着嫩叶观察,时而拨开茶树查看茶树主要害、益虫种群、数量,科学指导茶场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打造有机黄茶的生态品牌。
这位长者就是高级农艺师、巴陵科技智库专家陈奇志。当天,岳阳首届“君山银针”杯岳阳黄茶制茶大赛在华容胜峰茶场举办。陈奇志应邀当评委。在空暇之时他不忘到茶场实地查看,提出指导意见。
陈奇志,1957年11月出生。他是恢复高考后原湖南农学院首届茶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师从茶学泰斗施兆鹏。他长期从事茶文化与茶科技工作,2000年获评高级农艺师。
40年来,为了茶叶科研,陈奇志踏遍名山大川,处处询问茶情,领略茶韵,哪一个山头,产哪一种茶叶,各种茶叶的特性、制茶工艺他都了然于心。端杯翻盖之间,他就能将茶叶制作工艺的好坏、茶叶的产地、以及茶叶是阴坡还是阳坡生长都能品出个八九不离十。
“搞科研,首先是能吃苦”陈奇志说。许多茶场地处深山之巅,夏季蚊虫横飞,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为了改良、创新制茶工艺,他常常在茶场一呆就是十多天。在他看来,不管条件多艰苦,只要能提升茶叶的品质,再累也值得。
岳阳集水乡泽国,灵山秀水为一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岳阳黄茶味醇鲜美的品质,自唐开始就列为宫廷贡茶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黄茶产业,把黄茶产业作为城市名片和百亿富民产业来抓。
陈奇志围绕岳阳黄茶的转型升级,带领科研团队跋山涉水于全市各茶场中。临湘白石茶场平均海拔500-600米,常年云雾缭绕,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茶叶叶片肥厚,味道甘醇。白石茶与武夷岩茶虽然同为岩茶,但是,白石茶以前一直没有做出独特的岩香味。
2012年,陈奇志与科研团队尝试将武夷岩茶的工艺“移植”到白石茶中。这种移植不是简单的“照搬”。而要根据摇青时间、温度、投叶量、阳光照射时间、强度等诸多因素,找到最佳的工艺。当年,通过上百次通宵达旦的实验,陈奇志研发的《一种花香黄茶的制作工艺》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这也是我市在黄茶制作工艺方面申报的首个专利。
先进的工艺使得白石茶的品质快速提升,近年来,在国际茶叶大会以及省茶博会上,白石茶、白石岩茶屡获金奖。
陈奇志领衔的茶叶科研团队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随着黄茶品质的不断提升,岳阳黄茶成为了湖南千亿茶产业的重点品牌和“五彩湘茶”重要板块。
在科研之余,他不遗余力宣传推荐茶文化,先后编著了《中国名茶图谱》《君山茶文化》《湖南茶文化》《爱茶人》《巴陵春茶文化》《魅力湘茶诗词联赋》《岳阳黄茶》《岳阳黄茶知识》《岳阳茶文化》等多部著作。此外,他还参编《中国茶道》、《中国茶艺》、《茶与健康》等大学教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年过六旬的他,仍在推动岳阳黄茶产业发展的科研道路上鞠躬尽瘁。2019年11月,陈奇志领衔的科研团队完成《岳阳市茶行业企业类型与分布现状调查报告》,为制订岳阳市茶产业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陈奇志还在主持岳阳市科技重大专项《岳阳黄茶生产集成技术研究》,该项目的技术创新内容包括:编写9项黄茶加工技术标准;研发黄茶新产品8种,批量生产,投入市场销售;筛选出适制黄茶的良种和岳阳地方群体品种或品系6个;探明适合黄茶产区推广的茶园管理与采摘技术,制订《岳阳黄茶茶园建设技术标准》;开展黄茶贮藏技术研究,制订《岳阳黄茶贮藏技术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