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酹诗魂!中华诗词学会20余名诗词名家来汨罗采风考察

来源:时刻新闻2019-12-10
浏览量:1|| | ||

屈子祠里拜谒诗祖屈原,龙塘大屋观看地方特色文化,书画院里聆听诗文古调诵读,文化空间里观原创晚会,长乐古镇看故事……12月8日至9日,来自中华诗词学会的20余位名家来到汨罗,体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汨罗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诗情满满的汨罗江畔行吟,并对汨罗明年诗歌周活动充满期待。

???.jpg

行吟汨罗:诗词名家即兴作诗盛赞汨罗

汨水悠悠,楚风瑟瑟。两天时间里,诗词名家在汨罗这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不禁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了多首诗词。

“诗是骚人心上光,长虹焕彩亮堂堂。佳章千万开生面,圆梦中华志慨慷。”在汨罗考察、采风时,祖籍汨罗的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词专家周笃文且吟且唱,将对家乡的赞美、钦佩、自豪毫不保留地展露出来。他是汨罗弼时镇南仑村人,小时候随父母多地迁居,曾参军赴朝鲜作战,后回国考上大学,之后从事古典文学及文献研究50余年。

“出生在汨罗的人们,天生就带着屈原的味道、诗意的味道。” 从小对诗词有着特别爱好的周笃文认为,汨罗江这一方宝地流淌的不仅是蓝墨水,更是万古以来中华诗歌文化的精魂,屈原的精神与血脉仍然流淌在此。

“坦道高楼车马梭,城乡厂店果粮多。诗声千载源屈子,天下谁能小汨罗。”“依依杨柳绕,楼映碧波平,喧闹游人语,惜缺屈子声。”走完屈子行吟地,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彭崇谷将一首首即兴创作的古诗饱含深情地朗诵出来。

“直向汨罗去,迎风又出门。车行光速度,坐賞雪精神。秃笔聊无意,灵犀偶有心。他乡常做客,诗梦自翻新。”来到汨罗的这几天,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沈华维已创作多首汨罗行诗篇,他说,此次采风,对诗人来说是缅怀自己的祖宗,从内心圆了一个心愿。他还正在创作一首书写汨罗的长诗,将投稿首届汨罗江文学奖。

诗言志,歌咏言。在汨罗采风时,诗词名家范诗银、沈华维、李葆国、胡彭、周成村等或现场作诗作词,或吟诵经典诗词,用“古调古韵”表达汨罗之行的感受。

期许未来: “诗歌周”活动形成文化品牌

著名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而汨罗江的灵魂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两千多年前,一尊伟岸的身影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用《离骚》《天问》等不朽辞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为汨罗江注入了亘古不变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照亮着天下诗人的远方。

?????.jpg

采风长乐镇

明年,汨罗将以诗歌之名举办首届“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活动,弘扬家国情怀,彰显文化自信,展现屈原文化的无穷魅力、湖湘文化的厚重底蕴、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确立汨罗江在中华文化史和中国诗歌史上的源头地位。

“屈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种精髓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融入我们的血脉,现在这种精髓又变成了现实。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就是希望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说,汨罗作为在中国诗歌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特殊地标,已经深深嵌在中国诗歌史的史册上,也嵌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尤其是诗人的心中。汨罗举办诗歌周活动十分有意义,中华诗词学会会将全力支持活动。

???.jpg

“屈原是第一位明确享有‘著作权’的诗人,屈原是全国的,更是世界的。”对于明年的汨罗诗歌周活动,周笃文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将屈原唱响到全世界去,进一步推进古典诗词的发展,造就古典诗词的高峰,创作出更有时代精神、更有气魄、更有理想、更有境界的作品。

“要把诗歌周活动上升到一个高度,上升到不仅仅是文化人的活动,更是一种彰显民族精神的活动,发展旅游产业的活动,真正形成文化品牌,为汨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力量。”湖南省诗词学会会长彭崇谷说。

至此,中华诗词学会汨罗考察、采风活动结束,但无穷的诗意,仍将在汨罗江畔生生不息地流淌。此次采风考察活动,将助推诗歌艺术周的成功举办,并为汨罗江文学奖评奖提供指导、把关,为更高品质的文化汨罗建设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