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建“六型”红十字会
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岳阳市红十字会以深厚的人道情怀,持续创建“六型红十字会”
(2021年9月29日)
岳阳市红十字会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党和政府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会工作的论述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按照省红十字会工作部署,认真围绕市委关于群团工作要求,大力弘扬 “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今年以来持续创建“六型”红十字会,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一、持续创建学习进取型红十字会
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策理论水平、更好指导工作实践的前提条件。因此,市红十字会,一是坚持学党史悟思想成为常态,在方法上组织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辅导学与学原著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学相结合。二是坚持领导带头与各自钻研成为自觉行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玲,除了坚持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外,还自去年10月起至今,在苏州大学国际红十字学院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参加在职学习,用专业理论、科学指导工作实践。全市其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她的带动下,将学习钻研进取,成为自觉行动,在全市红十字会形成了一种在干中学、学中干,锐意进取的向上向好氛围。
二、持续创建行为规范型红十字会
坚持把行为规范在信息时代、法治社会作为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用制度管人管事,主动接受监督的必备遵循。因此,市红十字会,一是坚持依法治会,法治环境更加优化。坚持对《红十字法》和《红十字会标志使用办法》的宣传教育不放松,积极争取人大对红十字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对红十字的舆论监督,依法查处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和滥用、滥改红十字标志的违法行为,对违法冠名的红十字医疗机构依法取缔。二是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制定完善了56个制度规定,建立了市红十字会制度体系,实现了有章可循,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
三、持续创建敬业奉献型红十字会
坚持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始终弘扬,把敬业奉献作为红十字人想事干事成事的理想追求,是做好红十字会工作的力量源泉。近几年来,市红十字会让“三献品牌”插上腾飞翅膀,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大力实施生命延续工程,加大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宣传力度,“三献”工作知晓率、认同率和支持率不断扩大和提高。造血干细胞捐献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已宣传动员全市8.66万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人数达396例,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成功推荐岳阳市中心医院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确定的非血缘移植采集医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在岳阳市本级即可完成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管理,已形成了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网》、《中国红十字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对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经验进行重点推广,19个省内外红十字会来我市学习交流。无偿献血走在全国前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受到省红十字会表彰,在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会议上推介,在国家、省、市官网上推广。
四、持续创建实干担当型红十字会
坚持把奉行“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实干者幸福,作为工作的座右铭,作为锻造红十字会勇敢与实干担当的工作理念和力量。因此,市红十字会“三救”工作持续呈现亮点。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市红十字会建立赈灾、医疗、心理、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专业队伍5支,经常开展“大练兵”演练。参与重大活动等保障任务共36次。应急救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发挥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完善应急救护长效机制,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53万人次,普及群众近30多万人,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得到大幅提升。人道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坚持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和“助医、助学、助孤、助残”等人道关爱救助活动,救助少儿白血病、先心病患者139名,救助487个献血献髓和实现器官捐献的困难家庭,救助重特大疾病困难患者1200多人,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1个,“博爱家园”项目4个,筹集救助款物价值8230万元,有效帮助改善困难和受灾群众生活境况。
五、持续创建优质服务型红十字会
坚持把态度优良、服务优质、工作高效作为红十字会服务基层、服务志愿者、服务群众的工作标准,是落实凝心聚力,形成共识,上下满意,群众暖心的工作要求。因此,市红十字会,一是在为志愿者服务方面工作独具特色。把巩固、完善、发展数字网络志愿者,作为红十字会“三献”工作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明确了以“岳阳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命名的组织机构,通过了《岳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成立框架及章程》和《红十字志愿工作者管理办法》,志愿者招募形式、志愿者培训工作、志愿者优质服务工作在全省独具特色。二是在业务工作方面,全国首开先河,首先是专业工作,以求专、求精、求快、求便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为工作目的。目前,在我市中心医院可同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3例同时采集手术,并在同一天内安全送达至全国范围内急需移植“生命种子”的白血病患者体内。其次是专业培训,拥有2000多名经验丰富、热爱公益的优秀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每年举办救护员培训班60多期,培训学员3000多人。举办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技能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学员10000多人。举办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人员10.8万多人,培训范围涵盖学校、社会、机关、企业、农村等。
六、持续创建数字创新型红十字会
坚持把数字创新作为红十字工作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为了建立在身边的红十字会,快捷便民利民的重要工作基础。因此,市红十字会,一是在全市建立专业志愿者队伍37支,发展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累计206个,会员累计25800多人,数字网络注册红十字志愿者3180人,冠名医疗机构5个。在全省率先形成了我市数字网络型红会。志愿者形成了网上注册、网上参与、网上记录、网上考核的红十字志愿者数字网络化管理新格局。二是全市红十字数字网络正在向基层延伸,人道救助、小天使基金申请、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登记、志愿者注册登记、志愿者活动安排、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网上课程完成、网上考核等已普及至全市基层红十字会。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审批、网上拨付,做到了让数字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目前,正在筹建一键呼救和时间银行,让时间注入新的活力,为更好地快捷服务广大群众和方便更多志愿者在红十字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