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 对岳阳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67号提案的回复
来源:市卫健委   2024-11-05 16:14   浏览量:146   | | | |

对岳阳市政协九届次会议第167号提案的

答    复

致公党岳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致公党岳阳市委对我市农村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该提案对今后阶段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市卫健委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现就提案涉及卫健委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全市共设置乡镇卫生院140家,其中建制乡镇卫生院104家,非建制乡镇卫生院或分院35家。全市共设置村卫生室2674个,其中行政村卫生室1372个,非行政村卫生室1394个,乡、村两级全部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

(二)人员配备情况。全市乡镇卫生院共设置床位9365张,在岗医疗卫生人员11364人,副高以上职称59人、中级745人、初级3833人。全市共有乡村医生3197人,其中执业医师390人、执业助理医师773人、注册乡村医生2034人。

(三)服务开展情况。2023年,全市16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量达556.79万人次,总医疗收入达11.27亿元,较2022年增长18.91%。全市村卫生室就诊234.71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05亿元,门诊统筹报销6089万元,农村居民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二、近年来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市卫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强化领导,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一是建机制。按照省委农办等15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省卫健委印发的《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若干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细化措施,持续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对接市委考核办将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市医改办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等指标纳入真抓实干考核内容。同时,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还多次深入基层,现场调度解决制约影响基层卫生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保基本。全市已有9个县市区将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未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的3个县市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保障经费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岳阳县、华容县、汨罗市、屈原区等地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提升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三是强基层。2022年,我委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岳阳市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为各县市区单列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职数635个,其中正高职数85个,副高职称550个,让扎根基层的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有空间、晋升有通道。2023年我委印发《关于规范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下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印发岳阳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服务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二)强基固本,全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础建设。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县级自筹资金建设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了一轮项目建设,全市新建乡镇卫生院21家、扩建乡镇卫生院25家。2019-2023年,省财政共补助3020万元,对7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修缮,总面积80225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1051个行政政村卫生室进驻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为100%。二是加强设备配备。从2016年至今,省卫健委利用专项资金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置分配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仪、便携式超声、救护车、呼吸机等适宜设备297台,部分基层单位通过争取县级财政支持或自筹资金购买、合作投放等方式配置了必需设备。目前全市86.36%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含非建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配齐DR、彩超和全自动生化仪“三大件”。三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平江县、湘阴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基础上,2023年底,市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通知》,通过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构建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新格局。目前,平江县、湘阴县、华容县、临湘市、岳阳县等地均已启动建设,汨罗市正在筹备启动建设。其中平江县作为国家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其建设经验入选国家卫健委典型案例、《岳阳市基层改革探索50例》,并在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湘阴县作为全省第二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学习“三明模式”,组建湘阴县总医院,设置“一办七部八中心”,实行“八统一”,其建设模式得到省市专家的认可。

(三)多措并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一是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工作。2018年以来,省、市两级通过定向招录、委托培养的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治疗、针灸推拿、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影像、预防医学、护理等各类紧缺型专科人才1943人(其中省级899人,市级1044人)。二是加大基层卫生人员招聘力度。扎实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从2023年毕业的大专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聘村医90人,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建立以“编制在乡、岗位在村”为特点的“乡聘村用”人才使用机制。平江县、岳阳县、岳阳楼区等地协调当地人社、编办,加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力度,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三是实施组团式对口帮扶。依托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等载体,组织二级及以上医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组团式对口帮扶中心乡镇卫生院,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扶学科,使其形成稳定的服务能力。2024年,省卫健委、省人社厅出台《湖南省卫生系列执业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前下基层服务工作实施管理办法》,对全省“医师下沉基层”的对象、时间、范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范。

(四)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发热诊室,按照规定配备发热诊室医务人员、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相关诊疗药品,依托《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系统》每日开展疫情监测。同时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重点落实健康体检及健康监测服务,实现传染病人早发现、早干预、早转诊。二是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2023年汨罗市长乐镇中心卫生院获批全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试点,2024年拟推选2-3个中心卫生院创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至2025年确保每个县市建设1-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集中力量改善基础设施、配齐诊疗设备、完善服务功能,使其服务能力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水平,成为县域片区医疗救治、急诊急救、人才培训、技术指导、公共卫生示范等中心。三是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全市按照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的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做到乡村振兴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截止2023年底全市全人群签约率73.80%,重点人群签约率87.62%。同时保障合理用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目录衔接统一,保障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按照长期处方管理有关规定,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为符合条件的签约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四是推动中医药服务基层。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治疗室建设,支持中医技术和中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全市102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了中医馆,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等4项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还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卫健委指导各县市区卫健局持续推进国家、省、市相关促进基层卫生发展文件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强基层人才激励保障,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推进乡村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提升,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致公党岳阳市委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516

 

承办负责人:吴艳辉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高大为  0730-8206079

 12号 对岳阳市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第167号提案的回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