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下棋
幕阜山脉北插湖北,东入江西,西濒洞庭,南连长沙,乃湖南省北部屏障。
幕阜山主峰海拔1595.6米,古称桓山,又名天柱山、天岳山、昌江山。石壁刻有篆文天书:夏禹治水到此,留下系缆石、烂船坡的地名遗迹。
三国争霸,统治荆州的刘表派从子刘磬率军南下,东吴建昌都尉太史慈亲督诸将抵拒,在此山安扎营幕。“风动将军幕”(杜甫诗句),幕营幕府御寇功成名就,得名幕阜山。
《诗经·小雅》说得生动:“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幕,覆盖天上的帷幕,恰指天柱山高。阜,无石头的土山包,泛指阜陵、阜陆、阜丘。读懂经典诗意,我们便不难领悟幕阜山的来历。
天子三经地;
皇帝九谒门。
平江先贤李元度此联,如今成为天岳幕阜山国际度假旅游区门牌标识。
幕阜山传说是伏羲的陵苑,亦是伏羲研制八卦的圣地。
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人类始祖为“天”,山高而尊者“岳”。幕即墓,阜为土。天岳幕阜山,伏羲墓地也。清朝学者张瓒昭
曾在《楚陵述略》考证:“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氏之葬地。”
《易经》载: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旁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创建先天八卦,至周文王演绎后天八卦而称“周易”。阴阳学说的导入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纳甲”筮法的充实,使八卦理论臻于成熟。后来孔子阐释八卦编成《易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滥觞,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幕阜山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列为第二十五洞。
唐朝杜光庭《洞天福地名山记》载:“第二十五幕阜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幕阜山寺庙多达120多座,古刹香火名扬三省。自唐以降,朝廷派遣州官前来致祭,幕阜丹崖列入昌江景之一,诗词歌赋连绵不绝。明朝郭本《幕阜丹崖》:
翠巘巍峨插碧空,千寻峭壁染丹红。
恍如神女巫山会,迓致仙人锦帐中。
朝雨洗来添丽色,晚霞绚处贯长虹,
药炉丹灶今何在,直欲乘云问葛洪。
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登山采药,寻得先祖葛仙翁的药炉丹灶。
葛玄(164—244),三国吴国人。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一生炼丹修道,人称太极仙翁。葛洪(283—363),葛玄的侄孙,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者,葛洪《幕阜山记》翔实描写诸多胜景仙境,欣欣然赞叹:“二十四气,福德之乡。洪水之灾,居其上可以度世。”且明确记述幕阜丹崖“有石如丹珠”,可惜“鸟道断绝,不可登览。”
太平尖尖,有个神仙。
龙王见他要下跪,
玉皇见他站下边,
如来见他要作揖,
观音见他要谢恩。
童谣中赞颂的太平神仙,正是竹龙舞中祭拜的伏羲。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三月十八又是伏羲寿诞。平江幕阜山区流传一种特别的仪式——伏羲八卦竹龙舞。竹龙从龙头到龙尾共18节,由幕阜山中的竹片、竹丝、斗笠竹叶和一种叫做猴脚板的藤状植物编织而成。
舞龙队员披长发,戴草环,穿草裙,打赤足,打扮成粗犷的上古部落武士。喧天鼓乐声中,供三牲,读祭文,拜先祖。舞龙招珠人就是伏羲的扮演者,竹龙按照八卦七阵图踏鼓起舞,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寻访伏羲墓并不难,如果你留意,南江镇老远便能望见它。幕阜山西南边的阜山村,阜山一说浮山,浮通“瓠”,因洪水滔天唯它浮出水面,故名。
一座独特的泥土丘陵,寂静地耸立高山坡上,自古以来不封不树,老百姓从不敢做屋、葬坟,任凭杂竹野草自然生长。它就是伏羲墓陵,叫做皇场屋,惟有水口城隍太平庙静静地守护。脚踏泥土穿过竹丛爬上峰尖,眺望幕阜山岭,光照特别好。
伏羲墓南依幕阜山,冬塔昌江九曲流过,对岸西边一带阜陵称月亮山、太阳山、鼓山、旗山,皇场屋南北各有车马大坪,前朝各官春秋祭祀之所。
幕阜顶天立,雄霸震四极。
气吞三岛寇,热欲干戈戟。
川军抗日将领鲁道源对幕阜山一往情深。他曾留下《游天岳山记》:“岳之名天下者,东泰,南衡,西华,北恒,中嵩。而兹山曰天岳,意其雄拔峻奇,巍峨幽遽,不下五岳,而四方岳瀆之际,遐古成习,故别名以天岳也。昔鲁子敬太史慈曾屯兵其上,万幕浮空,丛帐如阜,故又名幕阜,或曰幕浮。”
1941年元月,日军自鄂南通城向湘北进犯,九岭陷落。鲁道源奉命负责九岭反扫荡重任,从平江上塔市部署反攻。他严令部队“只进不准退”,成功掌控了湘北屏障幕阜山。是年初夏,鲁道源将军亲率官佐攀登幕阜山,手书“雄霸南天”四个丈许大的字,雇工在山巅岩壁上铭刻,并在上狮洞岩穴留下绝句,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