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刍议(2011第61期)

来源:普查中心2011-11-21
浏览量:1|| | ||

  在今年年初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明确提出了“全力推进四大工程,积极创新统计调查体系”的工作目标,四大工程就是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等互相联系、共为整体的四大工程,这四大工程的基础和源头就是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作为全国统计工作“四大工程”之首,是统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统计工作规范统一、确保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所以只有建好基本单位名录库,才能为以单位为对象的各类统计调查提供完备的调查单位库和抽样框,有效提高统计调查的科学性。由此可见,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推进基本单位名录库改革意义重大,特别是今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科学、规范、合理、实用的单位名录库系统,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结合岳阳市的具体情况,对当前提高名录库数据质量、搞好维护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谈一点肤浅的想法。

  一、我市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现状

  我市统计单位名录库管理维护工作,按照“三统三分”的原则组织实施,即“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程序;分级负责、分级维护、分级核查”, 全市统计单位名录库管理维护工作在省统计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及《湖南省基本单位统计制度》及《湖南省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2011年9月底,全市共有法人单位25830个,产业活动单位5519个。按三次产业分,其中第一产业法人单位525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2.0%;第二产业法人单位7490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29.0%,产业活动单位21个,占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2.7%;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815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69.0%。“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164个、“四下”企业和非企业法人23666个。在全市2164个“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0个、资质建筑业234个、批发零售业180个、住宿和餐饮业90个、房地产281个。

  二、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提供登记资料不够标准,造成单位的新增、变更、注销的信息收集渠道不够畅通。由于部门管理单位的方法、标准不统一,各级机构编制、民政、税务、工商部门按要求提供本部门审批登记的全部新增、变更和注销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信息就不够标准,不够健全。如工商部门以工商登记注册号为单位唯一标识,无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税务部门提供的注销单位难以界定,同一家单位国税提供信息为注销,而地税提供信息为新增,若不进行详细比对很难确定。这些误差都使得我们无法准确了解到新增、变更和注销的单位,造成新成立单位查找困难大,同时也对变更、注销的单位了解不够全面和及时。

  (二)“三无”单位报表布置收集困难。由于名录库的统计工作涉及到全市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是统计工作涉及面最全的专业。由于从相关部门收集的资料不够完整,在基本单位名录库中仅能够利用的部门信息只有单位代码、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联系电话等这几项指标,一部分单位在其注册后,经基层人员核查后属于“三无单位”,即无固定办公人员、无固定活动场所、无固定生产经营活动。基层统计人员根据部门提供的信息根本找不到,而这些单位确实又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过,即使通过电话或到登记地址也很难找到相关单位,也就是所谓的“皮包公司”,这给基本单位报表布置收集增加了困难,造成报表无法填报,数据难以收集。

  (三)基本单位名录库社会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虽然近几年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社会利用率有所提高,但相对于经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收集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来说,其利用率还相当低,除了“四上”企业、 专业统计开展调查业务偶有使用外,在社会上的应用几乎为空白,不能达到建立基本单位名录库服务于社会的真正目的,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名录维护工作量多、任务重造成基层工作难度很大。一方面每年新增、变更、注销的单位都很多,我市每年共有近5000余个单位需要新增、更新维护和注销,全而这项工作主要由县区统计局名录库维护人员完成,而县统计局因人员紧张,没有专人负责此项业务,从事名录库维护工作的人员还要承担着其它业务工作,而且名录维护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由于基层工作人员时间、精力有限,部份变更频率较快的如法人代表、营业状况、从业人员、企业资产情况、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等内容并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每一次名录维护工作都是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同时工作经费的不足也给名录库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基层人员力量不足,没有能力像普查一样选聘人员查找大量的单位完成登记填表,难以满足名录库的更新需要。

  (五)联网直报和名录库网络直报系统无法实现数据的联网互通,导致字典库与名录库不一致,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四上”企业专业报表在今年实现了网络直报,基本单位名录库在前年就实现了网上直报,但是“两库”信息衔接性水平不高,不能实现自动比对,比对工作仍然要靠市县两级人员大量的手工比对,所以“两库”在本质上仍然是“各管各的,各干各的”。今年按照省局的工作要求,我市总共做了4次专业和名录库基本信息比对工作,但是现在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比对工作仍然没有完成,由于国家基本单位名录库制度的修改,字典库和专业库的“四上”企业的修改必须通过层层审批才能通过,使得我市字典库部分没有变更、修改完的单位,不得不在年底准备大量的资料来进行申报、修改工作,这些大大增加了维护人员和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名录库更新、维护的连续性。

  三、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多了解基层应用人员的情况。要多到县市区一级的基层去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只有真正在一线工作的用户才真正知道软件哪些功能有用而哪些没用。同时也应该有针对性区别对待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这样才能减少上级机构开发成本、基层统计投入。也能够解决好制约统计工作效率的瓶颈问题,建立和完善全省的统一数据处理平台使全省统计信息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把握重点,不断改进完善基本单位调查制度。建议国家、省统计局要结合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重点对“四上”企业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基本单位调查制度,对名录库中除“四上”以外的所有单位在非普查年份每年开展一次调查,以维护更新这些单位的属性指标及经济指标数据,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满足地区GDP核算的需求。

  (三)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提高计算机水平。我们知道,搞好数据处理工作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计算机水平,虽然省局组织过ORACLE数据库培训,但培训时间短、时间安排滞后,所以基本名录更新数据处理业务培训要注重培训效果,在培训时应给予业务人员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使微机专业人员能全面掌握程序设计原理、数据处理流程,迅速熟悉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上报、审批工作及专业年报数据、部门变更单位数据的合并操作技巧,并用新增单位、部门变更和注销单位、专业年报单位的实例完整地演示程序运行全过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要改进行政部门名录信息提供工作机制,促进部门名录信息资源整合。统计部门要与名录管理部门加强协调研究,搭建部门之间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单位唯一的身份代码,将各部门的不同标准转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共同解决一系列细致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加快对各类单位识别代码的整合,实现名录库实时更新,提高名录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五)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服务政府和社会公众。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丰富、全面,不仅各部门决策者需要,各行业需要,社会公众也需要,只有开发利用好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资源,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基本单位名录库才有存在和发展空间。一是争取上级给予课题项目开发,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既发挥其社会效益,也发挥其经济效益;二是名录库建设从市场化角度出发,及时调整名录库的调查内容、调查方式、调查表式,将为各部门领导服务与企业、社会公众服务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录库的作用。

  (六)加强衔接,提高字典库和名录库交换数据口径的统一性。这次联网直报中的字典库和名录库在进行数据交换比对时,由于缺少统一平台,只能采取把数据导出来进行衔接对照,但这不仅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比对结果不一定准确。因此,建议:一是专业和普查中心都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加强普查中心和各专业的衔接,规定如果要变动库中的单位,专业科室和普查中心要同时确认才能进行修改和变动;二是建议各加强与各专业统计的沟通和交流能加强对“四上”企业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这些基本单位变动情况的信息,尤其是年报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才能使基本单位名录库动态地反映基本单位的新增、变更、迁移及注销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