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汨罗市社会消费品市场状况分析

来源:汨罗市统计局2010-10-20
浏览量:1|| | ||

  2009年受国家扩大内需,鼓励居民消费政策的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供需两旺,零售市场建设加快,消费品市场呈现活跃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9127万元,增长20.8%,市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43万元,增长26.9%;市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683万元,同比增长24.9%。

  一、主要特点

  (一)市场建设加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平台。全市共有商业网点8911个,全国、全省知名连锁店5家,至2009年底,城区共建有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17处,超市38家,农村市场网点近3年增加429个,累计建成标准农家店365家,已覆盖全市33个乡镇场,347个行政村,覆盖率分别为94%和84%。市场网点的快速发展与完善,为全市65万人民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消费的增长。

  (二)批发零售业保持快速增长,住宿餐饮业稳步发展。2009年,良好的市场氛围,持续高涨的消费热情使得全市消费市场发展良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发展较快,面对市场竞争,各大商场、超市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取得了良好成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7636万元,同比增长16.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也不断改变,餐饮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婚庆、生日喜庆和朋友聚会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餐饮消费的增长,全年全市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4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2%。

  (三)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消费扩张。“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激活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全市承办“家电下乡”的网点达86家,全市共销售冰箱14556台,金额3077.7万元;彩电4437台,金额725.3万元;洗衣机6604台,金额89.4万元;空调5089台,金额1572.4万元。此外,手机、计算机、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共计2600台件,“三电”下乡补助金额达838.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830台,金额530多万元。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消费增长。全市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设施日益完善,旅游经济迅速增长。屈子祠、任弼时故居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新的旅游场所扩展迅速:目前全市共发展350多家农家乐,其中黄柏神鼎山生态度假山庄,大荆静慧源山庄、林业科技示范园、松菊休闲农庄、汨罗镇裕丰休闲山庄等农家乐特色明显,初具规模。另外,2009年5月底,我市成功举办了汨罗江国际龙舟节,邀请境内外11支龙舟队参赛,吸引了全国200多家商家参展,同时也吸了大批境内外游客。2009年全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4.8%。

  (五)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有所增强。2009年汨罗市域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快步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16490元,增长22.0%,农民人均纯收入5972元,同比增长17.0%。居民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意愿有所增强,市场购买力增强,促进了消费的快速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区市场网点布局不太合理。网点建设缺少总体发展规划,商品交易市场有待扩容、提质、上档次,农村市场网点有待进一步改造、完善,要进一步提高网点覆盖率。

  (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三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

  (三)政策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升级存在制约,煤、电、水等公共服务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刚性支出的增加将抵消居民的部分消费增长,势必会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几点建议

  (一)搞好城区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使网点分布合理。避免重复建设,继续打造一批商贸中心和特色商品市场,逐步形成大、中、小网点配套齐全,高、中、低档商品品种丰富,商场门面各具特色的城市商业新形象。同时,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使之更加方便群众消费。

  (二)发展规模经济,鼓励大型商业企业做大做强。要利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手段改造落后的经营方式,鼓励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搞活市场。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商品结构,改善市场商品供给能力,提高社会有效供给。尽可能满足即期需求,开发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全方位开发市场,促进消费。

  (三)着力发展经济,提高市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购买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减少居民支出预期和储蓄意愿,达到增加消费的目的。

  (四)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增加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设施,规范旅游市场和环境,使旅游产业成为汨罗的支柱产业之一,使之带动三产业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