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岳阳市委办公室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精神,由市统计局牵头负责评估认定,经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2015年度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综合考核计分结果,县市组总分居第1位的是湘阴县,居第2-3位的分别是岳阳县、平江县;区组总分居第1位的是云溪区,居第2-3位的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屈原管理区。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都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201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0%,拉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重点发展的机械、医药、有色及循环等新兴产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这几大产业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其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2.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临湘市,占比分别达到55.8%和52.9%;区组居前二的是云溪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分别达到82.3%和72.3%。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岳阳县,同比分别增长9.5%和9.0%;区组居前二的是君山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屈原管理区,同比分别增长8.2%、8.1%、8.1%。
二、工业投资稳步提升
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5.2亿元,同比增长15.8%;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81.4亿元,同比增长21.0%。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华容县和平江县,同比分别增长59.3%和13.9%,区组居前二的是屈原管理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比分别增长65.2%和35.1%。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临湘市和华容县,同比分别增长82.6%和81.7%,区组居前的是云溪区和屈原管理区,同比分别增长145.9%和93.5%。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4.4%,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支出达4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0%;研发创新成效显著,全市工业专利授权量为1594件,同比增长22.1%。
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平江县和湘阴县,占比分别为1.0%、0.9%;区组居前二的是岳阳楼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比分别为2.2%、1.6%。
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县市组中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平江县,占比分别为51.1%、45.4%;区组居前二的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溪区,占比分别为76.9%、52.3%。
四、招商引资平稳增长
2015年,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95.1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引进内资285.7亿元,同比增长11.9%。
工业招商引资总额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汨罗市和湘阴县,分别为37.9亿元、34.6亿元;区组居前二的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云溪区,分别为39.2亿元、27.4亿元。
工业招商引资增长率指标,县市组居前二的是湘阴县和汨罗市,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1.3%;区组居前二的是屈原管理区和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比分别增长43.0%和12.3%。
五、园区集聚作用持续增强
2015年,全市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1.5 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60.1%,比2014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全市10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前三位的是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湘阴县工业园,分别为155.3亿元、127.2亿元和100.6亿元;增速居前三位的是湘阴县工业园、华容县工业集中区、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分别为13.2%、12.8%和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