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则“博士法官辞职”的新闻标题,咋一看以为又是一位有情怀的文艺青年写了封类似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点开链接才知道是一名年轻的博士法官因“月薪不到5千,为母亲治病欠债”不得已而辞职。“要和她说再见,就像要告别相守多年的爱人一样,心情五味杂陈。”对于一位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法律事业的法官来说,做出如此的决定必定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我们能够理解这位年轻法官为母治病的孝心并其境遇感到惋惜和无奈,同时也相信他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奋斗的方式。
一直以来,公务员群体被贴上了“轻松、高薪、体面”的标签。大学生对公务员报考趋之若鹜,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无外乎公务员各种显性与隐性福利,认为只要进入政府单位的围墙就可以高枕无忧、名利双收。事实上一些系统内的公务员却因为各种现实的原因迫不得已离开这个围城,在这个稳定、体面的工作背后,公务员并非似外界传闻的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的神仙日子,取而代之的是“5+2”、白加黑、超负荷的清苦日子。人们对体制内身份的无限向往和权力腐败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在当下严整吏治的客观环境,隐形福利和滥用权力早已渐行渐远,风清气正逐渐成为主流的风向标。如今,公务员的收入并无优势或至多为社会中等水平,但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政治忠诚、务实担当、勤于奉献的,都努力在这个平台上追寻着自己朴素的理想和奋斗的价值。
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现代社会,80后的公务员出生时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失去了拥有兄弟姐妹的机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的独生子女群体。在成家立业的时刻,要购买的是几十年不吃不喝才得买得起的房子,今后要抚养的四个老人及一到两个孩子。如今很多年轻的公务员进入机关单位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却不得不依靠父母多年的积蓄买车买房。不少公务员身上都是十几万、几十万的贷款或债务,生活的危机和压力也许让这个群体缺乏了一点精气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务员辞职已并非稀奇事,我们在为这种勇气点赞的同时,也需要以平和、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公务员群体的去留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和权力,不论何种选择,都是值得尊重的。我想变得只是方向,不变的是一个澎湃的奋斗热情。不管在哪里,只要不放弃自我的不断成长,平衡好生命的走向和节奏,就是最好的道路、最佳的定位。
有人说“年轻,就是用来折腾的,如果不去努力,不去拼搏奋斗,那你要青春用何用!”是的,年轻时试着多做加法,毕竟很多道理试过才能搞明白、才能看清楚。过了折腾的阶段,好做减法,以孜孜不倦、久久为功的态度做好一件事情。如今,年轻的我们确实面临不少问题,但是与问题相伴而生的,恰是解决问题的努力与希望。这不是最好的年代,也不是最坏的年代,但至少生活在这个年代无疑算是幸运的,起码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这是一个选择自由的时代,虽然这个世界存在内幕交易、存在潜规则、存在拼爹拼权,但是总归有一扇门向能力、本领、才华敞开。我依然相信,总有一天依靠自己的奋斗,可以成就梦想、走向正途、找到归宿。
考入统计局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职业上的的起点,这份工作将赐予我丰富的体验与深远的意义。因为年轻,自身对工作有激情有动力,愿意学习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也需要更多的挑战、沉淀与历练。自己的岗位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文秘,大多是幕后、辅助、服务的工作,每天要面对很多繁杂的事务,承担很多突发的任务,可我愿意在平凡的岗位用责任与热情做好做实每一件事情。再普通的工作,只要干的精彩,也是大舞台,也是值得长久托付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人生如此,职场上亦是如此。作为刚入统计行业不久的“职场菜鸟”,全面学习便是解决所有困难和短板的关键钥匙。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埋头学习,钻研业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观察是学、倾听是学、请教是学、实践更是学,绝不能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更不能纸上谈兵。无论每一天是在“挑水”还是“挖井”,我都愿以蹄疾步稳的姿态去尝试、去完成,也许途中会犯错、会失败,可犯错才能进步,失败才能成长,有坡度、有起伏的职场才会更厚实、更精彩。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便捷的路径。无论在什么样的年岁,奋斗与成长的命题,都是灵魂里一辈子的课程。前方的路还有太长太长,只有每天进步才是最安稳的生活,只有善始善终才是完美的结局。茂盛年华,眺望远方,在期盼什么?期盼为自己思想的驰骋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期盼为自己人生的塑造更丰富的机会,期盼为自己的梦想积累更扎实的本领。为了到达终点,勉励自己:不因挑战消解向前的勇气、不因挫折收敛曾经的斗志、不为人生划定吃苦的底线,2016,奋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