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平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岳阳市统计局2010-06-10
浏览量:1|| | ||

200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的目标,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38648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1.7%,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945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36303万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27235万元,增长11.4%,经济总量与增长幅度在岳阳六县(市)中同时居第5位。全县人均GDP为3886元,比上年人均增加717元。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37.6%、29.9%、32.5%发展为31.8%、35.3%、32.9%。

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高科技产业份额小;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呈多元发展。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991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总产值98637万元,下降0.3%;林业总产值13957万元,增长15.8%;牧业总产值73408万元,增长4.3%;渔业总产值2989万元,增长38.1%。

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调整,初步形成了猪羊、良种茶、大豆、油茶、楠竹、药材、蚕桑、水果等八大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种植业方面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5.5万亩,比上年调减1.2万亩,其中 优质稻播种面积37.9万亩,比上年增加0.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23502吨。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9282亩,产茶叶1936吨;药材种植面积26700亩,瓜果面积11400亩,林业生产以发展生态公益林、实施退耕还林9.8万亩;楠竹基地实现面积和产量双突破,楠竹面积达30万亩以上,立竹蓄积4000余万株。养殖业方面全年共发展牲猪147.6万头,出栏100.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3%和3.8%;发展山羊47.2万头,出栏28.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6%和4.5%;发展肉牛6.8万头,出栏1.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6.3%和33%;发展家禽247.1万羽,出笼153.9万羽,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5%。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804吨,同比增加1486吨。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0621台计32.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万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得到继续推广,全市农机工作现场会在平江召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劳务输出收入的增加,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继续增长;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又为农民切实减轻了经济负担,全县人平减负41元,减负率达46.3%,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7元,比上年净率171元,增幅达到9.4%。

农村经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农民增收不快,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0721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0.5%,比上年增长11.1%。全部工业增加值113170万元,比上年增长7.0%。

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701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值60973万元,占86.9%;轻工业产值9142万元,占13.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36249万元,同比下降5.3%,集体工业完成18041万元,同比增长64.3%。全年实现销售产值6990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产销率达99.7%。工业经济效益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中盈利的25家,实现利润3481万元;亏损的6家,亏损额456万元,亏损面为15.4%;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3024万元,比上年净增1759万元,上交税金2467万元,比上年净增1759万元。

工业结构经过逐步调整形成新的格局,以电器机械和建材矿产等主体行业推动了我县工业化进程。电器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22004万元,占31.4%;建材矿产行业完成工业产值8674万元,占12.4%。伍市工业园2月份,由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到年底已引进12家企业入园落户,有7家企业奠基开工,工业园的建设为我县工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建筑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与置换,重新认定资质等级新三级及其以上企业1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0940万元,比上年增长94.4%;实现利润144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3万平方米,竣工率为67.0%。

工业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行业结构、技术结构、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改革进程缓慢,产业发展速度不快。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018万元,为年计划102.6%,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投资31987万元,增长27.8%;集体企业投资14019万元,增长5.4%;50万元及以下规模投资710万元,增长8.7%;个体投资32302万元,增长3.5%。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17973万元,增长11.9%;更新改造完成13406万元,增长49.6%;房地产开发完成518万元,增长2.2倍。国有投资本年新增固定资产58538万元。

在国有经济投资中农林牧渔业7569万元,采掘业1343万元,制造业12321万元,电力4080万元,建筑业219万元,水利2106万元,交通及邮电通讯6327万元,贸易餐饮业4542万元,房地产业518万元,社会服务业230万元,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业1237万元,教育、文艺及广电业5191万元,机关团体11401万元,其他行业23171万元。

重点投资项目中平伍公路、伍市工业园、县城防洪堤、天一科技技改、钟虹公路、余市公路、生态旅游、106国道拓改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或启动建设,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7亿元。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2002年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20917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3%;旅客周转量2971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其中县汽运公司完成旅客周转量17900万人公里,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临长高速公路平江段于11月30日全线竣工通车;平伍公路完成各项后期配套工程,在12月份全面竣工通车,制约平江经济发展的“瓶颈”从此被彻底打破,平伍公路成为我县的黄金通道。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868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邮政业务965万元,电信业务5242万元,移动业务3661万元。全年报刊发行7.96万份,邮函件161万件。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39140户,增长56.5%;固定电话用户88543户,增长25.8%,电话普及率为8.94%,住宅电话入户率为32.42%,包括无线接入网,基本实现了电话村村通目标。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发展。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00万元,为年计划100%,比上年增长8.8%。按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完成24860万元,增长8.4%,其中国有经济19101万元,增长14.2%;集体经济5759万元,减少7.3%;非公有制经济74140万元,增长8.9%,其中个体经济63361万元,增长8.6%。按消费地域县的零售额为40701万元,增长8.5%,县以下零售额58299万元,增长9.0%。

我县利用人多、地广、市场大的优势,通过招商建立了福润多、太平洋服饰和百信鞋业三大超市,加快了商贸流通的发展。市场商品丰富,价格基本平稳,节假日经济对商贸拉力较为明显,全县城乡17个集贸市场,成交额达75723万元,比上年增长8.7%。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衡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7468万元,为年计划105.7%,同比净增3551万元,增长25.5%。其中中央两税完成2846万元,同比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621万元,同比增长29.6%。全县财政总支出33327万元,为年初预算99.6%,同比净增5902万元,增长21.5%。

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9663万元,比年初增加33159万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比上年高出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23892万元,比年初增加1441万元;储蓄存款余额为173866万元,比年初增加27808万元。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170425万元,比年初净增14756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28413万元,比年初增加18313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37810万元,比年初增加4218万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3870万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00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720万元,平安险保费收入350万元;全年理赔款为1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财产险赔付700万元,寿险赔付944万元,平安险赔付48万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县从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892人,比上年增加783人。全年申报科技项目21项,项目实施率达到98%,完成率达到90%。申报科技进步奖4项,完成科技项目鉴定3项,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开发计划,5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共发布实用科技信息251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6700份。

“普九”成果继续巩固扩大,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校811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业高中7所、初级中学64所、小学454所、教学点278个。共有在校学生152193人,比上年减少4569人,其中普高10422人、职高1640人、初中58832人、小学81299人(比上年减少139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达99.95%;小学升初中率为98.3%,初中巩固率达96.5%;高中巩固率达95%。全县高考本科上线543人,比上年增加30人,应届文科平均分数和录取人数位列全市第一名。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我县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县,共投入资金4800万元,对54所危改重点校进行改造,新建改建校舍面积95000平方米,其中2002年完成41200平方米,11月9日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在平江召开。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7个;花鼓戏剧团1个,电影放映单位度226个;有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达9.8万册,乡镇图书室19个;县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县花鼓剧团全年演出386场,其中送戏下乡200余次;全年放映电影16000余场。老年艺术团、九龙舞、平江花灯等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和屋场文化方兴未艾,3月份我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新闻出版工作健康发展,由彭德怀将军题字的《平江报》于10月份复刊,由中共平江县委主办,正式挂牌成立报社,发行量达到9000余份。

广电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年末全县共有有线电视台75个,电视接收站162个,电视覆盖率达98%。有广播电台一座广播覆盖率达97%。广电硬件建设加强,设备更新,收视质量明显提高。

医疗卫生工作继续加强。全县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31个,病床958张;有医卫技术人员2501人,其中执业师522人,助理执业医师195人,注册护士335个。在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疗条件、医技水平、爱卫创建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全县有3个单位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跃上新台阶,在省第九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取得女子射击金牌;女子团体操银牌,单项2银牌3铜牌的优秀成绩;老年门球队在湘鄂赣边区三省九县(市)老年人运动会上获第二名。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形成网络,全年共举办各种群众性体育比赛32次。全县15万余在校学生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达标率为86.2%,优秀率为10.8%。

九、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摆上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建设生态大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全民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对长石矿业开展专项整治,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测。全年落实环评项目37个,否决大污染项目2个,查处环保违法案件85起,立案110起,法院强制执行15起。全年投入排污治理资金160余万元,完成治理工程40多个。7月份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我县列入全国第七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一批生态农业项目应运而生,旅游景区景点逐步开发,城区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富裕、文明、秀美的新平江将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994649人,比上年末增加2845人。全年出生人口10086人,出生率为10.14‰,死亡人口6312人,死亡率为6.35‰。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9‰,计划生育率为93.48%,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0735人,占总人口比重10.1%,比上年末净增4929人。

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8942元,比上年净增179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供支配收入4196元,比上年净增271元,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1987元,比上年净增171元,增长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3866万元,比上年净增27808万元,增长19.0%。

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中央“两个确保”方针基本实现,全县有146家企业,13849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521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对387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61万元;为61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20.2万元;有1000名下岗职工纳入低保,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191个单位2145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城镇就业安置397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327人;农村就业转移安置96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