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杨同学来岳阳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和我有个短暂的见面。简单吃过晚饭后,我带他到王家河畔散步,忆往昔,聊人生。聊到学生时代所学的课程,我和他都认为,当年最不感兴趣的学科现在最有用:哲学、历史、力学。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本,历史教我们怎样做人,而我们这个专业,学好了力学与结构,则不愁找不到工作,到哪里都有饭吃。说到这个,我们都回忆起二十年前的那一堂讲人生哲学的力学课。
那是1997年仲夏的某一天,材料力学老师给我们讲弹性理论,阵阵凉风吹来,教室里睡倒一大片。为了唤醒大家,老师向我们展示他带来的弹簧道具,讲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弹簧,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都是一条波形折线,平面投影是一个圆形。这多像我们的人生啊!上进的人生应该是像一个竖立的弹簧,曲折向上。我们将每一环作为一个截面,向平面投影,这就有N个圆环,以D1、D2……命名。每个截面都包含物质(matter)与精神(spirit)两个要素,我们且以M1、S1、M2、S2……命名。”
“理想的状态是,先有物质M1,后有精神S1。突破量变,发生质变,有了第二环的物质M2,再有精神S2。再次量变引起质变,M3、S3……物质与精神的运动,推动着我们的人生回旋上进,逐渐达到人生的顶峰。”
我和杨同学都是快四十的人了,现在回想老师这话,理解起来轻松多了。晚风吹来,华灯初上,王家河畔,我和杨同学各信手拈来一个身边的故事,可作为当年力学老师“弹簧理论”的案例。
杨同学讲的是他村上的一个人,出生于草根家庭,父母给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刚好吃饱穿暖,这就是物质M1。为了生存,他和村里其他人一样,打算外出打工赚钱,这就是精神S1。奋斗多年后,赚了些钱,够勉强过日子,达到了物质M2的层面。他在外面见过一些世面,眼界也开阔了,想事情与之前不一样了,计划再赚多一点钱盖个房子,这就是精神S2。几年后,建房子的目标实现了,日子过得殷实了,处于物质M3。他的精神层面焕然一新,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有了新的突破,考虑着找一个好媳妇,以后一起打拼,搞点自己的事业,这是精神S3。就这样,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变,接触的东西不同,精神层面也跟着慢慢改变,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讲的是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出生于富毫家庭,处于物质M10000的层面,但是,没有谁一出生就处于精神S10000的层面。自小他家里给他良好的教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加上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年后他的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终于保持一致了,处于精神S10000的层面,他所想的就是如何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再把事业搞大。通过努力,他的财富在家族积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处于物质M10001。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加强学习,低调做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境界。处于这个层面,他所思考的是如何帮助他人,如何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来体现人生价值,这时,他的精神层面处于精神S10001。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去书写“大富大贵”的美好人生。
老师的话,在不同的时期回想一下,总会有不同的收获。在我们这个不怎么谈理想的年龄,闲时也可以肤浅地总结一下人生,聊一聊对世界的新认识。
理想的人生应该是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在老师所讲的同一截面上,物质与精神都是动态的,很难绝对一致,但也不能相差太多,±1是最佳状态。物质滞后于精神太多,人会空想;精神滞后于物质太多,人会空虚,两者都会使人迷惘,若不加以纠偏,就会导致畸形人生。最好的纠偏方法是学习与实践,开阔视野。物质起点低的人,首先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方向,然后结合现状把大目标分小,逐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接近大目标。物质起点高的人,学习压力更大,从小就应该加强学习与思考,勤于实践,提升精神境界。
人是这样,世界也是这样。关于世界的认识,我很欣赏两个词语,一个是“世界大同”,另一个是“大同小异”。世界也呈弹簧状回旋上进,每一个时期也有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每个“小异”的个体都是大弹簧内微小的弹簧,最终殊途同归,顶点都到了 “大同”。同一时期不可能所有人都处在同一截面,往往参差不齐,所以出现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的人。我们往往很难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截面上——认识自己、认知世界不够。个体之间的矛盾会引起斗争,斗争之后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最终形成合力,推动世界前进,最终达到“大同”的理想世界。
在送杨同学回宾馆的路上,车上的广播正在播放十九大的新闻,当我听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时,稍稍思考了一下,这与几年前同样在这个广播台听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时的情景有点相似。是啊,不管我们处于哪一个人生截面,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好高骛远。结合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你拥有很多的时候,更不能得意忘形,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自觉提升精神层面,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