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
§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152-2001
§指来源于良好生态环境,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经过法定专业质检部门检测,不含有毒物质或者是不含高毒高残留农药,其它低毒低残留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蔬菜。
§有害金属及非金属主要包括:铬、镉、铅、汞、砷、氟。
辣椒无公害技术集成原则
§选择生态良好、适于辣椒生长的温、光、水、气环境为基地
§选择综合抗病虫能力强的新优辣椒品种
§种子、土壤、苗床、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消毒与安全
§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辣椒植株抗病虫能力
§优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成果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及时、高效、安全、经济使用化学农药
基地选择原则
§避离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以及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且基地距主干公路40米以外。
§不能选择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及与土壤、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蔬菜灌溉及清洗用水必须符合标准,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被污染的水浇灌蔬菜。
§灌溉系统做到灌、排水分渠,不能串灌。
§保持田园清洁。
§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酸碱适中。选择在该作物的主产区、高产区和独特地生态区。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耐逆性及综合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果是外运栽培,需选择肉厚、不易破损的耐贮运品种。
§宜选择知名度高、研发实力和经济实力强大、信誉度高的正规种子企业的种子。
§推荐品种:湘研15号、湘研19号、兴蔬16号、兴蔬205、兴蔬215、胜世99王。
培育壮苗
§播种期
辣椒的播种期应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当地的栽培条件、品种特性和育苗技术水平而定。早熟栽培宜在10-11月份播种。
§苗床土
床土必须是排水良好、肥沃疏松、保水透气、无病虫残留、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可用50%的熟菜园土(火土灰)、20%的腐熟垃圾、30%的腐熟猪粪堆沤成苗床营养土;苗床宽1.2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
§床土消毒
用一包地菌灵或恶霉灵进行苗床消毒,每平方米用药8g加细土10Kg拌匀作盖土;也可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加水配成100倍液喷洒床土,1千克福尔马林可处理5000千克床土,喷后薄膜盖土7天。再敞开透气10天备用。
§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不断搅动,30℃清水浸泡4小时,之后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可防病毒病,用500ml/L链霉素浸种30分钟可防疮痂病和青枯病,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可防炭疽病和疮痂病;也可用9%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15min,然后用清水漂洗种子干净再进行催芽。
§催芽
处理后的种子用草纸或纱布包着,放在25-30℃的盆内催芽,也可用处理后的种子草纸包着,再用塑料薄膜包好,贴身放着催芽。种子应经常翻动,变温处理有利于增加发芽率。露白至80%即可播种。
§播种
若假植则每平方米播种量15-20克,若直接移栽则每10平方米播30克,播种均匀。播种后盖1.5-2厘米厚的营养土,再浇足水,盖好稻草或薄膜保温保湿。
§苗期管理 是培育壮苗最关键时期,长达120天左右.
◎促:促早出苗,出齐苗。保温保湿,白天温度28-30℃、夜间18℃。土壤湿度为含水量60%。出现顶壳或发芽延迟,可人工辅助去壳或加少量水。大棚+地膜+小拱棚
◎控:当有80%的种子破土,子叶张开,就要揭开薄膜,盖上小拱棚,同时白天打开小拱棚的两端,降低棚内湿度,保持床土半干半湿,床土露白。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夜温下降到15-16℃,防止出现高脚苗。
◎排:(假植,排苗)3-4片真叶时即可假植,假植床营养土同苗床营养土。选晴天,要求土温达到10℃以上。假植后密闭2-3天(闷棚)。苗子出床定植前一天,浇透底水,防止拔苗时伤根。
◎防:营养生长不良 苗期施肥以叶面施肥为主,可用0.3%的复合肥或喷施0.5%磷酸二氢钾、极速绿神等,同时可用腐熟的希粪水追肥2-3次,培养壮苗。
防治苗期病虫害 子叶张开后,喷一次猝倒立枯灵,防止猝倒病。以后每7d喷一次。定植前1周,喷百菌清1次,防治灰霉病。如有地下害虫,可喷施辛硫磷1-2次。
防寒防冻 当棚内温度低于5℃以下时,要加温防冻。地热线加温,膜网覆盖等
◎炼:定植前7左右天,要降温降湿,加强通风管理,白天控制在18 -20℃ ,晚上13 -15℃ ,以提高定植后对棚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壮苗标准
根白色,须根多,茎短粗,10-12片真叶的幼苗,从子叶到茎基部约2厘米,植株高18-20厘米,子叶部茎粗0.3-0.4厘米,子叶保留,茎有韧性,无病虫。
适时定植
§精细整地
选地宜排灌方便、前茬为非茄科作物的土壤。辣椒种植宜高畦,要把栽培畦整成龟背形,中间高,两边低。 1.3-1.5米开沟作畦(含沟),畦沟宽0.3米,底土粗大、表土细且整平。每丘地要有围沟和腰沟排水,深0.2米,宽0.3米。
§施足基肥、平衡施肥
辣椒生长期长,需肥量大,要求施足基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三元含硫复合肥50㎏,钙镁磷肥50㎏、钾肥15-20㎏,(N:P:K)为1:0.5:1。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铺膜前在畦上喷洒除草剂(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和防治地老虎的药剂。铺地膜时注意把膜拉紧,膜四周和栽培穴处用土封严、压牢。
§定植
适当早栽,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就可以定植,塑料大棚2-3月定植,露地4月初定植。当苗子长到5-8叶时,选择晴天土干时定植。
早熟品种参考株行距33×40厘米,中熟品种40×50厘米, 晚熟品种50×55厘米双行定植,定植密度每亩1700-3300株。
如种植兴蔬6号是以夏秋季鲜食供应为栽培目的,播种期在元月上、中旬为佳。
栽植深度以齐子叶为宜,定植好后,旋即淋定根水,定根水中兑生根剂,缩短缓苗时间,同时加青萎散或铬氨铜,预防青枯病、白绢病、枯萎病等茎基部病害。傍晚再用辛硫磷灌根,防治小地老虎。应及时补苗。
栽培管理
◎肥水管理
轻施苗肥:结合中耕,早施、轻施淡肥,缓苗后浇1-2次稀粪水或沼气水,每亩用量5担,或每亩施5公斤复合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稳施花蕾肥:适量追肥满足开花结实,防止徒长落花落果,可施腐熟人畜粪水10担或三元复合肥5公斤/亩。
重施果肥:大量座果以后及至立秋前,每采摘一批果,重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亩,人畜粪1000Kg,必要时加少许尿素、叶面肥、微肥。
追施秋肥:中晚熟品种应追施翻秋肥,延缓衰老,分别在立秋、处暑前后各施一次,亩施人畜粪1500Kg,复合肥20Kg。
◎浇水灌水:
高温干旱时应加强灌水降温,应避免高温灌水,尽量早晨或傍晚浇灌水,水不能漫畦、即灌即排。保水不超过4-6小时。
◎植株整理与防倒伏
为保证晚熟品种营养充分集中供应果实,防止营养分散,应打掉辣椒假二杈分枝以下所有侧枝,以利植株正常生长、开展和花枝以上分枝的发生、延伸。果实采摘后,可以去掉一些老叶、病叶、空枝。早熟品种、生长一般或差的辣椒一般可以不打侧枝。
辣椒植株因结果多,地上部分的负担较重,若扎根浅,易发生倒伏,因此在栽培上为防倒伏,应加强培土,在植株封行前,应在根际培土防倒伏,一般将行内的土向两边的植株培壅,使根际呈脊状。有时应设置竹杆等支架或牵拉绳子。
◎加强覆盖
早春低温季节,地膜加小拱棚覆盖防冻害;高温季节前,在植株间覆盖茅草或遮阳网防日灼。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 。
综合防治: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抗病虫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植物抗病虫品种的利用
抗病虫品种利用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使用抗虫品种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具抗虫性能的品种还很少!但是蔬菜作物的抗病免疫品种在生产中大量应用。如辣椒、西红柿、大白菜、黄瓜等。
◎农业防治
u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要素,创造不适于病虫害的生态条件,对于温室、塑料棚、日光温室、苗床等保护地病虫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u保持田园卫生:清除收获后遗留田间的植物残体,能有效地减少越冬或越夏虫口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颜色、光、性息素等手段诱杀害虫,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u黄板、蓝板等色板诱杀,利用害虫对不同波长颜色的趋性而杀死害虫。
u杀虫灯等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诱杀害虫;
u性诱剂诱杀:性诱剂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信息素,能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生物防治
指利用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和生防菌等来防治害虫。目前生物防治在国外蔬菜害虫的防治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特别是在大棚等设施蔬菜害虫防治中。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
化学农药种类繁多、施用方法多样,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特性及田间实际发生危害,使用科学合理使用。
病害可分为病毒病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生理病害,在病害防治时,应注意农药使用范围,对症下药。
§立枯病(真菌病害):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8-10克/平方米床土消毒;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铜铵合剂1:6.5:1200倍液、 40%疫霉灵(乙磷铝)200倍液、50%扑海因800倍液、50%多霉清600倍液、50%速克灵1200倍液等。
§猝倒病(真菌病害):防治方法见立枯病。
§病毒病:
原因: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种子带毒或由蚜虫、薊马传播,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可用高锰酸钾对病毒进行钝化;可用阿维菌素或甲维盐喷施防治蚜虫、薊马,尤其是叶背面;再用病毒特(盐酸吗啉呱.醋铜)或菇类多肽喷施,病情严重时每3d一次,连续3至4次,可在防治药物中加极速绿神,增加植株抵抗能力,迅速抽生新叶。 未发病时喷蔬菜病毒宝、植病灵、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硫酸锌或病毒净、病毒灵500倍液或20%病毒速钉可湿性粉剂等。
§灰霉病(真菌病害):
防治方法:棚室内每亩每次用10%速克灵烟雾剂300克熏烟,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或6.5%甲霜灵超细粉尘剂1千克,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喷雾,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万霉灵。
§枯萎病(真菌病害):
防治方法:避免积水,发病初期喷药,常用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
§炭疽病(真菌病害):
原因: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辣椒易发炭疽病,造成大量烂果。防治方法:种子消毒;防日灼;发病前喷药,常用药有50%托布津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发病后用大生M-45加硫悬浮剂(硫悬浮剂主要增加药物的成膜性,防止因辣椒表面蜡质厚药物不易附着流失或雨水冲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必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轮换进行喷施。
§疫病(真菌病害):
原因:辣椒疫病会引起辣椒大面积减产绝收,发病快、危害大。防治方法:64%杀毒矾5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500倍或77%可杀得800倍液喷洒。用抑快净,每7至10d一次,进行预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3%金雷多米尔锰锌不分散粒剂100g对水60Kg喷施。
§软腐病(细菌病害):
防治方法:喷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0%琥珀酸铜可湿性粉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疮痂病(细菌病害):
原因:主要因为空气湿度大,造成病菌繁殖,引起大量落叶。防治方法:种子消毒;自辣椒开始现蕾起,用高锰酸钾加农用链霉素和可杀得2000倍,每隔7-10d用药1次,轮换使用。落叶严重的,可喷1至2次极速绿神,催生新叶。也可用兽用链霉素或强氯精2000倍加磷酸二氢钾在雨前或每隔7-10天喷一次;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青枯病(细菌病害):
防治方法:每亩撒石灰粉100公斤左右作土壤消毒,窄垄高畦栽培,发病前用农用链霉素灌蔸,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自定植开始,每15天淋施一次青萎散或康地蕾得;也可用铬氨铜、可杀得2000、王铜加农用链霉素、水合霉素每7-10d灌根一次;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琥珀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0.4-0.5升。
§药害(生理病害)
◎小地老虎 俗称土蚕、黑地蚕、切根虫等。主要为害春播的茄果类、豆类、瓜类等幼苗,可将幼苗从茎基部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早春铲除菜田及其周围杂草,防止成虫在上面产卵。辣椒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有利苗期避开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
2)
诱杀成虫: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有效;
3) 药剂防治:在1、2龄幼虫盛发期清晨或傍晚进行,(1)喷雾法。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2)撒施毒土(沙)。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60~80克对水适量,喷拌15千克细土(沙),顺垅低撒于幼苗根际土表。(3)药液灌根。发现高龄幼虫为害并出现断苗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挑治,杀死土中的幼虫,每穴用药液250克左右。
◎烟青虫 又称烟夜蛾、烟实夜蛾,是辣(甜)椒主要害虫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冬前深耕椒田土地,破坏土中蛹室,杀灭越冬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调控管理,防止植株生长过旺加重危害。在采收时,摘除虫果,杀灭幼虫。
2)
生物防治:在盛发期的卵高峰后3~4天和10~12天,连续两次喷洒B.t.乳剂(含活芽孢100亿个/毫升)250~300倍液,防治蛀果前幼虫。
3)
药剂防治:在为害世代的卵孵化盛期施药,可选用1. 8%阿维菌素2000倍液、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 2.5%功夫乳油2000倍液视虫情一般7天后需再防治1次。
◎斜纹夜蛾 是一种暴食性和杂食性害虫,对辣椒、白菜、甘蓝、芥菜、茄子、番茄、南瓜、丝瓜、冬瓜等多种作物都能进行为害。它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
1)
深耕灭蛹 斜纹夜蛾越冬蛹的上下深度较浅,大部分在耕作层中,所以及时进行收获后的秋冬耕翻土地,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
人工捕杀 利用产卵为卵块的特点,进行人工采卵,每采一个卵块,相当于消灭100-200条幼虫。对漏采的卵块,可利用初孵幼虫群集的特点,看准火候捕杀。
3)
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每60亩菜地设置一盏杀虫灯可诱杀大量成虫。
4)
药剂防治:应尽量在幼虫2龄未分散前防治,4龄后幼虫夜出为害,施药应在傍晚进行。药剂有:斜纹夜蛾病毒杀虫剂,5%氟啶脲(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10%虫螨腈(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
◎甜菜夜蛾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冬季耕翻土壤,冻死越冬蛹;适时中耕浇水,破坏蛹的羽化环境;铲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成虫栖息场所;及时摘除卵块及幼虫扩散危害前的被害叶,可降低田间虫量,减轻危害。
2)
灯光诱杀。利用甜菜夜蛾趋光性诱杀成虫,在蔬菜集中种植地区,每50-70亩左右按装一只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充分发挥其整体的控虫效果。
3) 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甜菜夜蛾2龄幼虫分散前,通常在蛾峰后的5-7天;根据甜菜夜蛾幼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实行傍晚喷药,以增强药剂的毒杀效果。甜菜夜蛾病毒杀虫剂;5%抑太保1000-1500倍液;10%除尽1500-2000倍液;15%安打3000-4000倍液;20%米螨1500倍液;若田间虫量高,且以中、高龄幼虫为主时,应优先选用除尽、安打等对中、高龄幼虫具有较好防效的药种。
◎ 蚜虫 桃蚜、萝卜蚜
防治方法
1)
农业措施:及时多次清除田间杂草(尤其是秋末到初春)。
2)
冷纱育苗 播种后在育苗畦上覆盖40-45筛目的白色或银灰色网纱,可杜绝蚜虫接触菜苗,对秋季白菜减轻病毒病也有明显效果。
3)
银灰膜驱蚜 田间蔬菜生长季节,可利用剪裁成5厘米宽的银灰塑料膜条,拉挂于田间架杆或辅放于行间,有明显减少蚜量的效果。
4)辟蚜威5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吡虫啉农可溶剂6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6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2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克蚜星乳剂800倍液或20%氯戍菊酯乳油3000倍液。
◎茶黄螨 应早治,在叶背面喷药。
用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或72%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20%螨克乳油1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0倍三氯杀螨醇10天一次轮换使用。
※栽培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播干籽还是催芽:根据播种时间的早晚、育苗设施、技术水平、当地气候条件。
§土面板结:浇水方法不对;床土配制不合理,可加砻糠灰或腐熟牛粪。
§不出苗:种子质量的问题;环境不好。
§出苗不整齐:苗床不均匀;浇水或盖土不匀;可分别管理。
§顶壳:表土过干;盖土太薄;种子质量不好。
§僵苗:床土过干或温度太低,加水增温;喷0.001-0.002%的赤霉病,100克/平方米;苗未长成先挂果,疏果。
§徒长: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湿度大;增强光照;降温除湿;
§落花落果:温湿度不宜;植株过密;病虫危害;加强栽培管理;防治病虫。
§僵果:营养不足;温湿度不合适;加强肥水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