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规范特色小镇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岳阳地处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地理优越、物产富饶,是传统鱼米之乡、农业大市。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岳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力推动了农村“外在形象”和“内在实力”的同步提升。现就您所提三点建议回复如下:
建议一:产业方面,加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力度
回复如下:一是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根据《湖南省2019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方案》(湘农办乡村〔2019〕141号)要求,成功申报了华容县、君山区为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县区,重点乡镇就包括了三封寺的芥菜小镇和钱粮湖的龙虾小镇。截止目前,君山区已审批开工农产品初加工项目52座验收22座,华容县预计建设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共80座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的通知》(农办产〔2019〕9号)精神,临湘市羊楼司镇梅池村成功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二是重点打造特色优势千亿产业。成立岳阳市农业产业七大优势特色百亿产业领导小组,印发了《岳阳市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打造七大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工作方案》。每年市财政安排龙头企业提质上档(以重点帮扶及专精特新)项目资金2000万元左右,今年预计培育提质上档企业30个。三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2019年新增过1亿元(含)以上企业12家,新增过5亿元(含)企业1家(湖南金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过10亿元(含)企业1家(华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过20亿元(含)企业1家(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家企业成功进入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截止目前,我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5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62家,市级218家。
建议二:人才方面,搭建合作服务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乡村干部管理能力。
回复如下:一是深入贯彻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大力拓宽基层干部人才成长空间、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切实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留住农村急需的各类人才。去年,市委组织部大力实施“三个一批”,从“三方面人员”和选调生中择优选拔一批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从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一批公务员,考核解决一批表现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事业编制。全市拿出83个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岗位选拔“三方面人员”和选调生,考核招聘1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公开招录18名“四项目人员”为公务员。全市统一部署,全面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为全市村主职干部按照3000元/人的标准,统一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解决村干部“退有所养”的问题。二是切实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巴陵人才工程”,顺应基层人才工作需求,今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教育体育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编办、市人社局等单位,出台《关于加强乡村教师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十条意见》,配套制定《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本土化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市级计划培养实施方案》,下大力气解决好基层人才青黄不接、“引不进、留不住”难题。加大面向基层重点人才项目奖励力度,今年实施“扎根基层优秀人才”项目共评选20人,每人给予1万元奖励,其中农村一线18人、占比90%,教师医卫人员13人、占比65%。三是加强村干部常态化教育培训。大力实施“头雁培养计划”,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建立健全市级重点培训、县市区普遍轮训、乡镇日常培养的村干部培养机制。2019年5月下旬-6月上旬,以乡村振兴等为主要内容,分4期举办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班,全覆盖培训1376名村党组织书记,把乡村振兴、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空心房”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村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等纳入培训重要内容,市委书记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继续加强人才支撑,分2期培训220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
下一步,一是调优调强村级班子。研究制定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方案,结合村(社区)干部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情况,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综合分析,提前调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底前各县市区完成换届人选准备及提名工作。二是加强村(社区)后备力量选拔培养。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市属高职院校探索开展定向培养村(社区)干部工作,确保到换届时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并动态储备2名以上后备力量。二是严格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坚持政治标准,严格政治审查,突出抓好产业工人、青年农民、大学生、高知识群体等重点群体以及两新组织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指导帮助贫困村和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三是强化基层党建投入保障。强化县市区、乡镇(街道)在基层党建经费保障上的主体责任,保障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四是认真落实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实施“头雁工程”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集中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培训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
建议三:制度方面,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特色小镇风险防范机制、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
回复如下:特色小镇都是我市的建制镇,其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都相对完善,包括农业、国土、水利、医疗、教育等服务机构完整,土地流转目前还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一是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证书发放。截止目前,全市共向农户发放承包权确权证书83.1614万本,发放率达94.51%。二是完成信息平台建设。按照省要求,我市在确权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土地确权信息应用平台。目前市级平台和县级信息平台均已完成平台硬件建设、软件安装和数据导入工作,待省确定“互联互通”线路后,便可开始使用。三是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各县市区已建立了县有流转服务中心、乡有土地流转服务窗口、村有土地流转信息员的流转服务体系,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9个,今年发布土地流转信息400余条。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262.02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9.09%。四是健全调解仲裁体系。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我市加强农村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已有9个县市区按要求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成立乡缜调解委员会105个、村组调解小组1441个,配备各有级调解员、仲裁员3911人。全市今年承包地纠纷发生总件数1263件,已调处仲裁1247件,市域内未发生农村土地纠纷重大群体性事件。
建议四:生态方面,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回复如下: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岳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19年12月1日施行,督促开展建筑扬尘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下发整改通知书107份、停工通知书17份,对4家责任主体进行红黄牌警示;消减工业废气排放。建立工业窑炉管理清单,完成22个工业锅(窑)炉治理项目;对全市石化等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33家企业进行了整治;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机动车环检机构监管,全年审核打回不合格车辆13000多台次,启动城区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控设施建设。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一;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详查;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共排查企业64家;在重点区域增设168个监测点位,逐步做到各县市区土壤环境监测全覆盖。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市共投入配套资金1.3亿多元,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1.5%。扎实开展环境监测。按要求做好了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推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岳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控系统建设,进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
以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在编制村庄规划工作过程中,强化底线思维,村庄规划集中建房点避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为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村庄规划编制将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在各个环节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编制前深入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规划编制中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并公示,规划审批后及时将村庄规划纳入村规民约的机制,确保村庄规划符合实际符合民意,确保能有效实施。
感谢你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18日
承办负责人:左仕庚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周华玲 0730-8687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