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下旬以来,我区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各级基层党员干部纷纷投身防汛第一线,在这场人与洪水的殊死搏斗中,全区民政系统中涌现了一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先进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南湖新区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高鹏,南湖新区求索街道一名普通的民政工作者。在基层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依然保持爱岗敬业的那份初心。6月23日全市进入防汛Ⅲ级响应后,高鹏同志一直冲在救灾防汛最前线,用他的行动彰显着民政人的精气神。防汛第一天,接到命令后,他迅速带着两个年青干部迅速赶到南津港大堤防汛点,清路障、搭帐篷、搬桌椅。人手不够,他又临时充当电工,架线装灯,一直忙到天黑。由于南津港大堤交通管制,所有物资只能用快艇从水路接送,高鹏又临时当起了交通员,中午高温酷暑,他驾驶快艇,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十多天来,他一直奋战在抗洪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6月23日晚,暴雨导致圣安社区棚户区简易路被淹达三米以上,五户居民房屋被淹,得知消息后,月山民政办主任唐燕火速赶往现场,从泥泞的山路摸黑摸索着绕到住户家中做安全撤离工作,并组织居民转移。忙碌了一晚上,最终成功转移18人并安抚受灾群众,并解决安置群众的生活问题。
第二天一早,她又冒着倾盆大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摸灾情,掌握受灾群众第一手资料并上报区民政局,为民政部门及时慰问救助提供了有力依据。
巡查、摸底、报灾、救助……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了唐燕,早上六点多,三个社区各受灾点就有她奔波的背影;夜深了,她依旧坚守在各受灾点。
7月2日,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为切实保障居民财产安全,唐燕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二话不说拿起铁锹灌沙袋,豆大的汗水顺着脸颊一滴又一滴,她一直一锹又一锹地灌……直到百米长的子堤筑完,她才直起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龙山管理处民政办主任何利华是一名退伍军人,7月1日上午7点开始,龙山管理处郭镇街被淹,水位持续上涨,何利华立即和管理处的干部一起,淋着大雨,在郭镇街的两头拉起警戒线,实行交通管制,并派人在郭镇街两头值守,防止过往人员和车辆伤亡。忙完这些后他主动请缨,穿着救生衣在水中推着救生艇转移群众40多人。
暴雨过后,何利华和村(社区)部分民政专干又在郭镇小学搭建救灾帐篷,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起安排受灾群众的吃饭住宿问题。并和辖区的民政专干一道访问灾民的情况,统计灾民的受灾情况,他总是说一些安抚灾民的话,使灾民心中得到极大安慰。
从6月23日全市进入防汛三级响应以后,何利华根据管理处的要求布置各村(社区)根据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灾预案,及时将住在低洼地带的群众、住在危房户中的群众和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带群众的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群众,共转移群众582多人次,确保无一例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6月30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整个湖滨街道,暴雨肆虐达一天一晚之久,导致街道大面积农作物、道路、房屋受损,造成街道直接经济损失达308万元,117间房屋受损,农作物25公顷受灾,紧急转移群众50多人。
湖滨街道工委委员李海翔,这位才分管民政工作不久的新兵,冲锋在前,勇挑大梁,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经受住突如其来大灾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0日凌晨4时,暴雨如柱,面对灾情,李海翔同志迅速召集联点社区班子成员,经过简短会商与研究,一场抢险攻坚战就此打响。面对困难不迟疑,面对压力不妥协,李海翔同志身先士卒,冒着大雨,奔波于6个居民小区之间,针对各居民小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部署,并对几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亲自排查,果断组织转移,免遭山体滑坡所带来的人身安全损失。
次日,一夜未合眼的他不顾身体的疲劳,又辗转来到黄沙湾社区养殖户何继合家,因该居民房屋及鱼塘地势低洼,所承包的15亩鱼池水位不断上涨。李海翔一早到他家了解情况后,当机立断,第一时间与区民政局对接调来帐篷,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把他们一家紧急转移,安置在地势较高的救灾帐篷内。
据统计,在这次暴雨中,李海翔同志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50多人,无一群众因灾伤亡,当地群众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这样的干部够格”。
正是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才战胜了这次特大险情,取得了这次洪灾的阶段性胜利。民政系统的优秀党员们以民政人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抗击自然灾害的壮志雄歌,在风雨中竖起了一面面党员的光辉旗帜。
原稿来源:区民政局
图文编辑:杨晨牧 谢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