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甜酒飘香时

2011-01-10 15:19 来源: 【字体:      

冬日的黄昏总是阴暗得早些。寒风打着卷儿,催促着行人归家的步伐,远远的街灯与近处人家窗棂处透出的灯光交相辉映,透出冬日里暖暖的诱惑。

正在下班途中,步履匆匆之间,只听得一阵阵轻脆、嘹亮的叫卖声:“卖甜酒,卖甜酒糯米粉喽……”不由心动起来,也称得几两甜酒回家。还没进屋,馋嘴的儿子便嚷嚷开了:“妈妈,你是不是买了甜酒啦,我要吃,我要吃!”看着儿子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甜酒,我的思绪却飘到了遥远的儿时……

甜酒,又叫米酒,或酒酿。说是酒,其实是用糯米酿造的一种甜食。在儿时的记忆中,甜酒平时可是难得吃上的奢侈零嘴,一般只为过年待客之用,如果再冲个鸡蛋,更是难得的“上好佳”啦。因此每到年关,家中总少不得做上一些甜酒,就象过年熏腊肉、腌咸鱼一样。

记得腊月里,母亲总是早早就买回糯米预备着做甜酒。母亲先把雪白的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再用温热水把糯米浸泡5-6个小时,待糯米发涨后,直接倒入蒸笼里面蒸。看见蒸笼冒气后,两个多小时后,糯米饭的清香味儿随着汽体溢出时,就蒸得差不多了。只要轻轻地一掀盖儿,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每到这时,母亲总是先小心地盛出两碗糯米饭,拌上白花花的糖,给早已站在一旁垂涎三尺的我们姐弟二人过过“馋瘾”;然后再将糯米饭用铲铲出来,凉在筲箕里备用。等到热气散尽,凉透以后,才可正式进入制作甜酒的下一道工序。

蒸米饭只是头一步。此外在制作前,母亲还要在街上买几个上好的酒粬子,用于发酵。一个酒粬子相当于鹌鹑蛋大小,一般一个酒粬子,可制作一斤糯米的甜酒。把酒粬子用擀面杖擀碎了,成沫状,以待制作甜酒用。当糯米饭凉透以后,把酒粬子按大米的多少撒入到糯米饭中,拌和均匀;再拌入适量的凉开水,拌和匀了。再装入坛中,摁结实了。把糯米饭中间轻轻的摁个窝窝儿,窝窝里倒入点点凉开水,用塑料膜将坛封严实,再用棉被把坛包起来,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开坛喝酒了。只要一打开坛口,一股浓浓的甜酒香味儿扑鼻而来,满屋子都充满了香气。用勺儿掏一勺喝,那更叫一个“香”啊!每每到了这时,我和老弟就会埋头苦干,“互不示弱”:不消一刻工夫,碗里空了,心里暖了,身上热了,头上冒汗了,脸色红润了,真像喝醉了酒似的。

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再也不愁没饭吃了;甜酒,也不用等到过年才有。天气稍凉时,时常就会听得阵阵吆喝:“卖甜酒,卖甜酒!”但不知为何,我依旧十分怀念从前母亲亲手做的甜酒。母亲做的甜酒,醇厚,香稠,弥漫着我们童年的生活,也温暖着我们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