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个平台”推动 “三更要求” 的落实

2010-04-13 15:16 来源: 【字体:      

按照市委易书记提出的“三更要求”,口岸办结合口岸工作实际,充分为党员干部搭建“三个平台”,努力构建水陆并进的“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大发展”口岸开放格局,实现口岸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通过转变工作作风落实更严管理要求。我们着力创新学习方式,以“会”促学,以“训”促学,注重“三个结合”,强化教育“换脑子”,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夯实队伍基础,着力提升口岸工作效能。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利用休息时间,采取集中教育、集中辅导、召开座谈会、专题讨论、学习交流等形式,紧密联系口岸工作实际,查找问题、征求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学习、值班、考勤、宣传、调研、讲评”等六大机制,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如为适应“打造港口航运大市,促进物流产业兴旺,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举办了高级物流师培训班,组织机关15名同志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集中参加为期两年的高级物流师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统一参加国家高级物流师考试,培养口岸物流管理人才。举办理论知识讲座,邀请市委讲师团教授讲课。据统计:2009年以来,共集中学习12个工作日,出勤率100%,中心组成员作学习笔记3万多字。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所有干部都深入企业和联检单位进行调查研究,科以上干部全年不少于1个月的时间调研,摸实情、办实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港区治安问题,组织赴江西九江港、武汉阳逻港进行了“港口治安管辖专题调研”。在总结外地作法的基础上,我们将港区以内的治安由长江航运公安局岳阳分局管理,港区以外的治安由云溪公安分局管理,目前长江航运公安局岳阳分局已在港区联检大楼设立执勤室,并配备了五名干警进驻港区执勤办公。围绕扩大物流问题,组织到浏阳、醴陵等地就烟花爆竹营运进行调研,与浏阳、醴陵签订了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去年6月份以来,浏阳、醴陵的烟花鞭炮从城陵矶新港出口1万标箱。还专程赴宁波等沿海城市进行调研,与省内外商家洽谈,邀请宁波等沿海城市的物流企业负责人来岳阳考察,大力宣传推介岳阳港口、城陵矶码头,加强与企业间的协作,帮助城陵矶新港挖掘货源。围绕建设绿色通道问题,组织赴九江进行调研,学习外地作法,结合本地实际,已经拟订了《关于优化口岸环境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岳阳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与作风建设相结合。 围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在学习活动中,紧紧抓住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这个突出问题,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学习和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为重点,开展与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相结合的学习,要求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自学。制定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纪检组监察室负责,抓好每天机关干部职工上下班考勤,每周对机关办公电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周安排了一名党组成员总值班,一名科长值班,并且在办公大楼悬挂了工作去向牌,及时掌握机关干部每天的工作去向。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变“坐堂服务”为“跑腿服务”、变“随意服务”为“精细服务”、 变“盲目服务”为“科学服务”。今年以来,全办15名同志均未休过节假日,还人平加班13天,有效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加强口岸协调管理能力落实更具公信力要求。口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需要各单位的协作与配合。为加强口岸协调管理能力,口岸办迎难而上,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以服务促管理,强化口岸综合协调,进一步凝聚口岸系统合力。以建立协作机制促进交流。完善口岸联检通关的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作业规范,加强相互间的工作衔接、沟通与协作,形成口岸“大协作”工作合力,使口岸管理更加规范、协作更加高效。针对口岸执法单位的工作作风、廉洁公正执法等内容,坚持以走访、口岸网上调查、发放测评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群众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查处、有反馈。以畅通监督渠道促进交流。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聘请行风监督员,成立行风监督队伍,虚心听取意见;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邮箱,设置行风监督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深入船舶和企业,主动上门听意见、解难题,广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不断强化监督,创新监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以文明共建促进交流。在口岸系统开展 “岳阳发展我发展,我为岳阳促发展”活动,在春节、国庆、中秋等节日期间举办口岸系统文艺晚会、座谈会,组织拔河、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比赛,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加深口岸各单位和进出口企业之间的了解,使大家更加顾全大局、融洽感情、增强友谊、凝聚合力,推进了口岸事业和谐发展。

三是搭建实战平台,通过推进口岸大发展落实更高标准要求。对办机关党员干部注重锻炼“压胆子”,明确目标,强化责任,锐意攻坚,推进工作。对12项口岸大通关重点工程和口岸建设项目采取“项目代办、挂牌服务”,成立六个工程项目协调服务小组,每个班子成员负责1-2个工程项目,采取“人盯项目”的办法,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推进海轮航道开通实现历史性突破。为了推进海轮航道延伸至城陵矶,口岸办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往武汉向航道部门进行协调、加强沟通,在海轮航道延伸至城陵矶的专家评审会上认真作好汇报,争取支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确定4月28日在岳阳城陵矶新港举行海轮航道开通仪式。海轮航道延伸至城陵矶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彻底改变目前外轮进港“一船一报、一船一测、一船一议”的被动局面,原由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的外贸货物将改走水运,直达出口,对货物运输方式结构优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制约岳阳口岸直航的瓶颈将会彻底解决。同时,全面提高城陵矶至武汉段维护水深,由目前的常年3.7m提升至4.5m,将极大地提升城陵矶港区的吞吐能力,船舶通航效率不断增加,船舶载重吨位不断提高,全面降低物流成本。经专家测算,延长海轮航道至城陵矶后,可提高该段海轮通过能力1.16亿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5.66亿元。城陵矶新港开港迈出新步伐。口岸办克服人手少、事情杂、矛盾多、天气差等诸多困难,经过千方百计做工作,从省里争取资金820万元,有效解决了联检大楼的装修和办公用品设备添置费用以及相关的工作经费;先后20多次赴长沙、武汉汇报协调,积极做好新港开港验收工作;对新港联检大楼装修、办公用品设备添置、安全、检验检疫、监管等7个资质办理,联检大楼的营运与新港公司的网络等48项工作,涉及国家7个部门、省里8个委局、武汉长航等5个厅局和市直13个部门,口岸办不厌其烦,不怕坐冷板凳,进行科学周密分工和安排,按时间进度全部稳妥推进,确保新港如期开港,江西、九江新港比岳阳提前两年竣工、武汉阳逻港提前八年竣工、长沙霞凝港提前四年竣工,多次验收未通过,城陵矶新港一次验收通过。新港开港以来,仅半年时间,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4.8万标箱,其中烟花鞭炮出口1万标箱,特别是2009年10月份到12月份期间,新港集装箱吞吐量每个月达到了1万标箱。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投资1.1亿元的长航专用码头基地建设已完成工程地质勘测,正抓紧填土;岳阳至武汉231公里航道疏浚项目已通过国家交通部评审,总投资约3亿元的岳阳铁铺水域整治已全面展开,投资800万元的侯家湾码头栈桥工程,也在动工兴建;岳阳动物检验检疫隔离场第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作者系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