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母爱深处
前两日早起时天气上班时,天气晴朗,可天有不测风云,近午时却风雨大作。想起女儿早上出门时没带雨伞,于是带上伞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时往学校去的路上几乎都是接孩子的家长。
和女儿一起回家时,一时间狂风大作,女儿紧紧地拉着我,透过雨幕,我却看见不远处一个身材瘦弱的母亲弓着腰抱着自己的孩子,手中的雨伞早已被风不知吹到哪儿去了,但她此时也顾不上了,只是用自己的头和肩替孩子挡着风雨。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别让人感到的事,只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一种本能的保护,但也正是这种平凡的小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那种与生俱来的母爱。
没有大风,也没有大浪,生活依旧如此平静,雨过天睛后,孩子也许忘了风雨中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的那一刻,母亲也不会将这一幕刻在脑海里,但这一幕却让我将母爱二字诠释得如此深刻。
孟郊有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寥寥数语,将母亲对远行的孩子的那一份牵挂描绘得如此深刻,如此真实。
有人将母爱比作大海深不可测,其实在母亲们的心里,母亲其实很浅显、很简单,只是用心携着一份无波无澜的平静,一点一点走过孩子成长的岁月,看着岁月渐渐老去,将自己的满头青丝守成白发,面对孩子,母亲却依旧感觉是一种满足。
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终于有机会对母亲说一声谢谢了,虽然我知道任何的语言也不是足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然而我却真的想不出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感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将那种深深的母爱和满怀感恩的心情淋漓尽致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时间、空间在不断地变幻。
在村头,怀想已久的母亲面如枯叶,依旧在村头沉默,时间掠过村间,母亲的白发更白,远离村子的孩子此刻可也在怀想母亲?
在巷口,母亲正心神不定地张望,孩子没有依时归家,那份担忧写在脸上,铭刻在心里。
在家里,夜已深,母亲却悄悄起来,轻轻地将孩子蹬开的被子盖好,将裸露的手臂掖在被子下……
无数个定格,将这种母爱的天性刻画得如此生动。与生俱来的,便是为人母之后的那一种角色让天下的母亲都拥有的一种责任,一种心态。
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季节,是梅子黄时日日晴,抑或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但我却知道,不管它怎样变幻,那一份深沉的母爱却永远不会改变,在这个多变的季节,抬起头我只看见母亲满头的白发。
原来,历经岁月,我只给了母亲满头的白发,终于发现,面对母亲,我无以为报。(作者系城陵矶港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