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检验检疫局二○一二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岳阳检验检疫局坚持以“抓质量 保安全 促发展 强质检”方针为引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谋划,提出了“上水平、争一流、促发展、树形象”的总体思路,严格把关、创新服务,全力对接“四三六”工程,积极服务岳阳“四化两型”、“五市一极”建设,各项工作势头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检验检疫业务总量增长明显
截止6月底,我局共完成检验检疫2683批、货值1.69亿美元,较2011年同比分别增长15.5%和53.8%。其中入境检验检疫共1011批、845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1%和45.1%,进口增长以废物原料为主,达48.9%;出境检验检疫共1672批、844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和63.1%,出口增长以化工、机电为主,分别增长136.8%和144.8%。完成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1108批、12293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6%和23.6%。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625份、金额4181.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7%、55.8%,为企业减免关税约100万美元。
二、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抓质量,努力推进质量管理上新水平。一是提升宏观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政策调研,紧跟我市临港经济建设,先后就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棉花集散口岸、危险化学品出口向政府提交调研报告3份,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加强横向联系,与上海、南京、厦门等口岸局建立协调机制,为我市进出口货物通关疏通渠道。二是充分发挥质量统计分析作用。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分析,向市政府专题报送《2011年度岳阳进出口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三是以诚信管理推动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通过“法人约谈”、行业集中等方式,培训企业法人代表60余人次;推荐2家企业为“中国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并获批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引导效应。四是密切同市县区政府协作。稳步推进临湘市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初步纳入示范区的茶叶种植基地近5万亩、茶企15家。
(二)保安全,努力推进质量安全加新力度。一是加强口岸检疫查验把关。上半年共检出疫情5种、10批次,截获地中海实蝇、红火蚁、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力维护了我市生态安全。二是强化重点敏感商品安全监管。对8类进出口食品制定了118个样品756个项目风险监测计划,基本实现全覆盖。对首批3万吨美国进口国储玉米实施严密监管,确保顺利入库。检出不合格进口棉花10批,成功索赔20万美元,有效维护了进口棉企的合法利益。三是加强质量安全问题整治。开展进出口食品“潜规则”排查、出口珠茶掺假等专项问题整治18次,出动检查人员40余人次,发现不符合项21个,责令整改企业7家。四是扎实推进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明确4个100%目标,锁定115个重点排查点,出动人员170余人次,排查企业100余次,找出风险点50多个,有效排除了潜在质量安全隐患。
(三)促发展,努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有新作为。一是把握城陵矶口岸发展机遇,围绕港区服务下足功夫。全力配合做好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肉类、汽车整车指定入境口岸等申报工作。圆满地完成首船港澳直航船舶及货物检验检疫工作,为港澳直航常态化奠定基础。加强政策引导,促成首批4578吨进口棉花从城陵矶港直接进口,进口棉花、木薯干等业务有望长期落户岳阳。二是把握岳阳外贸形势,围绕特色产业下足功夫。提出“五步同进、两项提升”的思路,有效化解出口困局,实现以质量提升促进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危化品出口达3186万美元。支持资源类农产品进口,上半年累计进口植物油、大豆、玉米约20万吨,有力保障了我市油脂加工行业的持续发展。三是把握服务环节,围绕优质高效下足功夫。推出“就近申报”措施,进出口货物实现口岸与市区的通报通检。推出“直通放行”、“电子核放”模式,出口全流程缩短至1小时内。在进口棉花检验中,加班加点,高效完成了2000多个样品的抽样检验,又帮助解决了HS编码难通关问题,进口企业专程向我局送来《感谢信》。
(四)强自身,努力推进自身建设树新形象。一是扎实推进绩效管理。细化绩效考核方案,量化96条考评指标,明确责任部门,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二是探索业务管理模式改革。推出“业务归口、人员分组、定期轮换”模式,实现监管和放行分离,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增强实验室技术保障能力。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四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加强廉政风险评级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五是开展市文明标兵单位、省青年文明号、文明窗口创建,深入推进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
三、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提振精奋,依托职能、发挥优势,以更扎实的工作服务“四三六”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临港经济发展,配合省市做好城陵矶申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工作,着力完善口岸功能,提升港口辐射力和竞争力。
二是扎实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防疫情疫病传入传出,切实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确保国门安全。
三是继续支持资源类大宗农产品进口,发挥政策引导,促进资源类产品进口,重点抓好木薯干、棉花、大豆进口检验监管。
四是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创新绩效考核思路,科学优化机关管理方式,切实增强内部管理效能。
五是开展机关文化和标准化示范窗口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树立“质检为民,人民质检良好”形象。
二0一二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