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岳阳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晒出最新“成绩单” 首页

岳阳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晒出最新“成绩单”

来源:市交警支队 发布时间:2021-12-17 15:52

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成效评估新闻发布会召开

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区和市直各成员单位全面落实“全面系统、精准精细、较真碰硬”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职、担当实干、克服困难,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目标,逐步向“两年成常态”转变。在12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晒出了最新“成绩单”,一起来了解。

一年半以来,我市从供给侧、需求侧、管理类、智能交通优化管控等6个方面13个子类,强化整治措施。2018年至今,主城区路网密度由4.14增至5.13;通过实施错峰出行,高峰期可错开5000辆车;通过整治,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由15公里/小时提高至20公里/小时,平峰时段由20公里/小时提高24公里/小时,停车延误平均减少15%。

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指挥部副指挥长 市委副秘书长杜宇:交通拥堵由中度向轻度过渡,较好地抑制了交通运行状况继续恶化的态势,基本实现了“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目标,逐步向“两年成常态”转变。

2018年以来,市主城区共计投入建设资金近120亿元,新建道路84条120余公里,新增停车泊位近12000个,对67处重点部位进行交通微改造。随着西环线建成投用,青年西路、洞庭南路、联港路提质改造和北环线进入扫尾期,进一步完善了路网结构,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发布会上,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李劲松指出,将继续围绕服务“三区一中心”建设,按照“全民参与、规划引领、综合施策、远近结合”的治理原则,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强化路面管控、规范占道施工、推进绿色出行、完善市政设施、加强重点整治、推进重大决策,在治标与治本、补短板与严管理上持续发力用功,努力构建“安全、畅通、有序、绿色”的交通环境,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岳阳市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成效评估

一、 主城区交通特点

1.无轨道交通、缺少高架快速路,总体上为平面交通。

2.主城区建成区面积为129.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5.43平方公里,道路长度为437.88公里,现状路网密度为5.13公里/平方公里,与国标8相比偏低,与省内城市长沙6.5、常德7.5,株洲6.9相比,路网密度略低。

3.主干道分担率为57.8%,次干道分担率为24.6%,支路分担率为14.3%,由于路网结构不合理,导致主次干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4.绿色出行方式发展滞后:公交分担率为23%,偏低;无共享单车、慢行车道不连续。

二、 整治措施

一年半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以7号文件《岳阳市深入推进主城区交通综合整治行动方案》为核心的多项文件,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多项措施,从多维度对交通问题进行整治。这些组合拳有力地缓解了交通拥堵、提升了交通秩序,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

1.供给侧措施:(1)加快修建道路,(2)停车场建设,(3)立体过街设施。

2.需求侧措施:(4)错时上下班、错时上下学。

3.智能交通优化管控措施:(5)智能交通一期工程,(6)路面高效管控,(7)借道左转、配时优化、交通组织优化,(8)整治重点路段。

4.管理类措施:(9)深化文明劝导,(10)规范占道施工。

5.规划类措施:(11)核心区城市功能疏解及控制性开发,(12)公交优先与公交首末站建设。

6.机制类措施:(13)主城区道路交通精准指挥协同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

三、六类措施单项评估结论

1.供给侧措施

包括道路、停车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

评估结论:

2018年以来,新增道路里程84.4公里,路网密度由4.14增至5.13,在补足路网密度短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西环线和北环线的建设拉开了城市骨架,城市环线基本形成,为长距离跨区出行提供了快速通道,减少了对城区交通的干扰,为减少城区交通拥堵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凤桥北路建设加快了与高速公路的对接,提升了出城速度。其他道路建设完善了片区路网结构,改善了片区出行。开展了洞庭大道高架(琵琶王立交桥到南湖大桥)的规划、论证。停车场建设解决了学校周边、老旧社区周边、景区周边的停车难问题。由平面人行过街设施升级为立体过街设施后,减少人车矛盾,提升车辆通行速度,减少车辆停车次数。以苗圃人行天桥为例,彻底解决了南湖大道(市委路口至南湖广场)路段627米内无人车干扰问题,提升了通行效率。11月30日(人行天桥建成后)该路段早高峰平均通行时间为1.95分钟、平峰通行时间1.77分钟、晚高峰通行时间2.1分钟。与10月26日(人行天桥建成前)相比,早高峰通行时间为3.27分钟、平峰通行时间3.15分钟、晚高峰通行时间3.64分钟,缩短了73%的通行时间。

2.需求侧措施

包括错时上下班与错时上下学。

评估结论:

2021年9月1日之前,早高峰交通完全错开,晚高峰基本错开,高峰期可错开5000辆车,对于缓堵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9月1日之后,教育实施双减政策,延迟放学,导致晚高峰三峰叠加。须进一步优化错时上下学措施,避免晚高峰三峰叠加。

3.智能交通优化管控措施

包括智能交通一期工程、路面高效管控、借道左转、配时优化、交通组织优化、整治重点路段。

评估结论:

智能交通一期项目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实现了交通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可以在指挥中心监控路况、警力调度,实现了交通管理的远程调度。信号控制机接入指挥中心,可以实现远程调整信号配时。路面高效管控对于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有重要作用,加强交警对于路面突发状况人工干预。在9个路口、17个进口实施了借道左转。借道左转措施对于提高饱和交叉口的左转通行效率起到了显著作用。以花板桥路口为例,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7.6%、晚高峰提升3.8%。94个信号灯路口共细化配时方案690个,进行配时调整1900余次。进行了季度调整、分时段调整、节假日配时调整、施工期间配时调整、每日巡检配时调整、12345市长信箱反映问题的配时调整等,显著降低了路口的排队长度和延误时间。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专项整治,回应市民热点期待,提升市民满意度,对于提高该区域的通行效率、出行便捷性有重要作用。

4.管理类措施

包括文明劝导、规范占道施工。

评估结论:工作日每天182人参与文明劝导,对于减少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不文明行为有重要作用。减少了行人对于机动车流的干扰和人车矛盾,有利于通行效率的提升。各类工程围挡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以白石岭路为例,施工占道后,早高峰通行时间从23.9分钟增加至36.5分钟,增加52.7%,晚高峰通行时间从24.1增加至40.4分钟,增加67.6%。通过市指挥部下达的相关文件,统筹协调各类围挡施工的时序安排、工期要求、围挡面积、施工工序优化等,减少围挡数量、围挡占用道路面积、围挡时间。规范前同时开工的项目有56个,规范后为30个,对于提高通行效率有重要作用。

5.规划类措施

包括核心区城市功能疏解及控制性开发和定制公交和公交首末站建设。

评估结论:主城区核心范围集聚了80%-90%城市功能要素,功能区外迁可以有效减少核心范围车流、人流的汇聚,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有重要作用。以南湖新区管委会为例,实际数据表明每天减少南湖广场周边800多辆车的交通压力。定制公交服务3100人,开通1条大站快线公交,创新了公交运营理念,丰富了公交运行形式,是提升公交吸引力和公交分担率的重要抓手,但规模偏小,须进一步调研和优化线路。

6.机制类措施

包括主城区道路交通精准指挥协同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

该机制包括9项内容、46个措施。利用多种手段实现各部门协同运作、有效分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形成了指挥指令发出、指挥指令落实、交通情况反馈、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应急处置、日常工作运行的闭环工作机制,为实现城市交通管理一张网、一盘棋起到重要作用。

四、总体定量定性评估结论

1.定量结论:

(1)拥堵点数量

减少14个,整治前23个,整治后9个。

(2)平均运行速度

提升近一个等级。通过整治,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由15公里/小时提高至20公里/小时,平峰时段平均运行速度由20公里/小时提高24公里/小时。

(3)路口通行能力

通过借道左转、标线优化、掉头口位置优化、信号配时优化等多种措施,提高路口的通行车辆数,平均提升4%。

(4)停车次数

六大类措施的组合拳有效地减少了路口和路段的停车次数,8条干道停车次数显著减少,2条干道停车次数轻微减少,平均减少15%。

(5)停车延误

通过整治,高峰时段平均行驶1公里节省0.62分钟,平峰时段平均行驶1公里节省0.27分钟,停车延误平均减少15%。

(6)客观经济价值

根据我国行业标准《道路交通拥堵经济损失评估指南》,可计算高峰时段因缓解拥堵减少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岳阳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年收入约3.5万元,按工作天数240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可知平均每小时的时间价值为18.2元。主城区每天运行车辆数约32万辆,载客系数取1.1人,则机动车交通参与者数量约35.2万人。若每天单向通勤距离按6公里计算,则早晚高峰通勤共节省7.4分钟。所有机动车参与者每天可减少79万元的经济损失,按一年240天工作天数,每年共计减少约1.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此外,还减少因拥堵造成的燃油消耗、尾气排放等间接经济损失。

2.定性结论: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评估规范,交通综合整治成效可用一句话概括:道路交通拥堵由中度拥堵等级的下游水平提升至中度拥堵等级的上游水平,正在向轻度拥堵过渡。

总之,若不进行交通综合整治,交通运行状况将由中度拥堵等级继续恶化至重度拥堵等级。经过整治,逐渐向轻度拥堵等级过渡,较好地抑制了交通运行状况继续恶化的态势。可谓之,交通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并逐步向“两年成常态”转变。

当前主城区处于大建设时期,雨污分流、道路修建提质、供水管网改造、电力综合管廊、公交专用道施工等多个项目造成“处处围挡”“满城开挖”,抵消部分整治效果,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

五、存在的问题

(1)道路基础设施仍薄弱,路网密度仍不足。

路网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对比现状路网和规划路网可以看出,建设任务很重。快速通道(环线、对接高速公路、国省道的通道)未完全建成。

(2)大批量占道施工仍将持续。

尽管市指挥部采取出台文件、约谈、督查等多种手段规范占道施工,但是大型工程终究还是要实施,比如雨污分流工程、电力管廊建设、自来水管网改造、道路改扩建以及市政维修维护等多个项目,因此核心区范围内的通行能力仍将被占用。

(3)人口和车辆保有量仍将保持增长。

众所周知,车辆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增长速度。岳阳市全市平均每年增加3万辆、城区增加1万辆。因此交通压力仍将逐年增加。

(4)交通综合管理水平易退化。

交警的路面管控和文明劝导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尤其是早晚高峰、重大节假日、雨雪天气、占道施工期间,稍有松懈,则交通秩序混乱。

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良好的驾车习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管控,稍有松懈则退步。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涌现出交通管理的黑科技,如何引导市民正确使用是个长期的过程。比如借道左转,市交警支队通过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路面引导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仍有部分驾驶员借用多个对向车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六、建议

(1)进一步发展公交优先。

多种举措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尤其是扩大定制公交服务范围、服务人数,提升公交吸引力,从源头上减少小汽车出行数量。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规划建设长途汽车客运枢纽,建设集长途公交、市内公交、小汽车等交通方式的集散中心。

(2)进一步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善路网结构。

环线、高架、对接高速公路和环线的快速通道等骨架道路仍未建成。加速推进西环线南延、青年东路东连、白石岭北路等项目。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道路只有连成网才能发挥功效。现状有多个片区存在多条断头路,对于均衡分流交通压力有较大的制约作用,拉通断头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城市更新政策,完成25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加大支路建设,提高支路网密度,提高微循环,促使主、次、支的交通分担率更加合理,实现支路集散小区车流量,再汇集到次干道,最后汇聚到主干道。

(3)进一步谋划拉开城市骨架。

规划京广铁路东移,减少铁路对土地的分隔,完善路网结构,释放土地活力。

规划南湖大道、建湘路南延,加强与南部市域的联系,扩大主城区范围,吸引周边市域人口向主城区集聚。

(4)延伸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仅覆盖主城区94个主要路口,主城区仍有38个路口、330余条背街小巷、58条新建改建道路以及君山区、云溪区主要路口路段尚未纳入智能交通管控范围。尽快研究智能交通第二期建设,启动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