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非遗档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阳花鼓戏
编稿时间: 2022-03-08 13:50 来源: 岳阳市档案馆 
 

岳阳花鼓戏起源于清·嘉庆癸亥年间(1803年),主要流行于湘、鄂、赣三省邻近的数十个县市,岳阳花鼓戏原称花鼓子,因其艺人多出自岳阳(旧岳州府),故得名“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音乐主要从唱腔、过场曲牌与锣鼓点子及乐器与伴奏特点三个方面来说明。岳阳花鼓戏的唱腔,分锣腔和琴腔两种声腔。锣腔又称打锣腔,分正调锣腔和专用锣腔散曲。正调锣腔是岳阳花鼓戏的基本声腔,因音乐素材不同,又分南路锣腔和北路锣腔。南路锣腔抒情、北路锣腔悲壮。

岳阳花鼓戏,男女不分腔。男旦唱小嗓,小生用本嗓带小嗓。在唱法上,生、旦、丑仍有各自的特点,其道白除韵白、戏白外,以岳阳一带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流行于岳阳及湘、鄂、赣毗邻地区数县。岳阳花鼓戏脱胎于一旦一丑的“二小”戏。随后增加了小生一角,成了“三小”戏。随着剧目内容的丰富,在“三小”的基础上,发展为生旦净丑四行。净行扮演角色少,表演与一般小戏剧种略同,无明显特点。

岳阳花鼓戏《郭子仪拜寿》剧照   (岳阳县档案馆提供)

岳阳花鼓戏《许仙游湖》剧照   (岳阳县档案馆提供)

在发展过程中,岳阳花鼓戏广泛吸收岳阳民间小调、山歌特色,同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艺术因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质朴、吐字清晰,以伴代唱、以声传情,既善于表现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具有湘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和乡土气息。

湖南岳阳花鼓戏以湘北方言演唱,共有传统剧目123个。《补背褡》《雪梅教子》《三子争父》等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2007年,岳阳花鼓戏被国务院确认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岳阳县非遗展示厅(岳阳县档案馆提供)

岳阳花鼓戏流布图

 (岳阳县档案馆提供)

岳阳县花鼓戏申报视频  (导演:刘忠     摄像:王熙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