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8-2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6工作宣传专栏 > 财政深度 > 改革信息
 
财政改革信息第5期
编稿时间: 2016-05-11 10:39 来源: 市财政局 
 

财政改革信息

第5期

岳阳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5年8月28日

【政策传真】

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进一步加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落实好已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一是从2015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依法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以内(含20万元)扩大到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二是将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长至2017年底。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7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楼继伟部长强调,下一步财政部门要将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加力增效,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第二,加快PPP模式的推广运用。第三,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抓紧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改造;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第四,发挥好各类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第五,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抓紧推进营改增改革,推进消费税改革,抓紧完善资源税制度,积极推进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研究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继续推进专员办转型。

【工作速递】

财政部对我市财政“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考核验收。8月 18日,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王克冰率财政部“六五”法治宣传教育考核验收组一行,对我市财政“六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认为我市普法工作有特色、有成效,服务了财政改革发展。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煌陪同。据悉,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接受财政部考核的市州。(办公室高飞供稿)

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成立揭牌。8月26日,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市财政局举行。副市长宋爱华、省政府金融办有关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该公司的成立将有利于解决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为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开辟渠道,健全完善我市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为我市“三农”工作注入新动力。(办公室张弓供稿)

【改革动态】

7月20日至24日,我市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专题培训班。各市直相关单位科室负责人、市直融资平台分管负责人,PPP示范项目负责人、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分管副局长,相关股室负责人等57名学员参加学习。此次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组织得力,管理好。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建伍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要求学员珍惜机会,集中精力,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思考,融会贯通,增强效果。PPP中心派出专人负责班级日常学习管理。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派出2名老师全程带班服务,整个培训学习活动井然有序,务实高效。二是课程丰富,内容好。培训班围绕操作运用PPP模式这个专题,安排了打造PPP项目的法规解读与法律实践、PPP项目合同设计及合同谈判、PPP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等3门课程,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述PPP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运用。 三是讲授精彩,效果好。培训班授课教师来自知名律师事务所、东南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专家学者,在PPP领域都有较高权威和知名度,有丰富的学术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他们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思维活跃,见解独到,讲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精彩纷呈,既有理论探讨,又有案例分析,许多新观点、新理念、新视野、新信息,让学员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每堂课结束后,均邀请学员上台谈体会、作点评,分享学习心得,增强学习效果。四是学风严谨,纪律好。参加培训班的同志,大部分都克服工学矛盾,自始至终坚持学习。学员们学习热情高、钻研精神强,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互动;课后深入讨论,交流心得,撰写学习体会。整个学习期间,大家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委“899”规定、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培训纪律,展现了良好的学风和作风,树立了岳阳干部的良好形象。(PPP中心周尧供稿)

我市将全面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段等级税额标准。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批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段等级税额标准的通知》(湘财税[2015]21号)精神,今年上半年,由市财政局和市地税局具体承办,以市政府名义申报的《关于调整岳阳市中心城区及其他各县市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段等级税额标准的请示》获得批准,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经初步测算,新的标准方案执行后,全市每年将增加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5亿元。(税政法规科彭宏书供稿)

【县区改革】

平江县创新手段盘活国库资金。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困难,平江县综合运用定期存款操作、结余资金清理、“以存引贷”等手段盘活国库资金,使沉淀在国库里的“呆钱”变成了“活钱”。定期存款增收益。从2013年起,该县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财政支付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将暂不支付的各类资金集中起来,在商业银行进行3个月或半年的定期存款操作。近三年共操作36次,新增利息收入3993万元,并全部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利息收益比2014年排名第一的纳税企业上缴的税收还多332万元,且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结余资金全面清。组织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部门预算等范围内的结转结余资金开展全面清理,并制订方案,对1.53亿元的财政存量资金分别作出收回总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整用于同级科目其他项目等处理。通过清理,不仅促使用款单位加快了支出进度,且为调度资金促发展赢得了空间。上半年,合理调度资金1.44亿元,支持了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实事项目和产业项目的推进。“以存引贷”激活力。制定《财政公存款与县内金融贷款增长挂钩考核办法》,进一步扩大竞争性存款规模和比重,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县内信贷投放量。至今年6月底,平江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4.8亿元,比年初增长7.45%;贷款余额61.26亿元,比年初增长10.48%,首次出现县内贷款增幅高于存款增幅的现象。(平江县财政局刘湘平供稿)

华容县四轮驱动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一是重清查,促资产管理常态化。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开展一次资产清查,通过资产清查掌握单位资产状况,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今年以来,我们在清查期间中发现有26家部门单位在执行资产处置、租赁、转让、合同与收益管理上存在问题,通过县监察局对问题单位下达了《检查建议书》,责令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健机制,促资产管理制度化。出台了《华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华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华容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与收益管理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为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提供有效的规范性文件依据。三是建平台,促资产管理精细化。完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涵盖全县预算单位各类存量资产及资产变动情况,可随时监控各单位资产存量及变动信息,为全县资产数据的掌握提供可靠依据。四是严审批,促资产管理程序化。资产配置必须结合单位存量资产状况,合理配置。积极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使预算资金分配更加规范,资产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申报、核实、报批、评估、拍卖等程序和流程,阳光交易,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华容县财政局邓超供稿)

岳阳楼区财政管理注重依法与依规。一是强化财政运行管理,推动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六位一体”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财政监督模式,实行预算编制同步监督、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和监督成果综合运用的长效机制;三是规范重点项目支出,根据财力可能,实行“以事定钱、钱随事走、一年一定”;四是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重点加强城市建设项目资金“双控”管理,清理、整合、统筹财政专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引导与鼓励争资争项,力求各项资金逐年增长。重点关注与争取县级财力保障性等一般性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与卫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建立项目推进有来源,资金争取可对比,部门业绩重考核的长效激励机制。(岳阳楼区财政局易辉华供稿) 

【他山之石】

娄底市财政局着力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征求、整理各业务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从管理职责、设立调整、分配使用、绩效评价、信息公开、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修订完善《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思路是:对专项资金进行部门内和跨部门整合,杜绝“散胡椒面”现象;所有专项资金“先定办法,后分资金”,减少分配的“随意性”;减少专项总数,取消政策到期、政策调整、绩效低下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专项,严控并压减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整合目标接近、方向雷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做到“结构可调整,总数不增加”;严格实行“一个专项一个办法”,提高预算透明度,确保“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改革专项投放方式,变简单的无偿投放为股权投资、贴息补助和项目奖励等多种形式。今后,各类专项资金原则上70%必须安排用于保重点,30%用于统筹兼顾。同时,禁止在生产性专项资金中安排单位工作经费。(办公室肖双摘自湖南财政网)

【参考信息】

美丽乡村的建设要纳入国家视野

通过观察和体会,农村当然有“美丽”起来的优势条件,比如阳光、水、空气、植被等生态元素都是相对优质的,比城市要强许多。但经济发展的城乡差异又构成了乡村“美丽”的一个难点。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仓廪实而知美丽”。不首先解决温饱问题,不消除贫困,哪还顾得上“美丽”?经济发展是一个基本条件。

第二是文明教育。同样的人,有的环境意识强,有的就不够;有的人活得富有情趣,有的人就得过且过。最近我发现几位邻居家里开始栽花,庭院里五彩缤纷,再了解一下,发现这几家主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较高。我以前说过,没文化就是“将就”,有文化就是“讲究”。一个人不满足于吃饱喝足,讲究生活的环境、过程、品质、境界了,那就是文化含量提升了。这些都有赖于精神文明教育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

第三是人才队伍。总的来说,农业在眼下还不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虽然在很多地方已有了突破,出现了不少亮点,但较为普遍的低附加值状态,不可能吸引大多数乡村精英留守,向城市流失的人才更难以回流。人是主体,事总是靠人办的。如果中青年人才都走了,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美丽乡村”靠谁来建设?“美丽”了又有何意义?只是给老头老太们增加小福利吗?这就牵涉到更大的问题,即“三农”的战略定位和相关人力资源的培育和配置。

最后一点,就是国家的支持,包括国家对城乡一体化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建设总体规划。比如说垃圾。国家对城市垃圾是一直纳入管理的,但农村基本上靠自我消化。以前农村垃圾少,还好办,大多可降解成有机肥。但现在垃圾突然增多,特别是包装垃圾很难处理。近几年各地普遍建立垃圾桶、垃圾池、垃圾站,可以说治标有了效果,但离治本还很远。最后是填埋还是焚烧?由谁来负责收集和处理?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有管理的空白,或者说执行不到位。尤其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我们连城市也大多没做好。比如在街头和公园分类了,到终端又掺和在一起,变成了半截子的“烂尾工程”。这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光靠农民和地方政府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国家的投入和统筹安排。(综改办罗飞龙摘自6月5日湖南日报《对话韩少功——追梦美丽乡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