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扫码关注

监督一点通

巴陵风纪网手机版

关闭
扫码关注

监督一点通

巴陵风纪网手机版

巴陵廉评

莫让微信工作群“走形变味”

近日,一位基层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其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状态:多个部门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报到并传报相关材料;他的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门要带五部工作手机,里面是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系统要填报,所有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据人民网5月15日报道)

微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深受人们喜欢,微信群也凭借其便捷、互动、无纸化、痕迹化等独特优势被运用到工作中来。在微信工作群里,上级领导可以便捷的下达指令要求,下级可以随时汇报工作进度、请示问题,并且可以交流经验、分享信息,既减少了工作层级,又减少了会议,降低了行政成本。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现如今各种会议通知、工作部署、情况汇报、签到应答都通过微信工作群实现,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微信工作群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且随时面临主动或被动加入某微信工作群的可能,微信工作群遍地开花、各自圈地为战、过多过滥的现象普遍存在。

微信工作群对发布信息的人来说确实减少了不少事情,发一条信息,就算完成了任务。但是,鉴于微信群的信息流属性,与信息相关的人不得不随时关注群里的各种“加急件”,被@的,全部得@回去,否则,就要面临为遗落工作负责的风险,令简单快捷的工作群变成束缚基层干部手脚“枷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对干部进行痕迹化管理,不管是下村入户,还是在上级部门开会都要照一张照片发到工作群里,“爱表现”的干部借此假装摆拍各种下基层照片和加班照发到群里,换取领导表扬,工作群不知不觉成为了“作秀”的平台。

为何本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微信工作群,却变了味,走了形,成了干部的“微信负担”,其根本原因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怪。微信工作群只是工作手段,不是工作本身,更不应该成为工作的负担。否则,过去是满天飞的表格,现在是满屏红的工作群,技术的进步变更的不过是装“旧酒”的“新瓶”。

微信工作群成为一些基层干部的负担再一次证明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要让基层干部从微信工作群的绑架中解脱出来,必须要统筹工作平台,常给微信工作群 “瘦身”;加强微信工作群管理,规范微信工作群制度;强化群成员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群规群约;走好群众路线,巧用现代化技术。“锄头再多再好,不耕种也没有丰收”。好的工作作风+先进的技术手段才会如虎添翼;工作作风不好,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成为另类“包袱”和负担。(华容县纪委 谢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