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描绘清晰明了。产业转型升级在即,产业工人如何提升技能?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荣誉感?两会期间,长期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结合自身实践,纷纷建言献策,为打造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鼓与呼。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东方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吊装事业部部长殷翠平表示,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更多的建筑业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是当前建筑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促进传统建筑业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对助推传统建筑行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自身经历和行业现状,殷翠平建议,针对新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新型建筑产业工人新职业工种认定体系,完善教育培训、考核发证、上岗就业、技能等级考评管理等相关实施细则,对培育出国家级技能人才的建筑企业予以政策扶持和奖励。
2017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正式启动,一系列政策出台。凭借钻研技艺成长起来的一线代表委员们感触颇深。
“技能人才是联结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最后一公里’最关键最核心的劳动要素。这次我提交的关于‘完善推广新八级工培养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建议,就是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彭小彦表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国家尽快完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努力造就更多大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彭小彦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都需要以“中国精造”为目标,才能真正做到质量强国。
同样是一线工人,全国人大代表、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德烟机公司)金工车间FMS柔性制造线操作工符国强也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符国强认为,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需要系统化的培养。这便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职业教育要面向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发展前端,职业院校要积极面向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专业布局要精准对接产业结构,人才培养要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培养企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新型产业工人。”
当然,综合型高技能产业工人,不但要努力锤炼精湛的技艺,还要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发力,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城西水厂钳工班班长海水扎根供水行业近30年,身体力行践行着严谨求精、爱岗敬业、追求创新的工匠精神,在钳工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作为一名供水行业的生产一线代表,我将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认真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培养更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钳工技师。”谈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新身份,海水深感光荣:“今后我将提高站位,放开视野,将工匠精神融入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鼓与呼。”
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一直关注一线工人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建筑工人急需掌握新兴技术工艺的标准规范,以及新型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邹彬表示,现在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多,很多工友还只会一些基础工序,没有跟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步伐,就会出现“招不到人”与“找不到工作”并存的行业困境。要让培育的人才与行业需求相匹配,就需要培育好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专精特新工匠人才,可以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型的职业教育,加强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建筑工人以工程项目为依托,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下一步,我也会继续借助‘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载体,加强技能交底培训,同时联动更多的职业院校做好产教融合工作,引导更多的产业工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较真认真,把小事当成大事干,把这一行做到极致,为产业工人更好成长为大国工匠贡献青春力量!”邹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