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学期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正式施行

来源:人民网2022-07-27 10:28
浏览量:1|| | ||

  今年秋季学期,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正式施行——

  转变育人方式,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今年秋季学期,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正式施行,新一轮教学改革近在眼前。

  “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主要思路。如何将之落实到一线教学中去?7月中旬,由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的2022年湖南“省培计划”新课程新课标政策解读研修班在长沙举办,记者就湖南如何按照新课标要求,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采访了应邀授课的有关专家,以及参加研修的我省各级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教研员、中小学校长。

  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中心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多年过去,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国家层面厘清育人目标,校准改革方向,优化课程内容。

  据介绍,新课标制订历时3年,近300位专家参与,充分吸纳了国际成果和国家经验,强调站在课程育人的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育人方式改革,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精简课程内容、优化结构,做到减负增效,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考知识向考素养转变。

  “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培养核心素养成了各科人才培养目标重心。”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卓玉介绍,比如,化学课程提炼的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地理课程提炼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就需要教师减少一定比例的知识性内容教学,增加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创新应用能力。

  “讲授主义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指导组成员张华作了一个比喻,假如学生学篮球的时候,整整齐齐坐在篮球场上做“篮球习题”,而不是到篮球架下训练或打比赛,那么每一个人都认为是可笑的,但人们却不认为学数学的时候天天做“数学题”可笑,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丧失的根源。

  “要让教师像教篮球、排球、钢琴、舞蹈那样去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认知性学科。”张华认为,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设计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去思考与行动,亲身经历知识的诞生和应用过程,体验“创中学”的乐趣。

  “以往,我们深陷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怪圈,以致出现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现象。新课标聚焦这一顽疾下了猛药,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方向。”邵阳市绥宁县教研室主任肖祥健表示,新课标提出的育人理念,必将促使基础教育工作者积极研讨、创新实践,将新课标落实落地,真正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投身实践,转变育人方式

  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发挥学科综合育人价值?新课标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严华银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与学员们共同探讨新课标之下的教育全面转型路径。他建议,教师应认真总结课改培训的重点内容,遵循“学习”规律,将具体的目的和任务放入现场和情境中解决;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原则,实现“一个一个问题发现、分析、获得圆满解决”的目标;练好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新实践发现式教育、启发式教学。

  湖南省教科院教研员、特级教师刘亚雄认为,应从3个方面落实好教育改革要求,一是聚焦素质型目标,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二是把握好结构化课程的要求,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三是探索表现型课程评价,促进教学水平一致。

  “新课标改革不仅将立德树人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将能力培养拓展至全面发展的广度,对教师能力要求颇高。”安仁县教育局基教股工作人员贺桂平认为,新课程方案明确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基层需要更多专业教师来担当重担,也需要更多高质量培训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生产力,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深刻学习新课标,主动投身新课改。”攸县江桥中学校长彭放明表示,接下来将组织全校教师在考察、实验、调研、设计、策划、制作等教学实践方面提升素养,从根本上改变育人方式,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能力、学知识、学做人。(记者 余蓉 通讯员 袁利芬 任锦康 陈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