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委员: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

来源:人民网2020-05-24 00:00
浏览量:1|| | ||

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委员

提高脱贫质量和成色

本报记者 何 勇 申智林

“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成色,要在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的过渡期,确保落实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个不摘’。”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委员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靠村干部带头。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好机制、好做法,得到完善、延续和更好地运用。

李微微委员说,目前湖南省各级政协的4万多名委员,结对帮扶了6万多个贫困家庭,帮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贫困家庭充实家业、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在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还需要政府继续支持、政策继续强化,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爱,继续深化社会帮扶。

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委员

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赵贝佳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委员建议,要加快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防范研究,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刘雅鸣委员建议,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作为规划和建设农业“三区三园”的主要因素加以考虑。加强“三区”和高标准农田的排灌系统、人工增雨防雹能力建设,加大农田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在“三区”和高标准农田中科学设置苗情、墒情、虫情、灾情物联网监测设备,提升遥感监测应用水平,推动多部门数据共享,联合强化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任飞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当前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短板,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对接不精准,乡村文化人才缺乏。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吴为山委员建议,加强规划引领,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三农”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让优秀乡村文化深度融入乡村生活;推动传统古村落可持续保护和发展,为农村地区非遗传承人提供支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曾文明代表

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

本报记者 郑少忠 齐志明

“决胜脱贫攻坚,要始终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曾文明代表说,今年4月全市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赣南革命老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下一步要在对标对表抓落实的基础上,在产业、就业、住房、健康等领域出实招,以“绣花功夫”推进工作落实,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可持续、成色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曾文明代表认为,各地要开展相对贫困监测帮扶工作,聚焦相对贫困致贫主因,采取“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困难帮助解决什么困难”的办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代表

科技扶贫促绿色兴农

本报记者 苏 滨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几年,我们引导学校科研人员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代表说,贵州大学加强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校农结合,组织起一支爱农村、懂农业的农技推广队伍,组建12大特色优势产业服务专班,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贡献智慧和力量。

宋宝安代表认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科技扶贫能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方面高校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高校应紧盯技术支持,专家团队要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开展绿色产业扶贫,让农民稳定脱贫。”

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娟玲代表

有机旱作农业助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陈 凌

“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支撑,对于黄土高原许多农村而言,因地制宜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一条好路子。”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王娟玲代表说,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就是让地越种越肥,越来越健康,水、土、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的农产品绿色优质,发展功能食品(农业)产业,实现生产与生态共赢。

王娟玲代表认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要充分利用现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进行绿色升级改造;针对土、肥、水、种、膜等核心要素,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健康土壤培养、资源高效利用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并进行技术集成,完善标准化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人民日报》( 2020年05月24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