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集中养育农村贫困家庭孤儿

来源:人民网2020-01-10 00:00
浏览量:1|| | ||

湖南湘西州集中养育农村贫困家庭孤儿

给孩子一个共同的家(一线探民生)

核心阅读

在湖南湘西州,有这样一群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孤儿。他们失去了父母,但还有其他亲属。有限的家庭条件无法提供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对此,当地建成8家慈爱园,对725名孤儿集中养育,给了孩子们另外一个家。

自2015年以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先后建成8家慈爱园,集中养育725名农村贫困家庭孤儿。这些孤儿与福利院里的儿童不同,并非遭到遗弃,身体也无残疾,原本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属生活,每月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费950元。为什么要对他们集中养育?集中养育的效果如何?记者走进其中一家慈爱园进行探访。

为何集中养育

提供更好照顾和教育

小芳,父亲去世时她只有2岁,弟弟不到1岁,母亲失踪了,姐弟俩和年迈的爷爷奶奶全部靠30多岁的堂哥打工抚养。

小芬,失去父母时7岁,妹妹2岁,爷爷奶奶种田,她就在家带妹妹、做家务,高一时辍学。

小友,3岁时成为孤儿,一直是伯伯抚养他,因为性格顽劣,时常受到打骂。

位于吉首市的湘西州慈爱园建成于2015年8月,是湘西州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现有员工27人。这里至今养育了145名来自湘西偏远山寨的孤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慈爱园里的所有孩子都经过地方民政部门认定,并发放过儿童福利证。

“这些孤儿大多存在情感缺失、照料缺位、教育乏力的现实困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较差。”湘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慈善总会会长彭武长介绍。据民政部门统计,湘西州目前有法定孤儿1387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08人,孤儿发生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成绩普遍不好。很多孩子读完初中、高中后就外出打工或流浪。”彭武长说。

“相比于散居孤儿,集中养育孤儿,政府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与压力。而且有人认为,既然他们还有亲人,就不应该集中收养。”湘西州慈爱园园长张薇说,“这种心愿是好的,但在我们这样的贫困山区,客观条件决定了农村贫困家庭很难给孤儿足够支持,特别是教育方面。”

张薇说,园里每个孩子的监护人家里,她都去过,有的还不止一两次。“有的舍不得,有的是对我们不放心。我就反复给他们做工作,在征得孩子和监护人同意后,慈爱园会与孩子的监护人,还有县市民政部门签订三方协议。这之后,孩子才入园。”

眼前的小珊,说话斯斯文文。4年前她刚入园时,却不是这样。“慈爱园是非常有家教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文明、礼貌。”在一篇作文里,小珊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变化。

湘西州慈爱园集中养育的孤儿中,目前有87人在吉首市城区的中小学读书,57人在大学或高(中)职读书,还有1人参军入伍。小芳和小芬现在都是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小芳考上了定向“农技特岗生”,毕业后去乡镇工作;小芬在学习美术工艺设计,不仅当上了班长,还成了入党积极分子。

去年年底,张薇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张照片,照片上小伙子站着军姿,配了文字:我园当兵的孩子,因为表现突出已经转为士官。这个小伙儿,就是小友。

集体生活咋样

培养好习惯,学习有人管

走进湘西州慈爱园,楼外有草坪、凉亭、篮球场,楼内有寝室、餐厅、图书室、自习室、电脑室、乐器室、舞蹈室等。楼道和寝室内的墙上,贴着卡通图案,寝室里挂着淡蓝色窗帘,每张床上都放有毛绒玩具,阳光从窗口洒落,宁静温馨。

孩子们的床铺、书桌、衣柜和鞋架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有的寝室门楣上挂着“流动红旗”;每一层的楼道口都有“明星榜”,贴着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的照片;自习室的墙上,布置了“光荣榜”,孩子们获得的各种奖状,一张挨着一张,贴在那里。

“从3楼到5楼,分别安排了中学男生、小学生、中学女生居住。制定了楼层‘优秀行为规范’,每月一评比。”张薇介绍,慈爱园注重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每一楼层有2名辅导员,24小时值守,但寝室的卫生都是孩子们自己做。园里还成立了学生会,协助楼层辅导员工作。”

除了生活,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是慈爱园关注的又一件大事。

“一方面,我们安排专人负责与各个学校对接,请学校关爱孩子们。”张薇说,“另一方面,我们联系了大学生志愿者,周一到周五给孩子们统一辅导家庭作业。周末根据需要,一对一训练提高;寒暑假再进行系统辅导。小学部的孩子,每天做完的作业,都要交给楼层辅导员检查。”

小淞刚入园,期中考试考了70多分,爷爷很高兴,因为之前他只能考二三十分。园里每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张薇都记在心里。去年,州慈爱园有13名孩子参加高考,园里花了一周时间,帮孩子们认真选报志愿。最后,2个孩子考上本科,11个孩子上了高职。

慈爱园还会关注孩子们的兴趣拓展。每到周末,小芬会跟着志愿者在园里练习瑜伽;小珊则会去园外学习绘画。“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充实了孩子们的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张薇说,慈爱园已有多名孩子在市中小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获奖。

在湘西州慈爱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档案袋,里面装着他们的各种证明证书,还有奖状、作文、试卷……“尽可能多地为他们保留一些东西,将来也好有个回忆。”张薇说,园里还在二楼留了房间,给那些已经在外地上学的孩子,“节假日回来,这里还是他们的家。”

“我在这里感到很幸福,就像以前爸爸和爷爷还在时那样幸福。”现在长沙上高职的小斌说。

如何更好帮扶

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作为8家慈爱园中的示范园,湘西州慈爱园不管是在员工队伍还是资金保障、社会资源上,都有一些优势。但张薇坦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压力。

在孩子养育上,因为年龄分布不均、性格存在差异,如何保证每个人都不掉队,张薇和同事们还在努力。

对此,彭武长建议,政府要加强慈爱园机构和队伍建设,选配好园长,聘请好专业辅导员,强化员工学习培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慈爱园专业化、规范化、正规化建设,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慈爱园未来的发展,也需要更好保障。

湘西州民政局副局长罗贤兵介绍,按现行标准,当地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为950元,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350元。不管散居或集中,上级按每人每月拨付880元。这样,慈爱园每养育一个孩子,仅基本生活费一项,地方财政每月要开支470元。另外,慈爱园的建设费、运行费等,也都需要地方政府负责。湘西州是深度贫困地区,财政压力较大。

对此,彭武长认为,慈善事业并非政府一家的事业,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今后当地要做好政策引导和慈善文化宣传,鼓励更多资源投入到助孤行动中来。“比如说,现在我们8家慈爱园的硬件已基本过关,但是医疗、康复、心理疏导、上学、校外辅导、就业等,还需要更多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0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