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时光记忆到底是什么?

来源:人民网2019-12-15 00:00
浏览量:1|| | ||

  临近年尾,如果要盘点长沙这座城市在2019年里的荣誉获得,上个月荣登“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应该是每个长沙市民倍感荣耀的事。而且长沙已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首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单项奖”。

  长沙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它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市交通、楼群建筑、生活方式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有关,也和它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有关。“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镌刻着这座城市数十年的发展与变化,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那么,我们如何描述与这座城市有关的丰富多彩的七十年时光呢?

094053tdpt7vhvhvh2h7gx.jpg

1955年,长沙火车站(小吴门)的大门。

  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吗?

  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

  这是长沙老话对长沙城的生动描述。

  7.3华里只是今天很多人每天跑步的基本路程,6.7平方公里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对其中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的区域,70年前的人们一定预测过这座城市的变化,但恐怕做梦也不曾想到,70年后的长沙全市建成区面积会增加到567.32平方公里,整整扩大了84.7倍。

  是越来越便利的交通吗?

  建国之初的长沙仅有11辆公共汽车,还是以木炭为燃料的老爷车,而如今,全市276条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达到了226万人次,这还不算8000余台出租车每日接送的70万人次的乘客量。

  彼时的长沙,地铁更是一个科幻级的存在,而今天,这座城市的地铁运营里程已达538公里,日均客流量最高超过100万乘次。

  便利的自然不仅是区域内的交通——直通23个省会及直辖市的高铁,里程长达538公里的水运航道,年旅客吞量已经突破2500万人次的黄花国际机场,这些,都让长沙与全国各地、与世界实现了更加紧密的联结。

  是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吗?

  从百废待兴时的一穷二白,到跻身万亿俱乐部,这是怎样的一种变化?

  数字虽然不能说明一切,但数字确实可以说明很多——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87亿元攀升到2018年的1.1万亿元,实现了从百亿、千亿到万亿的历史性飞跃;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从建国初期的10%左右提升到2018年的30%左右,长沙以全省5.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湖南3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彰显了省会担当。

  长沙还是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的排位,从1978年的44位跃居到2018年的第14位;在省会城市的排位,也从1978年的第15位提高到2018年的第6位,成为省会城市竞争和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逆袭者”,被媒体誉为“黑马长沙”。

2.jpg

高果糖厂提质改造后的休闲广场。

  是人民生活不断的改善吗?

  1952年的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只有131元,农村居民则只有40多元,而到了2018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已经突破50000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也增加到了近3万元。曾经不可想象的私家车,如今百户城镇居民中平均已拥有69.2辆,农村居民中平均已拥有57.1辆。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6,在校大学生增长了262倍达到70.35万人,卫生机构数量增加了133倍,人均预期寿命也由70年前的不到40岁增加到了现在的79.5岁,贫困村更是已经全部出列。

  如果有人从70年前的长沙穿越而来,看到此情此景,感受到这些触手可及的变化,一定有隔世之感。

  是的,全国第10、中西部第一的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是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吗?

  新中国成立之初,长沙仅有2所高等院校,创新平台几乎为零,科技水平极低。而到了2018年,在长高等学校已经达到51所,另有科学研发机构95个,两院院士61名。

  这座城市的专利授权量超过2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3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2018年这一年,这座城市获国家级科技奖21项,占全省的78%、全国的7.4%,其中一等奖就有四项。近些年更是涌现出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磁浮技术等世界先进科技成果。

3.jpg

长沙智能终端产业园比亚迪电子项目规划年产8000万台智能终端设备和泛网络产品,是一流的电子类“超级工厂”。

  是越来越强劲的开放活力吗?

  截至2018年,全市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2202家;481家企业在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659个项目,投资总额累计超过了158亿美元;落户长沙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56家。

  长沙黄花机场进入“双航站楼、双跑道”运营时代,通航海内外145个机场,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46条、国际全货机航线6条,构建起辐射东亚、东南亚、南亚三大核心腹地,连接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航线网络,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可覆盖全球1/3的人口;中欧班列(长沙)开通10余条欧亚城市专线;湘品从长沙新港上船可通江达海。

  先后获批的黄花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让长沙的开放平台持续完善。

  这里拥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口岸作业区、2个特殊监管区、8个监管中心(仓),不久前刚刚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名单;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成功举办,世界计算机大会永久落户长沙。

  目前,长沙已与五大洲31个国家的5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214个国家(地区)实现贸易往来。2018年,长沙进出口总额达19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8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千多倍。

  每一项成就都足以震撼人心,每一项成就都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这些成就每一项都在描述这座城市的变化,但每一项成就都不足以描述这座城市的伟大变迁。

  但我们却可以透过它们,看到由它们赋予这座城市的别样的特征——

  这是一座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城市。

  这是“一带一部”的首位城市。

  这是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

  这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6.jpg

12月2日,长沙市芙蓉路上的银杏树还绿黄相间(上),到了12月11日,树叶已变成金黄一片(右)。实习生 肖琦玮 记者 王珏 摄

  这更是一座智能制造之城,一座文化创意之城,一座宜居幸福之城,一座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城。

  这座城市用7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的巨变。

  这座城市用7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七里之城”到“现代都市”的巨变。

  这座城市用7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的转变。

  这座城市用7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转变。

  回望漫漫来路,长沙曾“倒海翻江卷巨澜”。

  注目脚下行路,长沙正“快马加鞭未下鞍”。

  展望未来前路,已经连续12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长沙,必能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发展奇迹,为这座城市的人民,为三湘四水的人民,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记者 张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