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崛起 风正帆扬

来源:人民网2019-09-05 00:00
浏览量:1|| | ||

   6月29日,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开馆,市民在选购非洲工艺品。(资料照片)记者 徐行 摄

  2018年2月1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展示了多种境外商品。(资料照片)记者 刘建光 摄

   制图/刘铮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对外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立足“一带一部”,对接“一带一路”,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省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呈现出追赶式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注入了强劲动力。

  1 从“内陆保守”到“开放崛起”,开放理念极大提升

  70年来,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民树立世界眼光,打破内陆省份传统思维定式,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在对外开放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实现了从“内陆保守”到“开放崛起”的跨越。

  20世纪80年代,湖南出台加速开放开发8条措施,成立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设立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探索对外开放。1990年12月,湖南提出了对外开放开发的第一个总方针,即“以引进促改造、以外经促外贸、以开放促开发”的“三促”方针,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特别是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来湖南视察,对湖南改革开放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经济发展要快一点”的重要指示,全省迅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把对外开放上升到战略高度。

  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提出了湖南“一带一部”新定位,让内陆湖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湖南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确立了根本遵循。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定位为引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战略,擘画了新时代湖南开放发展的新蓝图。紧接着,湖南确立了“1+2+5+N”的开放崛起推进体系,明确了“一核两极三通道四个百亿美元项目”的重点区域、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开放崛起的“四梁八柱”推进体系已经全面形成,湖南开放发展吹响了追赶式跨越发展的号角。

  2 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夯实”,开放基础不断坚实

  在过去“一穷二白”的薄弱底子上,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开放基础全面夯实,为湖南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湖南高铁营运里程1730公里,居全国第四,覆盖全省10个市州,形成2小时高铁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725公里,跻身全国前5;航空建成8个民航机场,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6条,客运航线360条,实现了五大洲全覆盖;水运拥有1.2万公里内河航道,国家一类口岸岳阳城陵矶港通江达海;中欧班列开通10条线路,物流覆盖沿线30个国家,货物运输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湖南拥有16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123个省级园区,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开放平台数量居中部第一。“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声誉,长沙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张家界等旅游目的地享誉全球。

  随着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世界计算机大会永久落户长沙,湖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获批,湖南开放平台正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湖南开放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

  3 从“关门建设”到“拥抱全球”,开放合作迈向新台阶

  过去70年,湖南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合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湖南国际“朋友圈”从无到有,拓展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的对外贸易从1985年的319万美元到2018年的465.3亿美元,实现了跨越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破零倍增”“外贸综合服务”“融资服务”“外贸新业态”“四个百亿美元项目” “万企闯国际行动”等系列举措相继实施,湖南外贸进入高速增长期。今年7月,湖南外贸总额422.2亿元,同比增长78.1%,创单月外贸进出口额历史新高;1至7月份出口增长63.1%,增速全国第一。

  从1981年引进第一家合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开始,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来源日趋广泛,战略投资者明显增多,1/3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湘有投资,湖南实际利用外资已经从1983年的26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61.91亿美元。

  世界舞台上,随着华菱并购FMG、中联并购CIFA、三一并购普茨迈斯特、楚天并购ROMACO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并购,1570多家湖南企业走进9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境外合同投资233.82亿美元,稳居中西部第一。

  刚刚成功举办的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共有53个非洲国家及10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参会,推动签署81项合作文件、成交200余亿美元。许多参会的非洲朋友对中国中部地区的发展感到非常震撼,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非洲带来了许多机会,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湖南正在加速“开放崛起”中“拥抱全球”。

  4 从“相对封闭”到“优质高效”,开放环境优化升级

  70年来,具有开放优秀基因和优良传统的湖南人,虽地处内陆但跳出湖南看湖南,以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办法营造开放环境,实现了从“相对封闭”到“优质高效”的跨越。

  特别是近年来,湖南深入开展“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积极进展。深入推进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湖南成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新模式试点的省份,备案新设外资企业占比超过99%,企业登记普遍缩短至3至5个工作日,创造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江华速度”“望城速度”。全面开展口岸提效降费工作,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实施方案,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压缩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清理口岸收费并向社会公开,通关改革深入推进,单证审核量从86种降至48种。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报关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超过国家规定年度目标。2018年,全省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实现“37证合一”。《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长沙在全国城市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到第九位,其中软环境指数居全国第二。

  答记者问

  消费成为经济平稳运行“压舱石”开放型经济呈追赶式跨越发展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实习生 张移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消费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口岸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当前外贸领域有什么新做法?9月4日召开的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开放崛起专场)上,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省政府口岸办主任杨中万、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越、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心球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消费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一是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0年的7亿元,增长到1979年的80亿元,到2018年已达1.56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9%,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二是消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法人单位10745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26个,流通综合体600个,农贸市场近4000个。

  三是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2018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1.1万亿,同比增长27%。智慧消费等消费新形态快速发展,社区团购等消费新模式日益活跃。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我省有52个县进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四是消费转型升级趋势加快。大众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实物消费中,化妆品、通信器材和电子信息产品、家具等升级型消费快速增长。

  五是高端消费品的进口渠道不断畅通。长沙进口药品、进口水果、进口粮食等口岸以及岳阳城陵矶汽车进口指定口岸,正在积极扩大汽车、水果、水产品等进口。

  问:湖南作为内陆省份,70年来口岸开放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口岸开放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口岸开放体系,全省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14个口岸作业区,各类口岸及口岸作业区数量居中西部前列。依托一类口岸,不断叠加国家特殊开放政策和开放功能,到目前为止,我省已申报建成了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药品、粮食、汽车整车、肉类等9个指定口岸。

  国际通道持续拓展,口岸功能效益加快释放,口岸进出境人数持续增长,口岸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口岸功能区域逐步成为外贸新增长点。2018年,全省航空口岸进出境人员281万人次,比1991年的2.5万人次增长110倍,稳居中西部地区前列;2018年,岳阳城陵矶水运口岸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标箱,同比增长19%,成为增长最快的内河口岸之一;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贸业绩连续两年翻番,2016年为22亿美元,2017年为45亿美元,2018年为90亿美元。

  问:湖南外贸逆势上扬,保持长期快速增长,湖南对外贸易采取了哪些新的做法?

  答:我省积极解决外贸企业“不会做”“没钱做”和“国际市场开拓难”等一系列难题,形成了外贸发展六大举措,即“外贸破零倍增”“外贸综合服务”“外贸融资服务”“外贸新业态”“四个百亿美元项目”“万企闯国际行动”。

  以“外贸破零倍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进出口实绩为零的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指导进出口有实绩的企业实现成倍增长。

  针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设立政府风险补偿金共担风险、合理增信,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无需抵押的出口订单融资、出口退税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三单融资”政策,积极拓宽外贸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并扎实推进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湖南高桥大市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岳阳城陵矶平行汽车进口试点等多种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湖南外贸注入了新动能。

  积极培育打造“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海关特殊监管区”“新引进外向型实体企业”4个百亿美元级项目,为湖南外贸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大力实施“万企闯国际行动”,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湖南对外贸易的朋友圈。

  问: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湖南招商引资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答:湖南从1981年引进第一家合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开始,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来源日趋广泛。1983年,我省实际使用外资为26万美元,预计到2019年底将突破178亿美元,增长近6.8万倍。截至今年7月,我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00亿美元,累计审批(备案)外商投资企业达14303家,在我省有投资的国家(地区)逾70个。

  截至2019年7月底,在我省投资并存续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3家。

  问:湖南“走出去”实现了长足的发展,请问“走出去”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答:近年来,湖南企业积极出击海外,通过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工程总包等方式实施了一大批优质的海外项目,彻底打响了海外湘军品牌。目前,我省经商务部门备案在海外投资的企业1578家,实际投资额127.76亿美元,涉及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30多亿美元,派往海外工作的劳务人员超过10万人。

  “走出去”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获得海外技术、市场、管理等优质资源,吸收融合后实现了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开拓,带动了省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促进省内实体投资,通过“走出去”能够加大对国内生产环节的需求、形成国内新的投资点,同时国内资本的输出为外国资本的输入创造条件与机会。三是促进省内居民的海外就业,通过“走出去”能够创造大量的海外就业机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经商务工的湘籍人士超过20万人。(记者 周月桂 实习生 张移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