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竞选家委会成员,家委会成‘拼爹会’”“为孩子被特殊照顾,家长争抢家委会名额”“家委会沦为学校收钱机器”“家委会变身名利场成学校附庸”……近年来,有关学校家委会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引发“家长应怎样通过家委会参与学校教育”的社会大讨论。
对于这一教育热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令人欣喜的是,长沙正在探索新模式,对家委会的工作从政府层面进行引导,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指导,家委会成员由“义工”变成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蜕变成教育者。
A 调查
孩子眼里的家委会就是“义工”和“志愿者”
“你认为家委会是干什么的?”近日,记者就此问题在长沙市多所学校采访中调查了上百名学生。“义工”“志愿者”是获得最多的两个关键词。
孩子们列举了一些理由:“我们班上开运动会或者举行比赛,家委会的家长就会送水送牛奶”“我们班上要布置班级,家委会家长会帮忙购买一些材料”“我们去义卖或者到外面参加活动,会有一些家长帮忙组织或者陪同”“我们上次去参加篮球比赛,家委会家长开车接送”……对家委会家长的工作,孩子们都给予了高度点评,表示“辛苦家长了”“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服务大家”。
组织“义工”和“志愿者”,显然只是家委会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然而,家委会到底应该在家校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作为家校深度合作的受益者,芙蓉区区级家委会成员李冰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我的大女儿是一个特殊孩子,与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如今,她在班上融合得特别好,孩子们也学会以平等的视角去共处,这正是家校合作的产物。”李冰表示,这五年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会和她一起想办法来应对。与此同时,她从普通的家长成长为能够为融合教育做出点滴贡献的践行者,“我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许多特殊孩子家长和普通孩子家长,将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让更多家长明白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也在积极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B 探索
政府职能部门引导,成立区级家委会
家委会不仅是服务者,更要成为家庭教育引导者。
李冰所在的芙蓉区教育局首届家长委员会是半年前成立的,由17位来自各行各业、经各个学校推荐的热心家长组成。事实上,在区级教育局层面成立家长委员会,开了全省先河。
芙蓉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小红表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协调、合作。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有温度的教育共生体,是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芙蓉区教育局首届家长委员会的初衷。
穆合义是芙蓉区教育局家长委员会主任,半年多来,参与了芙蓉区教育局组织和中小学开展的多个活动,俨然成了“助理教育局长”。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的一个电话:燕山小学二年级一位学生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在班上和数学老师关系不和谐,已经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但是又不敢直接找老师,怕老师误会,更怕老师为难孩子。”穆合义说,家长把希望转移到他这位家委会成员身上,他感受到的是自豪和欣慰,同时也是责任和动力。通过调查和走访,穆合义发现老师没有故意冷落学生,是几次的课堂批评给孩子带来了误解。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了这名家长,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目前这名学生已经恢复了自信。
C 成长
家长当出新高度,从“义工”到“教育者”
“我们的家长绝大多数不懂得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我们的社会也没有这样的家长培训学校对家长展开培训。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各种书籍,以及网络上流传的碎片化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还有许多家庭放任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瞎混,导致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穆合义说。
那么,家庭教育以什么方式走进学校,家长又如何参与学校事务?对这些家委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再仅仅围绕自家孩子班级那点儿事情,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全区,在家庭教育领域研究出一套适合全区家庭教育的方式,给各个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给出最合适的办法,做出最精确的指导。
育才东屯小学校长张宏军说,他们学校的家委会负责学生食堂的家长每天都会去食堂检查工作,并将菜谱和食堂的工作场景拍照发给全体家长,收集家长意见并及时向食堂主管老师进行反馈;2018年学校搬迁,五次空气质量检测和两次校园安全巡检,家委会组织了几百名家长参与;家长进课堂听课、家长参与课后三点半服务已经成为了学校常见的场景。“家长力量也将成为新时期推动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张宏军点赞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