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村 全面开花——岳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入提质“快车道”

来源:岳阳日报2024-06-07 09:32
浏览量:1|| | ||

  广袤乡村,潜力无限。

  品一口白玉丝瓜,清香甘甜;来几粒益健蓝莓,酸甜爽口;尝几颗清水葡萄,甜美多汁……

  在岳阳,乡村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农业特色品牌如雨后春笋正拔节生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高位统筹、攻坚推进,实现了从起步发展到高速发展、从点上突破到遍地开花的华丽转变。

  推动集体经济区域领跑,是今年全市部署开展基层党建“双提双增双创”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岳阳科学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逐村明确发展目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发展新模式 实现新突破

  走进平江县浯口镇田湖村丝瓜种植基地,田垄间葱郁的瓜藤沿着架子爬上枝头,绿如翡翠的叶蔓间绽放出朵朵黄花,一条条润泽饱满的丝瓜点缀其间。

  “我们这里的丝瓜每天新鲜采摘后,装车统一送往长沙红星大市场,基本上供不应求。”田湖村党支部书记江林介绍,这里的白玉丝瓜品相好、光泽度高、口感清香甘甜,在市场上卖得起价,很受欢迎。

  依托于白玉丝瓜等特色种植产业,去年田湖村集体经济已突破50万元,带动近20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依托党建引领,该镇以田湖村为核心,通过联合周边大备村等10个村庄,打造“白玉丝瓜”产业联盟,采取“政府引导、村级入股、田湖合作社运营、产业带头人管理、农户出工”的运营模式,由联盟统一管理和销售,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产业联盟在技术上给予我们支持,并且进行统一销售,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难题。”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江景奇自己就种植了6.5亩白玉丝瓜,“刨去人工和生产成本,一年有4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老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田间地头到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浯口白玉丝瓜已成为该镇以产业促乡村振兴的“致富瓜”,全镇丝瓜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

  “我们将依托产业联盟,鼓励支持更多村加入丝瓜种植,提升亩均效益,做大比较优势,让白玉丝瓜品牌越叫越响。”谈及未来发展,浯口镇党委书记游国贤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平江县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村村创业·家家致富”行动,实施以“创建十个特色产业示范片、打造百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培育千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万户群众增收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培育新业态 激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年以来,以开展基层党建“双提双增双创”行动为契机,汨罗市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创新模式路径、培育新兴业态,推动集体经济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满山果香,沁人心脾。在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益健蓝莓生态园,一颗颗蓝莓果压弯了枝头,村民们正忙碌有序地进行采摘、分拣、封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该蓝莓生态园占地近10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园区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自从村里有了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产业饭。”西长村党总支书记胥献军说。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西长村深入挖掘乡土特色,大力发展村级产业。四季花海、栀子花产业园、蓝莓种植基地、富硒米厂等,每年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交通物流,一直是制约村级产业发展壮大的突出因素。“我们农产品产量虽大,销路也不愁,但从村里运出去不方便,运输成本偏高。”胥献军说。

  而这一难题随着“客货邮”的出现迎刃而解。“客货邮”改变原乡镇二次分拣模式,通过通乡巴士让快递下乡坐公交、农货出山搭便车,打通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节省配送资源,加快配送速度。

  “现在,我们村里的农特产品可以做到当天下单当天发货,农产品出村在效率上有了保障,在运输成本上也有所降低。”胥献军表示。

  在距离西长村40公里的桃林寺镇亦仁村,村集体经济有着不一样的增收渠道。

  该村依托“小田改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力探索出“党总支+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的流转经营模式。种粮大户每年需向村集体主动支付每亩50元的农田长期管护资金,这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

  开辟新路径 催生新动能

  汨水欢歌入洞庭,新墙河畔果飘香。从汨罗江到新墙河畔,一根葡萄藤,见证了清水村的发展历程。位于新墙河畔的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有着多年葡萄种植历史。“新墙河红提子”红遍大江南北。

  今年来,清水村坚持以葡萄种植产业为核心,以现场采摘和观光旅游为重点,持续强化党支部联农带农发展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加鼓起来。

  “这批葡萄即将在7月初上市。”走进清水村温室钢架大棚种植基地,只见一串串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嫩绿的像绿翡翠,紫红的像玛瑙,大棚内果香阵阵。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清水村现任7名村干部中,有5名是种植葡萄的“土专家”。2023年,清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10万元。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

  而在此之前,清水村葡萄种植也曾经历“阵痛”。“这些年,虽然村里的葡萄种植户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是单打独斗、分散经营,在销售价格、抵御风险方面没有优势。”清水村党总支书记李大树说,后来,他们通过参与新墙镇优质葡萄合作社,实行抱团经营,并在村里修建高标准的温室钢架大棚,加上对葡萄进行品种改良,葡萄种植产业在村里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为充分利用葡萄藤下的空闲土地,清水村在园内还探索出“藤上挂果、藤下种椒”的金点子。“藤下青椒没有阳光暴晒,光照度恰到好处,无论品相、口感都很好,大幅提升了大棚的经济效益。”李大树介绍。

  当前,清水村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开展生态采摘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岳阳新墙葡萄旅游文化节”,借助全域旅游来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

  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挖掘新潜能,实现新增长。当下的岳阳,“岳字号”农业品牌群星闪耀,湘阴樟树港辣椒、岳阳王鸽、六门闸风干鱼、华容芥菜等闻名全国,浯口白玉丝瓜、益健蓝莓、清水葡萄等新兴特色农业品牌后劲充足,村级集体经济已成聚势提升之势,走上加速提质发展的“快车道”。

  乡村蝶变满目新,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处处可感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2023年,全市1631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村均收入突破20万元。其中,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村集体数量比2022年增加557个,50万元至100万元村集体数量增加183个。

  今年,岳阳将进一步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持续加大对乡村产业和集体经济的投入扶持,大力推广“党建+电商”、居间服务、红色文旅、物业经济、“优先股”入股优质企业等稳定增收路径,力争集体经济村均收入突破25万元。

  可以看见的是,在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下,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巴陵大地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