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吹响“集结号”

来源: 【字体:

航拍洞庭湖

洞庭湖中江豚戏水

生态环境今胜昔,洞庭“豚”飞化作浪。

4月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和生深入长江、洞庭湖流域巡河巡湖。船行至岳阳县鹿角水域时,三五成群的江豚跃出湖面嬉戏的场景,让众人把目光都聚焦在这群追逐浪花的可爱的“水中大熊猫”身上。“这是近年来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成效。”刘和生欣慰地说。

据岳阳市环保局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洞庭湖7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由76.2%提升到85.7%;湿地保护率76.6%,越冬水鸟数量列近10年之最,洞庭湖江豚也基本稳定在100-120头之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305天,优良率达83.6%,同比增加21天,提高6%,增幅居全省第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发展与保护的终极命题上,岳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去年以来,全市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把洞庭湖生态治理作为岳阳生态建设的“晴雨表”和“重头戏”来抓,在打赢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着力构建生态发展新格局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集中攻坚 14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销号

春暖花开,走进洞庭湖边的南湖新区原湖州砂石堆场,你会发现昔日堆满设备、车辆的杂乱场地,已经披上新绿。通过采取撒草籽和补植苗木等措施,这个湖边的砂石堆场如今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亲近洞庭湖的好去处。这只是岳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对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各项要求的一个缩影。

去年国庆期间,岳阳启动“洞庭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月”行动,相关领导和有关单位不放假、不休息,坚持问题导向,挂图作战,集中精力抓整改,作为全省整改任务最重的市州,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岳阳市20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中,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20处、关停砂石堆场44处并全部复绿、取缔粘土砖窑87家、退养洞庭湖区养殖场2513户79.8万平方米、君山公园后湖和采桑湖生态修复等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14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351件全部办结。全市整改成效收到环保部华南督察局和省里的高度肯定,省里对我市整改评分为100分,全省并列第一。

今年来,岳阳市加力督促6项未销号问题整改,全市6个市级环保专项督查组,保持每月一次以上的督查调度频次,发现问题及时跟进督办。3月29日,主要收集县城河西片区生活污水的华容县麻浬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建设项目进入全面通水试运行阶段。至此,华容县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4万吨。麻浬泗污水处理厂运营经理王永红说,项目投产将大大改善华容河水环境,为华容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岳阳市境内长江、洞庭湖有43处排污口,其中生活排污口26处、工业排污口13处、混合排污口4处。目前,所有排污口实施一口一档案,制定《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行动整改提升工作岳阳市整改方案》。”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底前,将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的全覆盖。

民生福祉 打赢洞庭湖环境治理攻坚战

生态福利,也是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城市的宜居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随着东风湖新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东风湖水体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去年底东风湖水质已由劣V类恢复到IV类,东风湖上湖已建成800米景观带。家住湖东小区的李女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现在好了,新建的景观带成了我和孩子每天小憩的好地方。一个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东风湖新区更令我们憧憬。”

洞庭天下水,大江大湖是岳阳的独特优势。去年中央开展环保督察之后,资源利用也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但全力把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好、保护好,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表现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

今年2月9日,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岳阳市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整治、城乡生活污染治理、船舶污染防治、饮水安全、沟渠清淤疏浚、黑臭水体治理、湖区采砂秩序整顿、湿地生态修复、血吸虫病防控、重点片区治理等11项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提出在洞庭湖区域上下游同治。在上游来水达标的情况下,到2020年,全市湖区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削减11%、12%和10%以上,区域内主要流域和东洞庭湖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以上(总磷≤0.1毫克/升)。

面对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严的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越来越高的呼声,岳阳将突出重点,保持“攻营拔寨”的态势,扛稳压实责任,强化“守土有责的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硬仗硬结。

(记者 周小平 摄 范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