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把岳阳建设成为现代旅游热市,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大肆兴起。节假日,城市居民渴望走出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给城市居民节假日提供了好去处。我市淡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产地之一,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优越的资源条件激发了休闲渔业的潜能,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能的产业在我市迅速发展,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视线,成为拉动我市渔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休闲渔业是利用渔业水域资源、渔业设施、渔业生产工具、渔产品等,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的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给人们提供体验渔业活动、领略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陶冶情操、尽享钓鱼之乐食鱼之美的一种产业。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它把渔业生产、旅游观光、垂钓娱乐与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渔业增产和渔民增收。休闲渔业的发展,调动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水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市休闲渔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君山区、岳阳楼区、湘阴县等地,最近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实地考察,对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我市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的休闲渔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有近二十年历史。休闲渔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在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加强服务,规范管理,我市观光休闲渔业逐步从城市郊区向全市延伸,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从单一的养殖向垂钓、餐饮、休闲等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渔业、旅游业、服务业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都市型渔业新格局发展;三是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正向与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联姻,打造休闲渔业旅游景点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现有休闲渔业场所654个,垂钓总水面8.5万亩,其中集垂钓、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的垂钓590个,安排就业4700余人,年接待休闲人数55余万人次,全市休闲渔业产值达1.3亿元。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地方拓展休闲渔业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全市的休闲渔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养殖垂钓型。这是我市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发展最早也最为普遍、数量最多、垂钓面积最大的经营类型。它的特点是利用池塘、水库、中小型湖泊等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为主,放养鱼种均为斤两鱼种和部分成品鱼,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小范围提供餐饮服务。比较其他类型的休闲渔业其特点是投入成本少、见效快。这是我市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中发展最早也最为普遍的一种,分布范围最广,占全市休闲渔业的90%以上。有“长沙后花园”之称的湘阴县有这类休闲中心110个,涉及面积7758亩,2008年垂钓起水的鲜鱼有5428吨,安置员工812人,仅垂钓起来的鱼和市场上同类鱼价值相比,渔民多增加2172万元收入;毗邻的汨罗市也有78处休闲中心,面积5260亩,年垂钓起水鲜鱼655吨,总产值1574万元,为渔民增收897万元;岳阳城郊的岳阳楼区有109个、养殖垂钓面积8200亩,占该区养殖面积的54.6%;同样是城郊的君山区,垂钓休闲的农家58户,集中在岳华公路沿线,鱼池有近16000多亩,占该区总水产养殖面积的22%左右,均以此方式经营。如近市郊的岳阳县麻塘镇张凤鸣休闲垂钓中心,养殖面积180亩,其中35亩用于垂钓,养殖的成鱼提供给垂钓池塘,年垂钓成鱼25吨左右,产值45万元,同时小范围提供餐饮,收入1万元左右,年盈利20万元左右。
这种类型的垂钓休闲去年共接待垂钓爱好者约4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6000万元。这是我市休闲渔业发展最早,目前最普遍、数量最多、垂钓面积最大的经营类型。
(二)休闲垂钓型。它的特点是有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所,不进行养殖,垂钓鱼大多是从外地调入的商品鱼,集垂钓、娱乐、餐饮为一体,它是我市发展的重点和亮点。
目前,与城区仅一湖之隔的君山区有岸芷汀兰、幸福农庄、乡村之恋等6家规模休闲垂钓中心;楼区有廖氏垂钓中心、彭园外垂钓休闲中心等9家规模休闲垂钓中心;开发区有五龙潭农林科技公司、映山红休闲山庄、莲花台休闲中心、群贤生态农庄等12家规模休闲垂钓中心。如楼区花果山庄,有垂钓水面17亩,年垂钓鲜鱼4万斤,毛收入35万元,纯利15万元,去年在十一长假期间,高峰期天接待游客80余人次,日收入2万元左右。廖氏休闲垂钓中心,由村民廖传刚2000年创办,占地100多亩,水面50余亩,陆地20余亩。水面垂钓,陆地种桃李等水果,年钓鱼50余吨,产值100多万元,水果采摘2万余元,餐饮产值30多万元,提供了8个就业岗位。这种类型的休闲渔业既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此休闲渔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市郊君山区、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等近城区域,普遍具有交通便捷、离市区不足一个小时车程等特点。全市这类休闲中心去年接待垂钓爱好者10万人次,经营收入4500万元。
(三)生态观光型。它的特点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集观景、休闲、划船、住宿、餐饮、度假、垂钓于一体。它是我市垂钓业进一步拓展与旅游业的结合,极具发展潜力,是目前休闲渔业类型中功能最强、项目最多、范围最广、利润最高的一种,目前全市有6家。如平江盘石洲、君山区鸟语林、团湖荷花公园、湘阴耀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湘阴县渔民胡律投资430万元,在城西镇鹤龙湖创办了大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公司,利用8000亩大湖种植荷花,在湖中设置游船,主要从事垂钓休闲、生态观光、餐饮美食,万亩碧波荷叶、浓郁江南水乡风景、美味可口的湖鲜,吸引了众多的人们,仅今年国庆7天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经营收入140万元。这类休闲垂钓场所去年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经营收入1800万元。
(四)垂钓竞技型。也叫台钓,它的特别一些养殖密度低的大型湖泊、水库开展垂钓(包括野钓)。这类消费者群体比较特定,要求垂钓者不但拥有比较丰富的垂钓专业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钓鱼技巧,一般以钓鱼协会成员为主体。如我市的南湖,每年接待台钓4万人次,垂钓收入120万元左右。全市去年约有6万人次参加竞技型垂钓,产值300万元左右。
(五)节庆旅游型。利用地方特色渔业资源,举办与渔业相关的节日形成特有的休闲类型。我市湘阴县去年成功举办了鹤龙湖河蟹美食文化节,吸引了长沙市、岳阳市大量的消费者,节庆推动了旅游,带动水产品销售,活动期间消费河蟹25吨,营业收入350万元。这种类型去年接待消费者1万人次,经营收入约700万元。
我市休闲渔业创造出了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拓展了渔业空间,又开辟了渔业新领域,概括来说从五个方面为渔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提高了渔业的比较效益。从事垂钓与出售商品鱼相比,利润高,亩收入达到3000元-6000元,是单纯养殖效益的2-4倍,从而实现了渔业生产的高附加值;
二是开辟了活鱼销售直通渠道。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科技的进步与普及,养殖水平提高,鱼池单产越来越高,精养鱼池平均亩产提高到550公斤,销售开始成为难题。垂钓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三是调动了渔民投入的积极性。由于休闲渔业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要,效益看好。在利益驱动下,休闲渔业成为水产业一个热门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渔民的投入积极性。近年来,每年都有渔民主动投入增添垂钓设施,开发垂钓、餐饮、娱乐项目,以招徕市民。渔民通过开展休闲渔业自身走上了致富之路;
四是带动了渔业养殖品种的调整。由于垂钓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要在市场上取胜,不得不顺应垂钓者的要求,主动调整养殖结构,根据消费者的嗜好开发垂钓品种。现在,全市休闲渔业提供的垂钓品牌丰富,如优质鲫鱼、青鱼、草鱼、黄颡鱼、鳊鱼、大规格鳙鱼、大口鲶、鳜鱼、翘嘴鲌甚至甲鱼等垂钓品种,都受到垂钓者的欢迎。
五是带动部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发展休闲渔业不需要大规模投资,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其收费相对较高,效益可观,并且短期内就可以见效,从业风险相对较低。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定需要有更多的劳动力参加,部分渔民可以不再从事渔业生产而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去,其所有的船舶也可以成为休闲渔业的工具,不再从事渔业捕捞,既解决了部分渔民生活生产问题,又进一步降低渔业捕捞强度。
二、发展休闲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市把渔业发展的主要精力和重点摆在解决“吃鱼难”和“吃好鱼”的问题上,休闲渔业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尽管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尚处在初级阶段。一是在发展上缺乏规划,在管理上缺少指导,只是靠民间自发地探索和发展;二是缺乏资金投入和科研工作,三是缺少专业化的行业组织和活动,使我市休闲渔业处于分散、无规模、竞争力弱的现状。导致我市休闲渔业仍在低水平中徘徊。
(一)缺乏完整的总体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目前相关部门对这一产业缺乏总体规划,休闲渔业基本上以企业或个人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特别是垂钓池塘的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或不到位,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地方普遍没有设置醒目的提示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二)现有的休闲渔业项目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我市的渔业休闲场所90%以上是由渔业养殖场所改造过来的,存在着规模小、休闲项目单一、缺乏配套基础设施、相关服务跟不上,还不能满足游客舒适、方便的要求,不能形成旅游产品,因而无法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大规模综合性休闲场所数量少,知名度不高,难以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另外,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不配套,部分餐饮依水而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入池,加上垂钓池塘养殖密度大,对水产品质量管理不够严格,容易影响到垂钓鱼类的质量安全与卫生。
(三)经营者对发展休闲渔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休闲渔业需要经营者具有二、三产业经营、管理、营销的技能和手段,这对于以往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来说,一时难以摆脱小农经济意识,先进的养殖技术、管理模式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此外,许多渔业休闲场所交通不便捷、进场路面没有硬化、设施不配套,卫生条件较差,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但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部渔业局在我国渔业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国家体委正式将其列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以推广,邻省广东还专门出台了《广东省休闲渔业管理试行办法》。岳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发展休闲渔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休闲渔业必将风光无限。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发展休闲渔业,应把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出发点,遵循“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生态经营、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湖泊、精养池塘和历史名城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项目,促进新渔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准确定位,强化宣传。产业准确定位是休闲渔业快速发展的必备前提。准确剖析我市渔业和旅游业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分析各地方资源优势与客源情况,将休闲渔业定位于都市旅游的新领域,努力做大、规模做实。我市发展休闲渔业机遇、挑战并存,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休闲渔业的特殊地位及其发展作用,正确认识休闲渔业在我市渔业以及我市农业整体中的战略作用,力求突破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范畴的旧观念,力争取得新的发展。
(二)认真规划,加大投入。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我市休闲渔业发展布局和规划,将休闲渔业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产业规划。休闲渔业既涉及到经济发展,产业联动,又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客观上要求有规划上的大手笔。在布局上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和资源特色。要积极组织实施规划,加强引导,努力扩大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政府应在税收、用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发展休闲渔业。同时银行,税收,保险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三)合理布局,资源整合。 岳阳正在打造旅游热市,休闲渔业壮大发展面临着极好的机遇,所以其基地布局原则也要与旅游主题遥相呼应。在布局上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和资源特色。休闲渔业基地布局原则:一是与旅游结合。将休闲渔业纳入旅游业的范畴,统筹规划,一体开发,促使旅游业与渔业相互结合、协调发展,扩大旅游业与渔业的协同效应。二是交通方便,设施配套。休闲渔业基地建设要选择在离城镇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市民到基地休闲、娱乐,保证客源稳定。三是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将单个的休闲基地纳入一个村、一个镇或一条线、一个片,形成区域性休闲渔业基地,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休闲渔业的多功能,提高休闲渔业的效益。要根据各自的特色,打造休闲渔业品牌,扩大知名度,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四是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重点发展毗邻长沙的湘阴城西镇鹤龙湖区域、岳阳市城区周边的君山区岳华公路沿线、岳阳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岳阳县麻塘镇的现有垂钓区域。现有这些休闲渔业中心要加强改造,改造中要做到三个结合:把休闲渔业设施建设和生产基地老塘改造相结合,对老池塘进行清淤并对池埂硬化,对鱼池周围进行绿化和美化;把休闲渔设施建设和新农村生态建设相结合;把休闲渔业设施建设和专业化休闲度假场所相结合。
(四)加强指导,促进发展。
一是规范休闲渔业的有关市场行为。出台系列配套的相关办法规范垂钓活动行为,保护垂钓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发生的纠纷;加强治安、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等方面管理;重视经营中水污染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我市休闲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强对现有渔业休闲从业者相关知识的培训。由于休闲渔业的从业者大多由从事传统渔业生产的农民转岗转业而来,因此要加强转岗转业农民的培训,提高休闲渔业从业者的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三是配套完善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休闲游乐、享受生态、享受渔业文化的理念,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强养殖基地、餐饮、住宿等设施的高品位建设,做大规模,提升品位,形成品牌,迎合游客垂钓、玩水、观景、体验等方面的多层次需求。同时,渔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也应本着和谐、自然、原则,突出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