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函[2010]26号)

来源: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04-29 17:08
浏览量:1|| |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岳阳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落实《岳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年)》,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2009年度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2009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 19 起,其中地面塌陷1起、其它 18 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445万元。我市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主要发生地点为平江县,其次为临湘市、岳阳县、汨罗市及岳阳市城区,其它地区相对较少。

二、2010年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与范围

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86处,其中滑坡349处、崩塌101处、泥石流17处、地面塌陷11处、地裂缝2处、其它6处,受隐患直接威胁人口50460人,受直接威胁财产35500万元。需要重点防范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40处。

(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3个,主要分布在临湘市和平江县。上述地区因地质环境条件脆弱,遇强降雨或不当岩土工程活动影响时,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1、临湘羊楼司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位于临湘市羊楼司镇白里畈、刘家大屋一带,面积148.66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5人、房屋55间、财产110万元。

2、临湘忠防至平江安定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在临湘市桃林镇、忠防镇、詹桥镇,岳阳县毛田镇、张谷英镇,平江县南江镇、梅仙镇、浯口镇、瓮江镇、向家镇、三市镇、安定镇等乡镇,面积2961.89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0680人、房屋690间、田土176.67公顷(2650亩)、财产18090万元。

3、平江长寿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于平江县长寿镇东北部,面积63.94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34人、财产200万元。

(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全市共有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主要分布在平江县、汨罗市、云溪区、岳阳县、华容县、临湘市。

1、华容三封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分布于华容县三封寺镇北部,面积116.9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00人、房屋100间、资产250万元。

2、市城区至临湘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分布于市中心城区、临湘市、岳阳县麻塘镇及云溪区云溪镇、路口镇、道仁矶、陆城镇等乡镇,面积649.54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500人、房屋375间、农田89.33公顷(1340亩)、财产15830万元。

3、汨罗川山坪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汨罗市川山坪镇、高家坊镇、弼时镇等乡镇,面积316.02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460人、房屋300间、田土8.67公顷(130亩)、财产1060万元。

4、平江虹桥至嘉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平江县虹桥镇和长寿镇的大部分,嘉义镇及安定镇南部,面积1863.4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4890人、财产4840万元。

(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

主要分布在岳阳县、汨罗市、湘阴县城以东的丘陵区、华容县靠近洞庭湖区域和临湘市的中部、北部。低易发区地质灾害受威胁人口1500人、房屋375间、农田89.33公顷(1340亩)、财产15830万元。不易发区不存在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下水过量抽取等地质环境条件,也不存在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平原区渠道纵横、塘湖棋布,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但管涌、河湖堤坝变形、岸崩或滑塌等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汛期导致水灾的可能性较大。

(四)存在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的矿区。

平江县连云山至黄金洞金、铁、铅、锌、铜开采区,平江县万古金矿开采区,平江县梅树湾铜、铅、锌、稀有稀土开采区,平江县南江桥石煤、稀土开采区,临湘市桃林铅锌矿及周边采矿区,所处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年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易产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五)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交通干线段。

以下路段位于山区、高陡边坡和高坡降冲沟部位,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

铁路:京广铁路云溪至岳北段、湖滨至荣家湾段、刘富湾至黄秀桥段,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临湘段。

公路:G107临湘段、京珠高速公路岳阳段、平江县梅仙、岳阳县杨林、临湘市羊楼司以及县乡公路的高陡边坡和高坡降冲沟部位等。

(六)存在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的旅游区。

石牛寨地质公园、幕阜山森林公园、大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窖山风景区、五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及桃花山森林公园,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由于岩体风化程度高,局部岩质松散,在强降水作用下,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三、重点防范期

根据我市以往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极为密切的特点,据气象趋势预测,我市今年4月到10月为集中降水时段, 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在此期间,注意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矿业活动强烈地区以及汛期堤垸分布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一)调查。

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重点调查和汛前巡查,进一步掌握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规律,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二)监测。

本方案附表中所列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本年度我市重点监测对象,对新近发现确认的大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应予以重点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隐患体变形、地下水变化、动植物异常等情况。监测要采取汛期巡查和常规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定期监测和连续降雨时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工作责任。

1、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水利、安监、气象、交通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相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监测责任要具体落实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监测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及时发现、报告、处置险情。

3、威胁铁路、公路、水利水电、航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大型游乐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设施的主管部门单位负责。

4、其它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隐患引发者负责。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制订预案。各县、市、区要制定包括监测、报警、疏散、抢险等内容的年度防灾预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适时按照规定启动预案,及时报告灾情险情,组织危险区人员紧急撤离,做好群众安置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健全制度。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各项防灾制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要建立和完善行政领导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处置、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备用金等制度,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及监测预警人员。

(三)加强管理。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依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勘查、设计、施工等工作,积极预防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要重视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农民建房科学选址,避免地质灾害危害。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执行备用金制度,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责任,有效防止矿业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可能突发成灾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区,要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工程活动密集和矿业活动强烈地区,尤其是矿山生产集中抽排水期间,易导致地面变形,要重点预防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四)密切配合。各级国土资源、气象、建设、公安、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环保、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与配合,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认真做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与气象部门应密切配合,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险情,为制定预防措施和开展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五)普及知识。各地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工作,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分析,提高预警预报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普及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知识,特别是要让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干部群众掌握基本防灾技能,增强防灾意识,提高抗灾能力,及时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发放防灾明白卡,在危险区域设立警示牌和标志。

(六)落实经费。各县、市、区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处置、监测、预警预报、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确保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加强督查。市国土资源、水利、安全等部门及时组织对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督查,并适时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