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汨罗市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6 12:00

中共市委员会

书 记 白维国

副书记 周金龙 李明主

常 委 王昔罗 倪运清

尤庆学 彭千红

朱 苇 郑晓之

陈岭华 周群开

李冯波 刘要明

市人大党委会

主 任 张作霖

副主任 杨 勇 刘建光

吴树言 何彩兰

何中良

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周金龙

副市长  倪运清 彭千红

陈培宏 王敏求

周育林 黄春根

陈志华 叶星成

政协市委员会

主 席 霍东华

副主席 余仲春 徐德元

于铁龙 付放德

霍桂平

市人民武装部

部  长 刘要明

政治委员 龙 斌

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尤庆学

市人民法院

院 长 聂晴晓

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徐迪辉

【概  况】 2010年,汨罗市辖12个乡、17个镇、2个农林渔茶场、1个办事处。土地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952.5公顷。根据岳阳 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692280人,人口出生率10.77‰,人口自然增长率4.92‰。年内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3.1℃, 年降水量1707.6毫米。

完 成地区生产总值164.9亿元,比2009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4.6亿元,增长 20.8%;第三产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5∶57.3∶27.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6689元,增 长20.5%。财政总收入11亿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6867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8元,增长17.2%。

农 林牧渔业总产值37.7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7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9亿元,增长5.6%;牧业产值15.5亿元,增长 4.3%;渔业产值3.8亿元,增长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11.5%。优质稻、红薯、油菜、蔬菜、金银花等种植板块逐步形成,生猪、 肉牛等特色养殖渐成气候,全年粮食总产量41.7万吨,增长4.1%,出栏生猪116万头、牛1.6万头、羊1.1万只,出笼家禽313万羽,被评为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猪)生产基地认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8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省级龙头 企业2家。

工 业总产值336.1亿元,增长4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4亿元,增长37.3%;工业增加值86.6亿元,增长27 %,其中,规模 工业增加值82.7亿元,增长27.3%。规模工业企业净增37家,发展到238家,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18.3%,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11.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0亿元,增长50.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3%。工业园成功获 得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国家试点成功向国家示范迈进;完成工业总产值111亿元,增长10%;完成税收6.9亿元,增长12%;新入园 项目14个,投产8个。

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22%。按行业分:批发业10亿元,零售业24.9亿元,住宿业0.6亿元,餐饮业4亿元。房地产施工23.8万平方 米,竣工1.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2.8万平方米。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7361万元,增长9.6%。实现保费收入2.1亿元,增长5.2 %。在岳阳 市率先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6亿元,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7.2亿元,增长14.8%;年末各项贷 款余额35.1亿元,增长19.4%,存贷比为55.2 %,比2009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9亿元,增长28.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额91.4亿元,增长28.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长20.5%。 改造提质城西路、大众中路,完成西湖公园一期工程。汨罗江大桥竣工通车,黄谷市、龙家滩、狮形山 、槐树桥等渡改桥工程投入使用。新硬化通乡通村公路 212.4公里,衬砌向家洞、兰家洞、汨罗水库干渠48公里,整治病险水库21座,解决4.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天然气入市工程实现向部分城区供气,新建 沼气池2615口。

改 造农村中小学校12所,高考上线率82.2%,高中教育质量评价连续20年居岳阳各县市区之首。申请国家专利84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 50件,外观设计30件。组织屈原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纪念屈原诞辰2350周年全国名家书画作品展和诗联大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八大主题活动,与央视 联合拍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长歌行》,屈子文化园建设被定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大文化项目、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3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 享工程村级服务点、54家农家书屋、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建1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所县级综合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9%。

城 镇新增就业人员4808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38人,实现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80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12125人。“五大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1262人,救助各类对象10余万人(次),981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升级压力大,工业经济科技含量偏低,抗风险能力不强;服务业层次不高,比重偏低;现代农业建设任重道远。财政保障压力大,收入结构不够合理,增支因素不断增加。优化环境压力大,行政效率不够高,生态环保任务重。

【循 环经济工业园成为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汨罗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列为全国首批七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 一。根据《湖南汨罗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5年,分两期投资69亿元,将汨罗市循环经济工业园打造 成18平方公里、总产值300亿元,以再生铜、铝、不锈钢、塑料四大产业为龙头,以再生橡胶、铅、锌、纸等产业为补充,以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为依托,精深 加工主导、高新技术支撑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屈 子文化园建设定为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 2010年8月2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专题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屈子文化园建设,明确将 屈子文化园定为“十二五”全省重大文化项目、全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分3年由省财政给予1.73亿元的资金支持。根据总体规划,屈子文化园总面积16平方公 里,总投资过15亿元,其中,屈子祠核心景区4平方公里,分遗产保护区、利用展示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文化产业区及配套服务区,包括重建屈子书院、新建屈 原纪念馆、景区配套及环境整治等多个子项目。

【全 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试点】 2009~2010年,汨罗市实施国家、省、市和本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47个,开发整理土地 2919.2公顷,新增耕地971.4公顷。2010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汨罗市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试点单位,是湖南省2个试点县 之一。

【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 2010年1月7日,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批准韶山等6个县市为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的决定》批准汨罗市为湖南省第二批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示范期3年(2010~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