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年鉴 > 岳阳市年鉴 > 2005卷 > 农业 > 总类 > 正文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0 12:00
    2004年,岳阳市为深化农村产业化进程,主要推行5项改革:一是推进村账乡代管改革。在全市村、场推行由乡财政统一托管村、场财务,对村级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和集体审批。华容县有419个村、场财务交乡镇财务管理中心接管,接管率达93.5%,全年为村、场节约开支200万元。全市实行村账乡代管,共为村、场减少开支1000多万元。二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完善市、县、乡农民就业服务网络和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作为加快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抓好农村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在市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增设农村就业服务科,在县带动就业服务机构增设农村就业服务股,在乡镇成立劳动服务保障站。全市已建成10个示范性乡镇劳动服务保障站,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长沙等 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劳务输出窗口,在岳阳网上创建岳阳市劳动力资源库,多方收集发布劳动用工信息。形成市、县、乡相协调,市内外相配套的农村就业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市、县、乡劳务服务站和130服务中心为依托,采取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委托培训和部门对口培训等形式,强化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全年新输出6万人,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4万多人,占新输出人数的66%以上。三是加速农村改革试点步伐。华容县推行乡镇公务消费、货币补贴、规范乡镇财务管理改革试点,将乡镇机关公务员的交通、通讯、差旅、办公、接待等费用进行货币量化,补贴到人。同时,对乡镇小车进行集中统一公开拍卖。通过改革,每个乡镇减少公务费用20多万元。湘阴县推进下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试点,从县、乡机关选拔418名干部下到村、场担任第一书记,对下派第一书记实行定人选、定职责、定目标、定纪律。下派第一书记全年为农民解决生产资金560多万元,引进项目 157个,实际引资1.2亿元。四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市委、市政府先后12次印发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文件和通知,2次召开全市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会议,讲评各县(市)、区土地延包情况,建立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量化责任制,由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签订土地承包工作责任状。全市179个乡镇组建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中心的中介流转职能,引导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31.6千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2.7%。五是强化扶贫减负工作。全市明确县(市)、区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扶贫办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制定乡镇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实行目标管理。全年组织 359个扶贫工作组进驻贫困村开展工作,做到计划分解到户、领导联系到户、项目覆盖到户、资金安排到户。全年到位各项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其中56个市直扶贫村到位资金和物资共计783万元。全市年度脱贫农户1.5万户、3.9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过900元。为了抓好农民减负工作,按照农业税及附加降低3.6个百分点的政策,全市减少农业税及附加9688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820万元,“一事一议”筹资4200多万元,人均11元,比上年人均减少近3元。共同生产费筹资6800多万元,比上年亩均减少近3元。以上4项合计减负1.29亿元,折合全市农民人均减负32.5元,亩均减负31.9 元。劳平实际“两工”核减为5个。同时,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全年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100多万份,设立监测点22个,立案查处涉负信访14件,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8个,纠正违规收费行为28起,化解涉负矛盾6起,没有发生一起涉负上访人员滞留闹事事件和涉负恶性案件。